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1658残明血歌》

第12章晋升参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随着王明德战死、临江门被攻破,大队明军涌入城中各处要地。

朝天门、南纪门、金子门、储奇门方向陆续告破,守军士气全无,大多跪地请降,只有府衙等地有零星抵抗。

等到重庆城平静下来,已是下午。

李柘被找到的时候,是在火药库爆炸的大坑边,光头也不再闪亮,满脸血污,在坑边坐着,低声说着什么。

旁边是闻讯赶来的李勋和王三国,也是沉默不语,一脸泪花。

死了啊,谭二死了,带去的100人,也死了个精光。

要不是火药用去了九成,李柘在500米外,说不定也逃脱不了。

想想一起奇袭登城时的豪迈,想想谭二要显摆立下大功的音容笑貌,三人心里更加苦涩,王三国甚至嚎啕大哭,企图给谭二招魂。

“谭二兄弟啊,弟兄们啊,重庆城打下来了,打下来了啊”

“呜呜呜呜”

谭文派来的亲卫队长也是跟着血战了一场,胳膊被砍了一刀,草草用撕下来的衣襟包着,来到李柘身边,低声禀告:

“将军,谭帅传你去府衙。”

李柘沉默半晌,伸手摸了把脸,血污、眼泪被抹的乱七八糟,越抹越乱,索性不管了,站起身来,打了个踉跄,亲卫队长伸手扶住。

“走吧!”

李柘声音沉闷嘶哑,踉踉跄跄地跟着走,腰刀一晃一晃,打在屁股上,大腿上,打在李柘的心里。

到了重庆府衙,守军已经换成了谭文的亲卫营,李柘站定,定了定神,准备唱名而入。

“谭帅说了,将军功大,不必禀告、不必唱名,到了直接进大堂即可。”

李柘也没矫情,左手重新握住刀柄,跟着进了府衙。

还是那个熟悉的大堂,可上首坐着的,不再是程廷俊,也不再是王明德,而是主帅谭文。

左右两列,站着先锋军和援军的各个大将。

李柘见此情形,不敢耍小性子,进来就跪倒:

“罪将李柘,前来复命,通远门、粮仓已移交,我部亲卫营未能完整攻下火药库,千总谭二战死,另有100兵士阵亡。末将有罪,愿意担责。”

谭文本来准备笑呵呵介绍李柘功劳,谁知道来了这么一手,笑容有点僵住了,站起身走到李柘面前,双手扶起:

“辅明,大功之人,何罪之有?奉命诈降,奇袭通远门、攻占粮仓、炸毁火药库,哪一桩不是大功劳?”

“兵凶战危,将士们都是好样的,回头颁下赏格,好生安葬便是。”

谭弘见状,撇了李柘一眼,看到他一脸花猫似的红一道黑一道,也是血战而来,为破城尽了全力,没有出声讽刺。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光头汉子站出来打圆场,

“大帅说的是,大军攻城半月,死伤累累,为了破城,为了复明大业,都是好样的!老袁都阵亡了,回头安葬将士们,我等好生送行,抚恤送到家,安慰亡魂!”

李柘看了一眼说话的汉子,满脸络腮胡、光头、胖大,四十多岁,穿着特制的山文甲,胸前的护心镜都凹下去一块儿,心知是镇北将军牟胜。

李柘朝着牟胜,行了个军礼,没有说话。

谭文拉着李柘往前走,一直走到帅案前,才转身站定,大声宣告:

“李柘,原仁寿侯谭诣所部亲卫营营将,奉命诈降,夺门,破城,功居第一,特保举晋升为保宁参将,所部改为柘字营,暂领原仁寿侯亲卫营所部,待文督师到后,再确定驻地、兵额,可有异议?”

“并无异议”

“没有”

“服气”

大堂里众人纷纷表态,只是话语各不相同,显得有些杂乱。

“末将领命,谢大帅!”

李柘觉得谭文太过小气,立下如此大功,只升了一级,兵员也不给补充,驻地也不确认,兵额也不确认,就像那满清的任命状,看起来是个名头,其实啥都不是,一点都不像真的酬功给效。

要是谭文亲卫营营将立下如此大功,恐怕总兵都挡不住,要给封爵了!

