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13.太白拜谒遭轻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3章太白拜谒遭轻视李邕待客使慢心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7年/20岁)

李白来到东严子山居门口,听见里面有人唤“清风,明月,前去开门”,门开处,看到的却是两只狼恭迎门内。他胸内一紧,旋即又放下心来,立刻想到那位老樵夫。抬头向里望去,满眼花木扶疏,果然看见他旁若无人地置身院内,与众多兽禽相戏,只是换了一身干净的灰布衣衫,从头到脚也梳洗齐整。白儿倒头便拜。老樵夫果然就是东严子,当下乐呵呵地收下白儿为徒,这且慢表。

李白与东严子同隐岷山,修身养性之余,操琴弄剑,主攻王霸之道《长短经》。

白驹过隙,日月倏然而过,转眼五年过去。李白思家,告过师傅,回青莲探视父母。走到成都,在散花楼吃酒,听邻桌一酒客道:

“你听说过李邕这个人吗?”

“你说的是刚来渝州任刺史的那个李邕?谁不晓得,书法文章都很有名。”

“还不止此,专好奖掖后|进,引荐后学,前去拜谒求其引荐的人多得很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白心想:“我李白蜀中诗剑无匹,胸怀王霸之道,如何不借机去渝州走上一遭,说不定那李刺史慧眼识珠,使我干禄成功,一举至卿相,直接到当今圣上身边呢。”

想到此,也不耽搁,坐船顺江而下,到渝州已是第二日早上。向人打听,一路来到刺史府大门前,对站在那里的府衙说道:

“彰明青莲居士李白特来求见刺史李大人。”说着递上大红刺帖。

“是李大人的亲戚?”

“不是。”

“是故旧?”

“也不是。”

“来拜访李大人的太多了,连名士都接待不过来……你有什么要紧事吗?”

“我是慕名专程前来拜谒。”

“哦,李刺史在忙公务,今日不会客。”

衙役说完,不客气地将门关上。一连三日,天天如此,李白并无馁意。里面的李邕心生好奇,一介二十岁的年轻人,有什么经天伟地之才,看那拜帖倒是口气不小,终于对衙役说:

“让那个后生进来吧。”

李白随衙役来到后堂的李邕室内,见李刺史低头在忙,只好恭立静候。这时又来两拨人,直至全部送走,李邕才看一眼李白道:

“说吧,年轻人,找我有什么事?”

李白见这位大人又低头盯着案牍,只好高声说道:“大人在上,李白乃彰明青莲布衣,祖籍陇西成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后入岷山参悟多年,自谓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大人援引后学,称美天下,龙盘凤逸之士,趋之若鹜。愿大人不以富贵骄之,不以贫贱忽之。如蒙引荐,白当……”

李邕终于抬头看李白一眼,笑笑说:“听你口气不小,那就说说你的王霸经世之术吧。”

李白侃然道:“昔轩辕……”

这时那个衙役进来,径直走到李邕案牍前,耳语几句,李邕看看李白道:“年轻人,很不巧,有重要客人来了。我劝你不要只管高谈阔论,小小年纪,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老要张狂少要稳,回去多修炼几年再下山吧。我这里很忙,日后你若真成大才,没人会埋没你。”

李白遭此冷落,心气很不顺:“这位李刺史,不容人说话表现,怎知我是家雀还是大鹏?年轻人就没有惊世才干吗?”他一边往出走,一边心中激愤难平。走出刺史府,回头看看,反倒激起满腔豪情,忽然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鹏之徙于南溟也,击水三千,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大鹏鸟,即使扶摇静歇,抖抖翅膀,也能让整个大海波摇浪滚,好似要把海水倾倒出去一样!李刺史啊,你不可以如此轻视我这样的年轻人!”他心情这样激荡着,诗已出口——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当天未走,在渝州城找一客栈住下,铺笺蘸墨,将上面诗句写下,题为《上李邕》,第二天带到刺史府前,交给那个衙役,迈开大步,头也不回地离开渝州。这一去有分教:

成见由来低作高,

误把少俊作莱蒿。

如知日后再相见,

应悔不作栋梁瞧。

此诗一语成谶,日后果有再遇,这是后话。不知李白能如李邕所说回山再加修炼,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上李邕》一诗有人认为是伪作,故本书第一部未涉及此情节。在构思下几部时,见许多文献皆强调此乃李太白二十几岁时在蜀中干谒李邕所作,于是作为书岔补此一章,亦是便于将后面情节勾连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