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捡到外星科技开始

《从捡到外星科技开始》

第45章‘大飞机’研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早在聂峰制定第二阶段的计划没开启前,航天这项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就已经出现在了聂峰的想法里。

小不点的数据库里,最让聂峰馋到流口水的是那些星际飞船。

它们包含了多种类、多形态、多用途。

单从速度上划分,就划分了多种等级,其中最令人眼热的是超光速飞行器。

以前超光速飞行,完全停留在电影里面。

而大聂峰真正的了解到超光速飞行器可以出现在现实中时,那种震撼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聂峰感觉自己只需要迈一步就可以探索那无穷的宇宙。

但是聂峰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他‘惧怕’星空宇宙。

他不敢单独一个人上路,那怕是有去无回,稍有不慎,他就会迷失在宇宙里。

迷失可不单单是空间上的迷失,甚至是时间上的迷失,他不敢贸然行动,哪怕无穷的宇宙充满着无限的好奇。

既然自己不敢去冒险,去探索未知,聂峰也就不吝惜小不点的技术,让他人代他前去探索宇宙。

所以在第二阶段的计划里,航天事业是重中之重,智能工业中心完全是围绕航天事业而打造的工业基地。

想要实现宇宙航天,是需要无数人为此奔波忙碌的。

为此对应的很多部门成立了。

发动机推进部门的成立,是研发航天飞行器的核心,此发动机将使用非燃料推进系统,采用电推及能量推进,这个部门完全由阿尔法亲自引领,从小不点的已有技术里进行刨析研制。

聂峰知道,单靠人类自身的发展,想要从无到有研发出真正的实用型发动机怕要不短的年月,借助小不点的技术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也为了让人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东西,阿尔法是边教学边研制的。

就像是武俊祥验证电池一样,有了现成的技术,是会走捷径的。

除了发动机,剩下的便是飞行器的能源与机体,能源部分很好解决,有金属氢电池提供能源。

机体部分就需要人们合力研制了。

航天部门飞行器结构研究所。

经历了长达6个月的设计,第一款大飞机的雏形已经确定,而接下来就将面临着验证了。

所长王兴年,是一个年近40岁的结构力学教授,曾任职于江城大学动力系,本来前途光明,怎奈自己的妻子得了重病,这几年几乎花光了全家的积蓄,正当走投无路之地,峰潮科技的吴铭君找上了他。

因为有了丰厚的薪酬,自己妻子的重病得益于良好的治疗,紧迫的生活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本来王兴年的想法和吴铭君的提议一样,就是不会辞去教授的职务,兼职峰潮科技这边的研究,但是学校那边似乎对王兴年这样的选择很不理解,以不可以同时任职校外私企为由,辞去了他的教授职位。

这样的结果让王兴年很是失落,可他现在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以学校的薪酬根本不足以维持妻子的治疗,于是他辞去了教授一职,全职入职了峰潮科技,主掌结构研究所。

王兴年擅长的是结构动力学,对亲自设计飞机来说也是头一遭,更别提还是航天级别的飞机,一开始他觉得自己可能无法升任。

但是,在阿尔法的指导下,王兴年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边学习边设计,还让他设计了一款航天飞机的雏形版。

为了进行实际试验,王兴年申请进行风洞试验。

这一项试验室为了验证设计飞行器的可行性,模拟出飞行器在真实飞行中的状态,验证结构稳定等一些众多数据的作用。

“王所长,有消息了,根据阿尔法的回答,此次风洞试验是在嘉州市,在那边有一个风洞可以提供我们进行试验!”一名研究员跑向了王兴年。

此时的王兴年正在显示屏上仔细查看着图纸。

听到声音,抬起了头。思索的道“嘉州?我们省的那个?”

“是的”那个年轻研究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王兴年皱了皱眉,“嘉州?没有听说哪里有风洞啊!你是不是搞错了?”

“没有所长,真的是阿尔法告诉我的。”研究员一脸的委屈,他可没有传达错误呢。

王兴年也是半信半疑,打开了阿尔法的呼叫频道。

经过验证后,王兴年倒是相信了,可是脑海里疑问随之而来,“可是嘉州哪里怎么会有风洞呢?”王兴年喃喃自语。

在一旁的研究员看不过去了,“所长!您纠结这个干嘛?反正明天就能过去,到那边看看不就全清楚了嘛!”