说白了,还是不怎么信任呗,既防又用,如同鸡肋,真是麻烦。

不过,李柘还是立即行礼,领命,不给挑刺的机会,也免的众将以为自己立点功劳就骄傲跋扈,不好相与。

这时,站在左列最后的一个副总兵站了出来,

“末将并无异议,只是有些别的疑问,不知可否?”

谭文打眼一看,是谭诣所部的一个副总兵,内心了然,有些深意地看了看李柘,和看过来的谭弘对视了一眼。

李柘也认出来人,心道:“还是来了。”

谭文轻轻咳了一声,回到帅案背后,沉声说道:

“什么疑问,说吧?”

副总兵站起身来,看向李柘:

“末将想问,仁寿侯谭诣、总兵冯景明现在何处?大军作战不见人,战后破城也不见,李柘作为亲卫营营将,不护卫左右,反而单独行事,是何意思?”

李柘不知道该不该自己先开口,看向谭文。

顿时,大堂内众将的目光都看向谭文。

牟胜摸了摸脑袋,仿佛后知后觉:“也是,仁寿侯呢?莫非是病了?老冯呢?”

谭文脸色淡然,丝毫不在意目光聚集,敲了敲桌子:

“此事正要告知诸位,此前隐瞒是防止军心动摇。昨夜仁寿侯遭遇不幸,被叛徒冯景明所杀,冯景明也被李柘杀了。”

“啊”

“这”

“怎么回事?”

副总兵急了,不顾这是帅帐,冲上来揪住李柘衣襟,大声责问:

“怎么回事?作为亲卫,护不住主将,你还有脸活?”

李柘被喷了一脸口水,不顾伸手去擦,双手一扭,推开了副总兵,脸上带着悲戚:

“若非我家侯爷有遗命在,柘怎敢独活?”

副总兵满脸悲愤,大吼,“说清楚!怎么回事?”

李柘缓缓开口:

“都是冯景明那狼子野心,想要投清,趁我家侯爷不注意,突然发难,可怜侯爷猝不及防,当场身死。我虽然当场斩杀冯景明,却救不回将军了。”

“我家侯爷心忧国事,安排我配合谭帅、新津侯诈降,一击破城,不想却成遗命。”

“我家侯爷,死得冤枉啊!”

“求谭帅做主!”

话音未落,李柘已跪地大哭,双手捶向胸口,咚咚响。

副总兵虽然不敢相信,此时也瘫倒在地,连声咒骂冯景明。

左右两列将领无不气愤填膺,非要将姓冯的挫骨扬灰不可。

谭弘眼看着李柘顺着话头圆谎,有心戳穿,但又不敢。

谭诣是不是要投降,自己知道得很清楚,甚至一度参与在内,要不是李柘突如其来的一刀,谭文早就死了。自己估计也投降了吧。

现在当场戳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谭诣毕竟是自家兄弟,顶着殉国的名义,总比叛徒名义,好的多。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这小子,还是让他过了关。

谭弘心里不爽,即使李柘有多勇猛,内心也看不起这弑杀主将的小人。

谭文右手敲着桌子,笃笃笃的响,看着坐地恸哭的李柘,想想他献计诈降、两头出主意,还能奇袭破城,堪称有勇有谋。

只是,他和谭弘一样的顾虑,这样的李柘,此前只是勇猛忠心闻名,现在增添了有谋,继续留在谭家阵营,恐怕不是那么合适了。

谭文不担心被李柘反噬,却担心谭弘。

谭弘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晚在船舱的表现,也看得清楚。

李柘也是有勇有谋,越是突出,越是死期不远。

为国家大计,还是远远扔出去,比较好。

谭文拿定主意,准备督师来了之后,再行商量决定,听着众人还在怒骂不已,缓缓开口:

“仁寿侯,自家兄弟,本帅甚是痛心。”

“重庆城破,本帅已遣人水路告捷,大军不日便到。”

“大军其余升赏,督师到日再行确定。”

“镇北将军!”

牟胜闻言出列,“大帅请下令。”

谭文抽出一枚令箭:

“哨探说,佛图关守军仓皇撤退,你部抽调一营,前去驻扎吧。二郎关一并抢下!”

“得令!”

谭文站起身来,双手扶着帅案:

“今晚吃顿肉,为大捷贺!!”

堂下众将一起大吼:

“为大捷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