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19.乾元崖跌落太乙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9回

太华山巧遇吹笛人

乾元崖跌落太乙洞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10年/23岁)

李白安置好葆真子,火速往太华山而来。不一日,已行到山脚之下,不觉日已偏午。抬头望去,一层层石级如天梯一般,向上蜿蜒伸去。山腰白云缭绕之处,依稀露出几户人家。拾级向上,但见怪石堆山,处处老树缠藤。路过那几户人家,已是黄昏时分,家家炊烟袅袅,户户牛羊归圈,山鸟们也在呼朋引伴,寻窠归巢。一只白鹤卧在松树下,似乎刚刚醒来,正抖着翅膀。

一个男孩扬着荆条,沿着花蹊蹦蹦跳跳走来,去赶卧在草坡上的一头青牛。

“小弟弟,你知道雍尊师住在哪里?”李白待他走近相问。

小男孩举起荆条,顺路往上一指说:“爷爷告诉我,再往上走,慢慢就会找到。”

“呕,你爷爷在哪里?”

“呶,那不,他走来了。”

李白顺男孩手指方向一看,果然走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迎上去问:“老人家,找雍尊师怎么走?”

老人看看李白,颤巍巍地说:“年轻人,顺着这道石磴继续往上走吧,他住在一处悬崖之上,那个地方,普通人难得爬上去。”

李白听后,向上看一看,又向山下望一望,发现自己已经走到很高的地方。山下一道亮亮的江水已经笼罩进暮色之中,收工回家的农人似乎已经走净,只有一个黑点沿着江边向前面的村落走去,看不清是荷锄者,还是赶犁人。

山风渐起,似乎有一些凉意。他谢过老人,继续攀登。向上看,峭壁摩天,飞泉落涧,訇然入耳。待有点爬不动时,便靠在一棵古松上歇息,随口吟道:

群峭碧摩天,

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

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

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

独自下寒烟。

他歇一歇,又向上走。月亮已从松树后面升起,前面响起悠扬的笛声,似乎来自星天之上,仿佛有仙子乘云而来。李白不觉出神,分不清是笛声迎人,还是己迎笛声,又口占一首道:

石磴层层上太华,

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旁对月闲吹笛,

仙子乘云运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

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

会见蓬莱十丈花。

那笛声停下来了,李白向上又走几丈远,发现前面一块巨石之上,坐着一位手握横笛的白发老人,在月光下显得分处惹眼。白发老人也在注视李白,显然刚才听到了他的高吟之声。李白心下一喜,赶忙走上前去。

“老仙人,请问,找雍尊师怎么走?”

“哦?找雍尊师做甚?”

李白不便隐瞒,只好据实相告。白发老人一听,似有所动,接着说道:“我就是雍尊师。”

他说着,跳下巨石,身手那么敏捷,这是李白决然没有想到的。

“接着!”白发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扔给李白说,“快把此药拿去,可救葆真子无虞。不过,此药须用乾元山最高崖顶树龄最大的松果做药引,你能否采到,就看造化了。”

李白喜出望外,谢过雍尊师,立即连夜下山。

乾元山又在李白眼前,看看天色不早,不便停留,攀上山去,认准那处最高的山崖向上爬行。待站到崖顶时,天色已经黑下来。星光下,细细辨认,悬崖边上,果然长着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松。可是,只有伸向悬崖那面的松枝上挂着几颗松果,他毫不犹豫地爬上去,但觉山风阵阵,下面现出黑乎乎的空谷。他屏住呼息,一手抓着枝干,一手向一颗松果伸去,重心渐渐前移,只听“咔嚓”一声,身下的分枝折断,李白翻身向谷底跌落下去,耳边唯有呼呼的风声,只好等死。谁知“噗”地一声,落在一个干草堆上,动一动手脚,安然无恙。游目观瞧,原来落在半壁的一个石台之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心里好生奇怪,此处哪来这样一堆干草呢?若非人为,自然堆积绝不可能。回身一看,石壁上有一个黑乎乎的山洞,他不敢贸然进去,只好坐在那里想办法脱身。

不一会,月亮升起来了,光明如雪,他这才看到,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写着“太乙洞”三个大字,心想:“这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莫非这个石洞里才有出口?”好奇心大起,便试着向洞内走去。

可是,里面太黑,不得不摸索着退回来,快到洞口时,右手不期然拂落一样东西,摸起来,就着外面折射进来的月光一看,竟然是一只没有燃尽的火把,手柄还插着一根铁杵。那么,说不定附近有取火的东西吧?可是摸索半天,一无所获。他只好来到洞外想办法,哪知竟在洞口找到几块燧石。他在心里欢呼一声,立刻用燧石取火,火把点着了。有了火把,他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走进去。里面越走越宽广,到处是钟乳石。再往前走,石洞分出三个岔口。他见右边这个洞口似乎有人走过,便钻进去。往前走几丈远,忽听头顶“噗啦”一声,几只蝙蝠飞走了。他伸手扶一下石壁,想稳稳身子,哪知石壁是活的,竟然开出一扇门,现出一个石室,里面的墙壁绘满图形。他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扶着剑柄试着走进去,抬眼观瞧,墙上绘的原来是行剑图谱,正面墙上写着一行大字:“太乙剑谱,非我门人,不许偷练。意外闯入,请转石枢,可保无虞。”李白不看刚已,看到此处立刻闭上眼睛,退回门外,轻轻将石门关上,然后转动石枢,只听“轰隆”一声,从洞顶落下一个万均石门,紧紧封死。再往前走,已到洞底。他只好原路返回,又去探视另外两个岩洞,看看火把就要燃尽,只好半路退出。

他抬头看看崖顶,心急如焚,不知葆真子此时如何。捱到天明,就着晨光瞧去,令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石壁上,从下到上,好像有一些铁器穿凿的痕迹。他笑了,赶忙在折落的松枝上摘下两个松果,揣进怀里,把铁杵从火把柄里拔出,插入最下面的一个凿痕里,竟然十分吻合。他右手使铁杵,左手扳着石壁上的突起处,交替向上攀援。可是,才攀上一丈多高,石壁向里凹进去了,再也无法向上攀登,身体悬在那里,十分危险,万般无奈,只好退下。谁知这比向上攀登更难,一不留神,便跌落下去,重新落在那堆干草之上。

“嗯,果然是重情重义的好后生!”旁边忽然有人说道。

他扭头一看,洞口站着三个人:一位是葆真子,一位是白发老人,一位是不认识的灰发老者。

笔者有诗吟道:

山如砥兮川如石,

太白诗剑相磨砺。

蜀中一旦筋力成,

大鹏展翅千万里。

不知葆真子如何毒愈,三人从何而来,对李白做出什么,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所录李白诗两首,其一原题为《寻雍尊师隐居》,其二为《太华观》。太乙洞又名金光洞、天仓洞,至迟在唐就被人发现了,以后一直有道士居住。明代许仲琳撰写《封神演义》,就是以乾元山为背景,取材于太乙真人和哪吒的传说,根据曾在太乙洞内修炼的道士陆西星的讲述创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