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拼历史:复活历代皇帝镇四方

《国运拼历史:复活历代皇帝镇四方》

第16章 燕王起兵,靖难之役!求鲜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这里受伤的人,你居然可以让他恢复?你怎么不早说。”

朱元璋顿时眼睛一亮,拿起大棒槌,看向朱允炆:“自己滚过来!”

“哈哈哈!”

朱棣顿时大笑:“小王八羔子,让你嘚瑟。”

“哈哈!”

曹操也是大笑出声,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没想到吧?孤仿佛已经看到了血淋淋的画面。”

秦始皇冷不丁说了句:“騒年,你要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朱允炆:“……”

赵承安呵呵一笑,补充道:“你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朱允炆:“……”

“哈哈!”

李世民也是幸灾乐祸开口:“李白,此情此景,你不应该作诗一首吗?”

“诗我就不作了,但我要送建文帝一首歌。”

李白嘿嘿一笑,随即又道:“你在颤什么?什么都觉得,原来原来这是你的挨打歌。”

杨广看着朱允炆正在不停打颤的双腿,大笑道:“这个颤,用的相当精准。”

朱允炆:“……”

“还不滚过来挨打!”

朱元璋怒气冲冲,指着朱允炆大吼一句。

朱允炆看着那根大棒槌,哆哆嗦嗦开口:“爷爷,我错了!您能不能换个小点的棒槌,这个大棒槌,会打死人的。”

朱元璋呸了一声:“打死算了。”

朱允炆吓得心肝大颤:“爷爷!你要考虑清楚啊,我们爷孙好不容易再相聚,你这一刀子下去,我们可就又要天人永隔了。

难道您希望再失去孙儿一次吗?”

朱棣挑唆道:“爹,不就是孙子吗?死个朱允炆,儿子给您生一堆孙子。”

秦始皇:“……”

李世民:“……”

曹操:“……”

朱元璋点了点头:“朱棣说的很有道理。”

“卧槽!叛逆期的四叔,亡我之心不死啊!”

朱允炆面死如灰,随即又道:“爷爷,孙儿死了,之前承安的戏白拍了,又要重新找人,耽误大事啊!”

“那就,换个小的棒槌?”

朱元璋一想也是,眼下拍戏才是重中之重。

“谢谢爷爷开恩!”

朱允炆顿时松了口气,随即又看向朱棣:“四叔,还好我机智。”

朱棣:“……”

赵承安取来一把大刀,递到朱元璋手上:“老朱,放开了杀,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这个拍摄秘境死的人,我可以把他复活的。”

朱允炆:“……”

“小王八羔子,让你嘚瑟,看来你真以为咱提不动刀了。”

“啊……爷爷,我不敢了,我错了!”

接下来,朱元璋对着朱允炆就是一顿毒打。

“噗!”

最后,朱元璋也是毫不手软,一刀捅进朱允炆的心脏。

“狠人啊!”

“朱重八你真是个狼灭。”

皇帝们都十分诧异,没想到朱元璋还真把自己的亲孙给宰了。

“复活。”

赵承安看着朱允炆身亡,立即下达指令复活。

“爷爷,孙儿错了!”

很快,朱允炆就复活了,身上的伤势恢复完好。

“赵导的这个拍摄秘境,神了啊!”

这一幕惊呆了那些剧组人员。

如此秘境,那在拍摄打戏,战争戏的时候,岂不是可以真打真杀?

真打真杀拍出来的片子,那绝对是高质量啊……

“复活的挺快,过来,再挨一刀!”

“好了好了老朱,准备下一场吧,拍完再宰。”

接下来,赵承安又带着剧组人员,补拍了一些次要的衔接戏份。

拍完几场次要和衔接的戏份,也到傍晚了。

趁着夜色,赵承安本想找漂亮助手李蒽青,到房里聊聊剧本的。

但由于对方近几天不太方便,果断拉着杨广去会所洗脚了。

……

拍摄的第三天。

新一场戏的内容是,张昺、谢贵在试探完燕王朱棣,又派人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

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朱棣是真的疯了。

于是,二人禀告朝廷。

朱允炆得知朱棣疯了,也确实把主要目光,从朱棣身上,转移到了其他藩王身上,全心筹划削藩其他藩王。

燕王朱棣则是一直暗中筹备,把很多重要事宜,都交给安全回家的三个儿子。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变故发生了。

