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仙话

《西游仙话》

第20回悟道七十二变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五日后的一天。

刘圆生用五日时间调息宁神,昨日方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

午时刚过,刘圆生便开始冲击筑基境。之所以选择午时,正是因为午时乃一日之中至阳。

刘圆生以神念为引,同时调动法力和真气,将这三种后天元气汇聚于体内气海处。

三元气方一相会,彼此交缠,互不融合,形成一三元光团。

刘圆生引光团运转大小周天后,光团团再次到达气海,但并无变化。刘圆生又以神念探知三元光团,但三元仍是没有融合之势。

还未等刘圆生思量,光团微微一抖,三元即散,消失不见。刘圆生又如此这般重复了数次,虽然越练越纯熟,有几次三元光团竟成融合之势。

但是方一融合,又各自流转开,消散不见。刘圆生大感可惜。

待午时已过,再无所获。

接下来几日,日日如此,一无所获。刘圆生方知,这便是遇到所谓修炼瓶颈。

刘圆生不解,这太古听息法所言冲击筑基的办法。便是运这三种后天元气光团,运转大小周天,三元归一即可形成先天元气。

有了先天元气做源,才可进行筑基期以后的修行。若有三元归一之势,便是即将进阶筑基镜的标志。

或许是每个人修行资质不同,我的资质不够,无法直接令三元归一吧。刘圆生这般想着。

但是太古听息法只言“精气神乃后天三元。化三为一,运转周天,三元归一气,筑基可成”,却并未提及细节。这让刘圆生大感头疼。

刘圆生作罢,走出私第,但见那枝繁叶茂的枇杷树。便随手取了一颗食用,心情略好。

食罢,单指“piu”的一声弹飞枇杷核。稍一思量,便寻那李丘山去。

“叨扰观主,刘圆生见礼。”

“原来是刘道友,不知有何见教。”

“观主过谦了。在下修炼遇到瓶颈,特来请教。”

“不知道友现在处在那个境界?”

“凡体境大成,正是冲击筑基遇到了瓶颈。”

李丘山闻言惊诧,不足半月便抵我苦修数十年!

但转而一想此前探知刘圆生体内法力浑厚,便退去惊诧之色。毕竟道家功法所谓精气神,本就是以一生二,以二生三。

若是刘圆生法力浑厚到一定程度,半月之内如此神速也不无可能。随即神色淡然道。

“道友真不枉法力浑厚,如此神速,实在令贫道佩服。只是若道友所遇为筑基瓶颈,在下也是难能相告啊。”

“观主所言之意为何?”

“贫道也一样是为这筑基瓶颈所困。”

“既如此,不妨观主与在下交流一下可否?或许能破这瓶颈也未可知。”

“倒是无妨。我道家功法虽不尽相同,但这进阶筑基的方法却是大体一样的。想来道友也是无法化成先天元气吧。”

“不错,三元汇聚后。不论运转多少次周天,都无甚变化。”

“这所谓先天元气于我凡人方一出生便是定数。此后只会不断消耗,直至寿终。我道家功法进阶筑基后,之所以能延寿百年,便是三元归一,增加先天元气所致。先天元气成,方可感知寿终之数。”

“不错,观中一众典籍不少均是如此描述。只是所述大略,并无详尽心得。”

“修炼心得大多是修行之人感悟而得,为己所用。若不为传道授业,何必累体成书传于后人。”

“观主所言极是,想必这也是为何纯正道家功法少有人修的原因吧。毕竟玄之又玄,言之略略。实在难悟。”

“道友说的不无道理。话说回来,我倒是于这瓶颈有一番思量,只是尚未参透。不知说与道友,可否有助?”

