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兰推理学院

《洛兰推理学院》

推理作者——松本清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中年人跪坐在井上靖面前低声细语道“前辈请您看一下我的作品吧”

井上靖继续喝着茶,丝毫未在意中年人递过来的文稿

“如果还可以的话,请麻烦前辈把小辈的作品推荐给出版社”中年人继续说道

井上靖根本没有把这个四十多岁的文学新人看在眼里,随意的回了几句,便将其打发走了

而井上靖不知道的是,这位中年人会在以后的世界文学领土上,种下一颗无法磨灭的参天大树,而树上会留有他的名字。

松本清张

#*%,我%穩

1909年12月21日,松本清张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

怎么形容他那时候的家境呢?可以用一个成语“挥金如土”的“如土”

因为贫困13岁时,便被迫辍学在家。

一生的学历便停留在小学。

离学后当过街头小贩、电器公司徒工和印刷厂石版绘图的学徒。

当印刷厂学徒那段时间内,松本清张阅读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也阅读了爱伦坡的作品

1929年,松本清张因为借阅了左派的文学杂志《战旗》,被警方检举,在拘留所里蹲了十余天,还遭到了警方殴打,可以说年轻时候的经历,极大的影响了以后松本清张的创作。

28岁时进入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当记件工,后来又在广告部搞设计。

1943年应征入伍,被驱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批发笤帚。

“一天午休,我拿着从佐贺带同来的小扫帚来到市场杂货店的门口。我让人看了看那把扫帚,问能不能卖给他们。店里的老板看了一眼,问了价钱。我说这是从生产店里直接买来的,在价钱上加了两成。老板第二次回话说,有多少都可以送来。我没有明确身份。不过,那时的店,只要有货,并不过问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我肩负着通货膨胀中七口之家沉重的生活担子。”

——《半生记》

1950年,《朝日周刊》举办了“百万人”征文比赛

当时松本清张已经41岁还没有发布过一个作品,对比之前我说过的“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来说,松本清张似乎没有机会了

而这次的征文比赛的奖励“第一名可以获得三十万奖金”,对于当时压力巨大的松本清张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就象本书中已写到的,我的扫帚生意的副业已经罢手,因为通货膨胀,正苦于如何维持一家八口的生活。”

——《半生记》

为了逃避生活上的痛苦,松本清张开始写作,决定写作时,距离截稿日期只有二十天了。

那时,松本清张还没有能力买来自来水笔,就买来铅笔和纸张很低劣的本子,开始在家里或在报社里抽空写初稿。

之后在一条路上走路,不小把铅笔弄丢了,找了好几次,也没有找到,之后只能用报社的3B铅笔写了

“一天,我从报社回家,在路口将珍贵的铅笔从口袋中丢失了。那时,我是穿着军靴往返于捷径的铁路线的,发觉丢了笔,马上回过头去找,可怎么也没有找回来。铁路上铺满了石子,小小的、笔杆很细的铅笔混在那里面,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我一边注意着往返的火车,一边猫着腰,趴在石子上,瞪着一双近视眼找了一个小时。直到后来天黑了,我才死了心。第二天一大早,我爬起来又去找,还是没有找到。铅笔,我再没有去买。

以后,我用了报社的3B铅笔,可它的笔芯太软,不适合在本子上写,一用马上就秃了,还必须携带着小刀。往稿纸上抄写时,是在家里用沾水笔写的。因为要在下班后干,所以每天晚上都要干到很晚。”

——《半生记》

41岁的松本清张以处女作《西乡钞票(西乡纸币)》获得三等奖,获得了10万日元奖金。

在那之后的夏天,松本清张一家九口住在六叠、四叠半、三叠的原兵器厂的职工住宅,妻子和五个孩子一起睡在旁边的蚊帐中。再旁边的一间里,年迈的父母发出呼呼的鼾声。

松本清张边用茶色团扇驱赶着蚊子,边写着稿子。有时,还到黑暗的厨房去喝水。

1952年,松本清张写出《某〈小仓日记〉传》,投寄给《三田文学》杂志,得到著名作家木木高大郎的赏识,并获得第28届“芥川奖”。从此跃登文坛,开始了专业作家的生涯。

注释:“日本《文艺春秋》社为纪念已故作家芥川龙之介,于1935年设立的文学奖,通常认为芥川奖是纯文学奖。该奖用于奖掖文坛新人。每年评选两次。”

松本清张只身来到东京发展后,先是前往了井上靖家(也就是开头的那个事情)这个事情成为了松本清张的终身之耻

从这之后松本清张也从纯文学开始转变为推理

1953年,松本清张被调到朝日新闻东京本社工作,单身赴任。

1954年7月,松本清张把家属从小仓接到东京。

1955年,松本清张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作家队伍。

1956年,松本清张辞去朝日新闻社职务,成为日本文艺家协会会员。

从1956年起,松本清张一方面从事历史创作,写出了《秀赖走路》《阴谋将军》《佐渡流人行》;另一方面他又继续创作推理,如《场》《杀意》《共犯》《颜》等作品。

1957年2月起,松本清张开始在《旅》月刊连载《点与线》,引起大反响,也是一切的开始!

《点与线》“在九州海岸发现紧挨着的一对男女尸体,警方判定为殉情,可刑警却从这简单的案件中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同年《眼之壁》也开始连载

当时松本清张要为十五家报社写推理,每天至少要完成一万字,这种写作一直要持续到星期天,只有一天休息,渐渐的,松本清张养成了只有周末才可以见客的习惯,而且无论多么重要的事情,每次见面只有三十分钟,多一分钟都不行。

1959年,松本清张因写字过多,患了神经痛。从此口述原稿,经速记者福冈隆记下来后,再由松本在誊清的稿件上加工润色,这个办法实行了约莫九年之久。

1960年,松本清张撰写《日本的黑雾》,正式进入揭露现代日本的病根的写实领域,从此,“黑雾”成为流行语。

1961年,松本清张在杉并区上高井户新建住宅,同年担任直木奖评选委员。

1963年,松本清张被推选为日本推理理事长,并誉为“推理的清张时代”。

1967年,松本清张被选为文艺家协会理事。

1977年,松本清张脱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

1978年,由于对广播文化的提高有功绩,松本清张被授与日本广播协会第二十九届广播文化奖。

1979年,松本清张辞去直木奖评选委员职务。

1992年8月,松本清张因肝癌逝世,享年82岁。

回看松本清张的作品里有三个特点

一,文笔厚重,有明显的纯文学风格

二,轻诡计,重动机,他的推理是为了探究犯罪的动机,铺陈犯罪动机又是为了彰显社会正义。

三,对人物的刻画呈现出新的方向,不继续注重刻画侦探,而是着力的刻画每一个小人物,尤其是里面的女性角色,影响了后来的众多作者们,东野圭吾在这只学了点皮毛。

松本清张他不是神,不是文豪,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一个喜悦在人们耳边缓缓的讲述自己故事的老人……

本篇文章资料来源“松本清张《半生记》”“松本清张百科资料”

————洛兰推理学院,创作部部长,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