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44.紫烟暗许芳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44回

李白明造许府

紫烟暗许芳心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14年/26岁)

原来,胡紫阳与李邕所说的许圉师已经过世,许府现在是他的儿子许文思管着家业,下有一女,名许紫烟,年方一十八岁,惠质兰心,貌美如花,远近求婚者络绎不绝,奈何这女孩儿心性太高,一直无有中意的,声言找不到如意郎君,宁可终身不嫁。

闲话少叙,只说为了顺理成章进入许府,李邕想到了孟浩然,见李白也很想一见这位孟夫子,当即说道:“事有凑巧,孟浩然与我有约,后天在白兆山之顶的玄武寺相会,到时我们一起去那里找他。”

计议已定,第三日那天,三人准时来到白兆山。但见此山林木繁茂,地势险峻,层岚迭翠,岩壑幽深。

李白第一次来登此山,不由叹道:“哦,好山!虽不算雄伟,但峰峦叠翠,鸟语泉冽,自有胜处,是个隐居的好所在哩!”

“过了冬天再来,这里更美。”李邕点头说。

“太白,”胡紫阳道,“你的诗,仙氛尽染,也是心追无为,你知道吗,此山是道教圣地之一哩。相传真武神当初到处寻找修炼之所,不远千里来到这安陆白兆山,被秀丽山水深深吸引,就在山上建了修炼道场。后来白日飞升,号玄武君。人们为了祭祀他,就在山顶修了玄武庙。

李邕介绍道:“刚才太白说的没错,这里确实是结庐而居的好地方,特别是此山南麓,有奇峰,有石台,有泉,有塘,有池,更有天造地设的桃花岩,下有桃花洞,钟毓灵秀,真乃世外桃源啊!”

三人说着,已走到碧山峰顶,玄武寺就在眼前了。寺前高外站着一位中年人,正往远处引领眺望,袍裾猎猎,风流倜傥,也是神仙一样人物。

“呵呵,孟夫子,好雅兴!”李邕笑道。

孟浩然已转过身来,此人看去三十六七岁年纪,皮肤瘦硬,双目照人,李邕身旁的胡紫阳已是旧识,只那位眼如哆虎、飘然如仙的年轻人他不认得,迎过来道:“两位兄台别来无恙!呵,这样小兄弟好风采!”

“在下乃蜀中李白。久仰雅兄之名,特来拜会!”

“蜀中李白?”孟浩然笑道,“从维扬回来的朋友说,有个蜀中来的青年才俊,开口成吟,下笔不休,散金济困,莫不是你老弟!”

“好好,”李邕说,“孟夫子,咱们先不在这谈古论今、切磋诗文,领我们去许文思府上叨扰一趟如何?”

孟浩然冰雪一样人物,看看李白,笑道:“正好,不然我还要下山去他那里呢!安陆第一名宦之家,这位李白老弟丰神迥异,理应也是他家座上之宾。”

四人说说笑笑,下山来了,李邕、胡紫阳一路少不了夸说李白才表,去许府真正的造访之意,听得孟浩然哈哈大笑,一个劲说:“好事,好事,保证李白老弟与那紫烟姑娘一见倾心。”

待一行四人叩开许府大门,拐过屏墙假山,一缕琴音幽然传来,泠如山泉,淙如小溪。双鸾鸣叶低,骈鸳戏水中。愁高山流水无邻音,怅紫霞如绮布孤晖。李白不觉听得出神,细听,那琴音从左面绣楼传来。

孟浩然见李白如此,笑道:“这是紫烟姑娘在闺中弹琴,叹高山流水无知音呢!”

李白不觉心驰神往,往绣楼那看了又看。家院通秉,许文思已迎了出来,拉住胡紫阳、李邕、孟浩然的手笑道:“什么风啊,将几位一同吹来?”

这位许大人,年近五十,仍面白如粉,头戴巾子幞头,身穿圆领绣服衫,脚穿乌靴,落落大方,未语夺人三分敬,李白在一旁暗自点头。孟浩然笑道:

“许兄,今天带来一位后生,他可是青年才俊,文采不让相如啊!”

李白上前从容施礼道:“蜀中李白见过许大人,不请自来,多有冒昧叨扰。”

许文思看着李白,赞道:“年轻人好风采!”

胡紫阳笑道:“没看过他的诗文呢,横被六合,力敌造化,多似天仙之辞,管教阅者耳目一新啊!”