“观主深耘道法数十年,所言在下必洗耳恭听。”

“这精气神三者,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化先天元气,又可谓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道法自然。

吾辈修行悟道,倒不如说是逆道而为。

正是从道之本身获得先天元气,欲打破道之本身。贫道以为若是能悟得归之道,冲破这瓶颈想是指日可待了。”

“不知观主所谓这归之道,有何见解。”

“我已困瓶颈数年,早不曾打坐修炼。贫道所修功法为观,即是看。

故此终日立于私第前。日观苍穹,夜视群星。倒也有一点归之心得。”

“恳请观主说来听听。”

“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六界共景便是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朝夕轮回,此乃归之一相。

贫道以为日月交替之中心为六界,若悟得日月交替之道,想来悟归之道可矣。”

李丘山顿了一顿,面露黯色。

“此界有日食,月食之说,若以六界,日,月为三,则此三者归相即为日食,月食。只是贫道至今数年也不曾悟透。说来惭愧。”

听罢李丘山一番话,刘圆生内心生出一丝敬意。

这李丘山为人尚且不知如何,但道不得悟便不再修炼足以说明其悟道之志坚,诚然佩服。

“贫道只此寥寥心得。无他了。”李丘山言罢,便不欲再谈。

刘圆生施了一礼,回私第卧榻。但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随即起身,走出私第。

但见晴夜如水,又闻得虫声轻鸣。

少顷,几只萤火虫飞绕。莹莹点点,落于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上。

刘圆生循光上前,惊飞了流流萤火,便兀自立于枇杷树下。

夜风微拂,枇杷树枝叶婆娑微响,似有诉说。

夏夜清悄,观罢。

刘圆生于是负手而立,放眼观天。

是夜,群星闪耀。

少顷,月上枝头。

良久,月明星稀。

久矣,日出东方。

此一夜,刘圆生思量不停,但见日升。随口说出一句话。

“嫦娥何不以月为中心乎观六界。三足乌何不以日为中心乎观洪荒。嗟兮!吁乎!”

道。

可闻。

汝在门前。

刘圆生话一出口,其实并未在意。但突然脑海间似有一闪,浮现出三个光点。

只见一点定,二点绕之。

三点定,一二点皆绕之。

三点齐动,绕于虚。

三点入虚,虚绕于空处!

刘圆生惊!随即消除脑中杂念,于那枇杷树下原地打坐。

方调息定神完毕,刘圆生便引法力、真气、神念三元于气海处。

三元交汇,刘圆生并未令其自顾缠绕。而是分三元定为三点,化三点为一线。

仿此前脑海中三光点运行之模式,试着让三元按此法彼此相绕。

刘圆生定住神念之元,只见法力之元绕于真气之元,法气二元又绕于神念之元。刘圆生催动三元以规律的运行方式开始沿大小周天运转。

方一周天毕,三元再次归于气海处时,三元迅速靠近,彼此融合,越变越小。

蓦然间三元化为一丝纯正的先天元气,收入体内气海中。

此景竟与那三点入虚极为相像。

这丝先天元气方入气海,蓦地一定,便以一点为中心,朝无数个方向开始画圆。

刘圆生只觉得此圆越来越大,画的越来越快,逐渐成球团。

不待刘圆生以神念感知,便有一不大的球团状元气定于气海处。

随后此球团便一动不动,仿佛以气海穴为家慵懒的趴在此处。

与此同时,刘圆生感到体内的法力、真气、神念似乎一下子亏空了不少。仔细探查,才知道是腹海、经脉、识海一下子变的通达了些,似是能容纳更甚的原因。

刘圆生此刻心境平稳,继续以神念探查身体各处,似是没有异常。

但此前身体内的一番变化,刘圆生知道,应是冲击瓶颈成功,已经进阶筑基境了。

索性不顾,刘圆生便继续打坐,稳定筑基境界。毕竟先天元气会随时间流逝逐渐消耗,难保不跌落境界。

刘圆生原地打坐,久久入神。有一枇杷果偶然掉落,砸在头上,却也不知。

颜如玉偶见到此景,也并不上前。只是取了一柄油纸大伞立于其身边,遮那枇杷树荫不盖之地,为打坐的刘圆生遮挡一二。甚是贴心。

只是这偌大油纸伞,可否不收?只管尽然撑起走进那心之小巷。

十日后,午时三刻。

刘圆生直至体内一千八百年积攒的法力消耗多半,方才作罢。

就在刘圆生结束打坐的一瞬间。一篇口诀浮现在刘圆生的记忆中,刘圆生草草一略。

正是那孙长老所传秘法。地煞七十二变!

欲知口诀突现,刘圆生怎生作想?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