燕王府的长史葛诚,在朱允炆的利诱下,背叛了朱棣,把朱棣装疯的秘密,告诉了朱允炆。

朱允炆得知朱棣装疯,让他的心腹兵部尚书齐泰立即采取行动。

兵部尚书齐泰下令,派北平的都指挥使张信去逮捕朱棣。

张信以前就是朱棣的部下,最终决定背叛朝廷,效忠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秘密被泄露后,也做出决定,先拿下北平的掌控权。

斩杀张昺、谢贵,迅速带人控制住北平之后,永乐帝朱棣对外宣称,皇帝朱允炆身边的宠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蛊惑皇帝,霍乱朝纲,我朱棣要造反,不,是我朱棣要清君侧、除奸臣!

随后开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发动靖难之役。

由于燕王朱棣拿下北平的戏份不少,所以也拍摄了五天时间才结束。

……

拍摄的第八天。

今天第一场戏的主要内容,就是燕王朱棣拿下北平后,开始鼓动士气,对朝廷进行反击的誓师大会。

北平一处宽阔的草地上。

七万多将士整齐排列,目光注视着最前方的燕王(赵承安饰演)。

赵承安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向众将士,朗声道:“将士们!我朱棣,惭愧啊!”

话音刚落,几十名传话兵,就把朱棣话,复述一遍:“将士们!我朱棣,惭愧啊!”

前排的传话兵声音结束,中排、后排又跟着复述。

声浪滚滚,朝着人群中传去。

那七万多将士,或多或少已经听到一些消息,此刻都默默听着。

片刻,赵承安再次开口:“当年,我把你们招入军中,把你们带到北平,多次向你们承诺过,一定要带着你们灭净北元余孽,带着你们建功立业!

然,皇上年幼,受奸臣蛊惑,残害至亲手足。

周王、代王、岷王被贬,齐王被圈禁,湘王被逼自焚而亡。

下一个,可能就轮到我朱棣了。

一旦我被削藩,就再也不能实现对你们的承诺,再也不能带着你们建功立业了。

我朱棣被削藩事小,但不能继续带着你们实现灭净北元余孽,我就感到不甘,感到愧对于你们啊!”

等到传话兵,把这几句话传完。

场内一些将军立即配合,大喊道:“燕王仁义!”

“燕王仁义!”

那些士兵也随之跟着大喊。

等到声浪消退,赵承安继续说道:“我朱棣,是太祖高皇帝的亲子,自受封为王以来,一直遵纪守法。

湘王、齐王他们,也被莫须有的罪名削藩。

可见朝中奸臣,是如何的荒唐无道。

眼下削藩,已经使得天下风雨飘摇。

如此下去,国本动摇!

如此下去,先辈们艰辛耕耘才给天下百姓带来的安稳生活,又要付之东流。

如此下去,北元余孽必定趁机入侵我大明,使得天下再次动荡、混沌不清!

这天下的太平,是我们大家,是我们的先辈用血、用生命,在战场金戈铁马、九死一生换来的。

你们愿意看到曾经的付出,化作一堆灰烬吗?

你们愿意再看到胡虏践踏家园,奴役同族吗?”

“不愿意!”

“不愿意!”

在传话兵复述完,草地上的将士们顿时齐声怒喊。

赵承安沉默了片刻,又道:“我也不愿意,我也不甘心看着奸臣当道。

但,皇命难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原本,我已经快要认命,遵从削藩,放弃灭净北元的理想。

但,有贤臣提醒,让我改变了想法。

他们提醒我,说我父亲太祖高皇帝曾立下《皇明祖训》,告诫后世子孙,朝中如有奸臣乱政,藩王有权力拨乱反正。

那几位贤臣训责我,让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奸臣误国,不能眼睁睁看着先辈们的努力付之东流。

故,我要遵循祖训,奉行天命清君侧,以安社稷!”

顿了顿,赵承安继续鼓动士气:“将士们!

驱逐胡虏,铲除北元余孽是建功立业。

除奸佞,清君侧,亦是建功立业,亦是护卫社稷。

攘外必先安内,随我一起,除奸臣,清君侧,为将来的富足生活,奉天靖难,如何!”

当在场的将士们,都听到这句话后,场中爆发出惊雷般的声浪。

“除奸臣!清君侧!护社稷!”

“除奸臣!清君侧!护社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