李邕也说:“此子确实不可小觑,我们也算故交,我在渝州做刺史的时候就认识。这两三天在一起相处,越觉他好纵横,善赋诗,才调逸迈,是位前路不可限量的年轻人。”

李白本是个性张扬的人,也经不住大家轮流夸说,赶紧道:“李白年少,不知高低,顺口说来,让各位见笑了。”

许文思不觉拉了李白,引领众人往室内走去。

绣楼上的琴音停了,下面发生的一切,早被楼上的紫烟小姐看在眼内,大家说的话,一字不落地传进房中。看那位叫李白的年轻人,一身白衣,腰扎玉带,头扎布巾,脚穿云靴,眸子炯然,真乃一翩然公子,飘逸若仙!看得姑娘胸内不禁噗噗乱跳,腮渡飞霞,情不自禁地飞下楼来,从后门进到正房厅中,影在珠帘后面,向座上张望。哦,看得更真切些,那李白文气之中又显英气,双眼亮亮的透着精神,说话时皓齿粲花。能和胡道长、李刺史、孟夫子在一起,定然也是当今奇人啊!这不就是自己梦想中的那位嘛?只不知他是不是已经婚配。紫烟正咬着芳唇乱想,见厅中酒菜已经摆好,大家分宾主落座。

风云际会,罕见的情投意合,酒席上,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中,谈诗论文,指点天下,也说到无为妙境,世外云霞。原来,这许文思性本旷达,不务仕宦,亲近老庄,也是神仙一样人物,不然何以与胡紫阳等这般投契。李白乃多游仙本性,愈觉亲近。三位抱着说媒目的而来,弄得他开始还有些拘谨,几杯酒喝下,豪性复萌,知无不言,言必尽兴,听得主人不住点头。

“不知这位小侄,原籍何处,为何出蜀?”许文思饶有兴味地问。

那边紫烟听了,心里直念父亲的佛,这句话,正是她想听的。

“这,说来话长。李白乃陇西成纪人,五岁那年随家迁到蜀地绵州彰明青莲,同年启蒙,始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攻诗剑,后到岷山拜东严子为师,学经济之道,纵横之术,虽有广汉太守上山举荐,但无意科举,只想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而后一举至卿相,不负师付所教,平生所学,蜀中山川尽所历,便于去年仗剑出蜀,辞亲远游。先是在江陵碰到了司马承祯道长,在他推荐下,一路寻胡道长仙踪到此。”

“嗯,了不起!”

“是啊,年轻人前路不可限量!”

不止许文思,孟浩然也是头次听说,诚心诚意赞道。

紫烟越听越急,怎就还未说到婚配与否呢?听他身世经历,似乎一直专意于诗书功名,漫游拜谒,没说到有什么家室。说着,席上酒又数巡,知己相逢,纷纷开始放浪形骸,各位都是诗赋大家,难免借酒酬对。那李白和孟浩然你吟我咏,各显春秋。孟夫子早进佳境,忽然停筹唤道:

“紫烟贤侄女何在,快唤来给长辈们斟酒!有一段时间未来,不知她诗琴书画又进境多少……”

紫烟听得一惊,又是一喜。想想不可唐突,急忙从后门跑出,到闺房打扮一番,有丫环已经到来相唤。紫烟也不忸怩,大方来到席前。李白时已微醉,才恍然记起为何被拉来许府,但见眼前这位少女:头挽倭堕髻,上插黄金梳。头动晃钗簪,抬手现玉环。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虽不浓妆艳抹,淡粉浅施皆相宜。抬眼娇羞惹人怜,未语霞云落腮边。俊眼偶把英才瞅,桃口乍开齿溢香。

“贤侄女,给伯伯们斟酒,在座的这些长辈不会亏待你!”

紫烟笑吟吟地斟酒。

胡紫阳抓住时机问做父亲的:“紫烟小姐花容月貌,惠质兰心,理应早定东床了。”

许文思叹息一声道:“本州裴长史已动媒妁,虽然也门当户对,可他家公子才情实在一般,虽可考虑,又怕委屈……”见女儿在面前,打住不说了,“来,莫停杯,干!”

紫烟手一抖,正好斟到李白那,洒了一半。两个青年男女四目相对,虽然只有那么短短一瞬,他们还是把对方的情义全都读懂了。

紫烟红着脸,回自己的绣楼去了。胡紫阳将这光景看在眼内,说道:

“我提议,我们这些人难得聚在一起,下面可否备上桌案与文房四宝,各运才思,腾蛟展凤,展献一下自己的墨宝如何?”

李邕知道胡紫阳意图,笑道:“好啊,那在下就献丑了。”

李邕乃天下书法大家,肯留墨宝,许文思正求之不得,立即命下人将桌案铺好,文房四宝备齐。此时,绣楼那边琴声又起,如思如诉。胡紫阳与李邕使眼色,让李白先来,李白推不过,只好取笔抒思,落墨纸上,乃《登庐山》第二首,笔迹遒利,凤峙龙拿,连许文思也不禁喝彩。

接下来,人人轮番执笔,互赏互评,李白听那琴声,急如风,疾似雨,似有相催之意,不觉走出房来。那边紫烟见了,顾不得羞怯,引李白走到后花园去了。此举有分教:

谁说姻缘由天定,

执子之手上翠亭。

海誓相携同山久,

此情绵绵对紫藤。

不知太白与紫烟如何山盟海誓,私订终身,结果怎样,请看下回。

【著后手迹】

修梦翻看许多资料,皆云太白与许紫烟是由胡紫阳、孟浩然等牵的线,但那只是几句话的资料而已,要结构成,让笔者颇费思量。细节虽云虚构,自觉亦在情理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