听自己的手下这么一说,王行年恍然大悟,“对啊,明天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翌日王兴年带着自己的手下来到了嘉州市的工业中心,一听说这里也是峰潮科技的产业,一行人都愣住了,这么大的一片地竟然是属于自己的公司,这个之前他们从没有听说过。

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公司的实力雄厚。

前来接待他们的是李天祥,他是工业中心科技园的主管,他对这里再了解不过了。

双方经过了一番寒暄,李天祥便带着王兴年他们一行人来到了风洞实验中心。

“看!这里就是风洞实验中心,占据地下一层,这个面积超过了40万平米,这一圈围起来都有3公里那么长!”李天祥一边介绍,一边带着王兴年他们来到了风动实验中心。

其实对这里,李天祥了解的并不多,他只知道这里的一些基本数据,对于风洞中心里面的设施,他一概不清楚,现在这里边的维护,全部都由阿尔法控制的智能机器来运行操作,也导致他也从来没有见过里面的面貌。

“来,进来吧!今天也是感谢你们,我才有幸见到这里面的面貌!”李天祥感叹道。

王兴年不太明白,怎么这么大的一个主管连这里都没有进来过。但是疑问埋藏于心底,他还不至于当面问向李天祥这个问题。

一行人走进了风洞实验中心,这里面规模极其庞大,到了这里面,有一个阿尔法控制智能机器人前来引导他们。

整个风洞实验中心,其中最核心的地方便是风洞的驱动系统和试验场。

试验场是为了试验飞行器放置实物的地方,此处空间极为宽阔,长宽高达到了40米,这么大的一个空间,都可以放置一些非模型类的飞行器了。

而风洞的驱动系统的功率达到了100万兆瓦的功率,这样的风洞完全属于高超声速风洞,提可以提供Ma(马赫)大于40倍的音速速度。

这样的速度可以测试航天器返回地球大气时的速度测试。

但是对于马兴年他们一行人来说,这样的速度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对于他们现在研制的飞行器来说,速度过于高,他们第1阶段只是试验结构的低速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完全没有考虑高超音速这一阶段。

有了风洞,王兴年也松了一口气,满意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公司所展示的实力而震撼。

真不知道这样一个公司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有了风洞,那么他们的试验机就可以进行试验了。

辞行了李天祥,王兴年快速回到了总部,他要把样机弄好。

这样一个样机不仅仅是把设计出来的零件组装起来,还要再关键的部位安装传感器用来记录数据等。

与他们一样,在另一边的发动机推进研发部门,也有一行人在紧张的忙碌着。

一个头发有点斑白的年轻人正大吼着。

“看看我们的进度,已经严重的落后了,距离剩余的时间仅剩下3个月不到,而现在你们竟然还这样悠哉,真为你们感到羞愧!”

“所长,这不是刚完成一个难点的攻克嘛!大家放松一下”

“夏然,你如果再说这样的话,我一定向公司申请把你调离的!”

“所长,我错了!”夏然连忙向岳童道歉,这个大佬可惹不起。

整个发动机部门最大的人就是岳童,年纪29岁,去年他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便进入了峰潮科技公司。

整个发动机推进所力,全都是年轻人,这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能力要远超年长的人,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

也且不要小看岳童的能力,他的水平可是非常的高,不然这大半年来,他也不会在这个所里将身边的这些年轻人压制的服服帖帖的。

他们研制的是电离推进发动机,电离推进,其作用的本质和工质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加速物质让其产生就巨大的速度,其建立在物理的牛顿第三定律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冲量原理。

利用燃油产生巨大速度的粒子速流,反作用在发动机身上,产生推力,而电离则是利用电场,加速电离的物质,产生同样高速的射流。

相比燃油发动机,电离发动机的优势在于使用更少的工质,提供更大的冲力。

岳童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阿尔法的指导下,完成了发动机的核心部分,物质电离化,利用多维空间电激场,将空气或是工质电离化,这一部分将是实现整体的第一步。

而第二部分则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射流离子偏转场模块,这一功能将维持高速的粒子流,将其偏转成发动机的中轴线方向,实现推力的这一过程,只要这一部分实现了,那么整个发动机就算是初步研制成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