我有黑科技签到系统

《我有黑科技签到系统》

第242章 大小级别操盘方案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范喜明点点头:“我发现一个规律:行情火爆,新股基供不应求时,千万不能买任何股基,大概率亏钱。

瀚哥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这时,如果手头有老的股基,应该逐渐将股基卖掉,很有可能卖在山顶附近。

另一方面,当行情极度低迷时,新股基也几乎无人问津,这个时候买股基,往往会有不错的收益。”

张瀚摆摆手:“你说的这些,听着似乎很有道理,也跟我们以往的经验相符,但投资不是儿戏,光凭感觉来操盘可不行。”www.youxs.org

范喜明有备而来:“我做过统计的,用数字来说话,够有说服力了吧?

我研究了近30年来新股基的发行情况,其中有10次出现集体受阻的情况,卖不掉的部分,最终只能由承销商包销。

第一次是在29年前,新股基发行极其困难,甚至有不少新股基见势不妙,取消了发行计划。

但就在半年后,股市迎来了一波中级行情,这一次如果大胆买入新股基,基本上都能赚个20%~40%。

第二次是在26年前,那一次新股基虽然算不上特别难卖,但也出现了包销的情况。

几个月后,股市迎来了一波脉冲式行情,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新股基普遍有10%左右的涨幅。

第三次……

第四次……”

范喜明滔滔不绝地讲了好一阵,张瀚、欧思强大感惊奇:这研究工作做得真是扎实,看来这几天可没少花工夫。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新股基这10次遇冷,有9次金额在一年内可以实现盈利,回报率从5%到180%不等。

当然,180%是指其中成绩最好的那支新股基,不代表平均水平,但至少说明有这个可能。

这样的“天花板”确实比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都要高得多。

10次里只有1次,在一年内没能解套,得等到两年后。

范喜明刚才的说法得到了证实:在新股基发行艰难的时候买入,1年内赚钱的概率的确可以达到90%。

而回报率则跟发行的困难程度有一定关联,一般是越难卖掉,回报率就越高。

还不止此。

范喜明没忘了研究硬币的另一面。

在近30年里,需要抽签才能买到新股基的时刻,一共出现了6次。

跟新股基无人理睬的情形相比,这个次数要少将近一半。

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点。

而这6次,全都临近股市高点,此后不久,股市就越过山巅,开始回落,其中更有3次是陷入了大熊市。

“不错!”张瀚深表赞赏:“在股市里,‘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卖点是最难把握的。

你的研究不仅指明了何时该买,还指出了何时该卖,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操作闭环,而且有这么多年的数据为证,令人信服。”

欧思强提了一个问题:“30年时间才出现了10次买入的机会,平均3年一次,卖出机会则是5年一次。

可瀚哥要求我们抓紧时间理财,如果这段时间没有遇到合适的买入机会,咋办?

还有,就算我们运气好,遇到了买入机会,可卖出机会也许要等很久。然而一年多之后,我们公司就要还钱给橙杉资本了,那又该怎么办?”

范喜明表示:“先回答你的后一个问题吧。买入后,就算股市不是处于最低点,至少也是一个相对低点。

如果等上一段时间,盈利几乎是必然的,概率高达90%以上。

过了一年时间,那就基本上是赚多少的问题了。如果需要用钱,将股基赎回就是,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卖点出现。

再来看你的前一个问题。

没错,买入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得耐心等待。

但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年多时间,没能等到买点的可能性是有的。

为此我还有一套‘小级别’的操作方案作为补充,是以‘恐慌指数’作为买卖的依据。

当股市暴跌,股民极度恐慌时,恐慌指数定为100;反之,当股市持续上涨,股民极度乐观时,恐慌指数定为0。

在小级别方案里,我们拿出30%的资金操盘。

当恐慌指数达到100时,这30%的资金全都买入股基;当恐慌指数达到0时,将股基全都赎回。

恐慌指数介于0~100时,保持相应的仓位。

比如,当恐慌指数为60时,将这30%资金的六成,也就是总资金的18%用来购买股基,另外82%留作现金。”

听了范喜明的介绍,张瀚觉得:这个恐慌指数,跟做空机制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的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在极度恐慌的时候,有的人选择躺平,有的人选择割肉。

极度乐观时,很多人选择加仓。

而这样的氛围,往往是主力资金刻意营造的。

如果不是对股市极度看好,小散们不会买进。这个时候,主力资金正好可以将筹码倒给小散,将他们套在高高的山岗上。

如果不是极度惊慌,不会有那么多人割肉,这正好给主力资金提供了捡廉价筹码的机会。

而根据恐慌指数进行操盘,刚好跟多数散户们的操作相反,而与主力资金的操作暗合。

这个办法之所以能盈利,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张瀚也有个疑问:“这个办法太谨小慎微了,只投入30%的钱进行操盘,资金利用率很低啊。”

范喜明解释道:“这是为了安全的需要。在股市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股民已经非常恐慌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股市仍然狂泻不止的情况,因此不得不防。

比如几年前的那个大牛市,在见顶回落之后,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出面发话,安抚股民,但也只是反弹了一两天,就又开始大幅下跌。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如果不做任何防备,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另一方面,恐慌指数经常在0和100之间反复横跳,每年都有可能出现好几次,这也影响了其可信度。

相比之下,新股基销售状况引发的买点、卖点信号,多年才出现一次,因而更加可靠。

因此,只有新股基的销售状况才适合作为‘大级别’的买卖指标:当新股基卖不动时候,是可以满仓的;反之,新股基销售异常火爆时,可以空仓。

而恐慌指数作为‘小级别’的买卖指标,投入30%资金即可。

万一出现极端的情况,也最多只有30%的仓位被套住,还有70%的资金可以等待大级别的机会,总体上仍然可以扳回来。”

张瀚听得频频点头:范喜明的操盘方案,将整个时间段划分成大小级别,这么一来,任何时候都有事可干。

至于范喜明说的极端情况,虽然在股市里并不罕见,但如果因为惧怕这些小概率事件就不操作,就有点可笑了。

要是不愿意冒风险,不沾股市岂不是更安全?

风险不可怕,只要有完整的预案就没问题。

范喜明的方案就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因此,张瀚同意了这个方案:就这么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