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嫡娇

《将门嫡娇》

84 梅侯爷之死(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梅含笑看着遗书沉思着。

她能理解路氏路锦儿为什么对儿子说自己没有名字的原因。

她是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就像是一个妓女。

因而她不想让儿子记住她的名字。

她应该觉得自己的经历给路家蒙羞吧。

可怜的路锦儿!

再怎么说她出嫁前也是路家千娇百媚的千金小姐,

如今却落到边名节都不能保的被人逼迫成了猖妇之流。

她成了一个为了儿子连死都不敢死的女人。

梅含笑想起路锦儿那眼角已经出现的细微的皱纹,

那个可怜的女子还不到二十岁吧?

梅含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为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女子,

也为了面前这个刚刚失去亲娘的孩子。

在吴家三兄弟的帮助下,

路锦儿的尸体被埋葬在了沙麓山脚下的一棵粗壮的青松下。

这是小阿东带着他们来的。

这里有他祖父母的坟墓,

他娘带他来上过香,

他记得这里,

这是一个很好记的位置。

只是不知道陈靖安当时被那些人埋在了哪里?

如果夫妻能够死后同穴,

想必路锦儿应该很高兴吧?

从此,梅含笑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不点——陈东。

梅含笑想了想又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安锦易。

连姓氏都给他去掉了。

这名字取了陈靖安和路锦儿名中的各一个字。

以此来纪念他的父母。

后边又加了一个易字,

她希望这孩子以后过得能容易一些。

岳山县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这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

有的人就以为她们是饿死了。

他们也只是在无聊时突然会想起曾经有过这么一对母子。

再后来就少有人想起他们了。

岳山县衙里被流放到此的家眷档案里,

陈靖安一家被用朱红的大笔给划掉了。

那就意味着——这一家人全都死掉了。

一年之后,

当皇上再想起陈靖安这一家人时,

这才想起问身边的王成,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

陈家嫡支全都死光了。

皇上的眼前就浮现出了那个长相逆天而又惊才艳艳的陈靖安。

他也只是沉默了一会,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当然这只是后话了。

几天后,

在梅含笑和吴家兄弟的帮助下。

张掌柜家的酒馆又开了起来。

这次梅含笑给酒馆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聚缘居”。

是啊,几天的时间内。

张掌柜夫妻,吴家三兄弟,梅含笑主仆还有安锦易小朋友,

经过这些天的经历,

他们的关系变得亲近了起来。

也正是这样。

梅含笑也从张掌柜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沙麓山的消息。

原来沙麓山有一半在大宋国境内。

而另一半却在北狄人的境内。

山不算高,却有些陡峭。

再加上前几天下了那场大雪,比较难爬。

于大夫告诉梅含笑的消息也只是他听来的。

而如今,梅含笑来到了这山下。

听张掌柜这一说,

她虽然事前就有心里准备。

但现在也觉得比她想象的还要困难些。

不说别的,就只这自然环境,

她就有些难以上去了。

张掌柜看她的小脸皱成了小包子,

有些好笑地说:“韩公子为什么一定要上沙麓山啊。这边关的人可是没有人敢上去的。”

梅含笑的小脸上现出了愁云:“不瞒你说,是我娘的病需要山上的那味药。无论多么难,我也要去试一试。”

张掌柜收起笑容,

原来小韩公子是为亲娘来求药的。

但是,就小韩公子这文秀的样子。

估计都爬不到半山腰吧?

张掌柜既没有看出来这位小韩公子是个小女娃,

更不知道那三个人的死就是这个小女娃的杰作。

他觉得这位小公子就是一个又善良,又有气质的

他应该是手无缚鸡之力,完全无公害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能去爬山呢?

不过张掌柜又觉得小公子的孝心可贵。

想了想,他又提醒说:“韩公子,你说要为你娘求药,我没有立场劝你。但就怕你既上不去又折损性命啊,再说了,就是你上去了,也未必会求到那药。”

梅含笑早就知道这些,她想了解的更详细一些。

于是她说:“为什么上去了也未必能求到药?”

张掌柜叹了一口气说:“这几年,人们对沙麓山上的事情有各种不一样的传说。但其时,真实的情况是五年之前确实是有人上去过的,也有人找到过那药。当然能够上去的人也不多,因为这山有一半却在北狄境内。如果和北狄的人在山上碰到。还会打起来,危险性太大,所以一般人是不上去的。”

梅含笑抓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五年前后这个分界线。

她问:“为什么后来就没有人再上去了。”

张掌柜叹了一口气说:“据说来了一个什么怪人在那里把守着。他武功奇高,没有人能打得过他。其时如果你要是想去的话,我倒是知道一条极其秘密的小路,可是就怕上去之后,你打不过那人啊。”

吴大有突然说了一句:“五年前正是梅侯爷战死的那一年吧。”

他用的是肯定句。

张掌柜一听这话,不由地有些伤感:“是啊,就是那之后。”

梅含笑的眼珠子转了一圈突然问道:“张大叔,晚辈想请教一下。梅侯爷那时候都已经把北狄人打得那么服服帖帖了。他们北狄人按理来说不会再来侵略了。可是为什么突然又来了呢,而且还是在梅家军都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

张掌柜的听到这里眼神晦暗:“说起那一年,真是让人气愤,梅家军从老侯爷在时,就一直在这里把守这大宋国的北大门。要说起这梅家祖孙三代人。那可真是忠臣能将啊。他们不只在这里把守着,还教战士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屯田。”

梅含笑瞪着杏眼点头说:“这很好啊。”

张掌柜说:“当年老梅爷在的时候,一边打仗,一边领着军队屯田。梅家军纪律严明,不许骚扰百姓,所以这边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相对好不少。梅小侯爷那年彻底打服了北狄,如果北狄人不投降,梅侯爷就直接打进北狄王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