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红尘一路情

《一路红尘一路情》

第三章 承包之路 ——第5节 开张勾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画饼不能充饥,赚钱才是硬道理。

围绕转型运作,我们三人几经讨论、争论、甚至是争吵,最终意见统一。

销售市场有了基本保证,政府出台文件后,催生饲料加工行业发展欲望,绝大部分饲料加工厂与销售科联系定货。

资金问题已开始解决,工商银行已初步过审1000万元贷款额度,正在报送资料;职工抵押集资开始收取,可缓解部分资金压力;县财政局同意向省市财政部门争取技改资金200万元,如运作得当,可望成功,跟进工作由彭曦负责。

通过咨询,货源主要在北方,尤其是东北三省,为保险起见,决定由蒋兴涛带队考察,敲定进货渠道。

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车皮问题。火车站答应的计划不足申请的20%,差额太大,货运保证不了,一切都“空了吹”,火车站不归地方管,对方“油盐不进”,协调极其困难,这个难题只有我来协调。

分头落实,愿上帝保佑。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差人打听站长情况。

这个站长叫黄石磊,人称“磊哥”,老家在陕西咸阳,年初刚轮岗到青松县车站任职,40多岁,家中独子,这个人嗜酒好色,但对父母十分孝顺,典型北方汉子,长得黝黑高大,家属在老家上班,碍于“地皮不熟”,交往很谨慎,一般公关很难奏效。

我决定先打“亲情牌”。

打听到周末中秋就是黄站长老父亲70岁大寿,我决定前往拜寿。

我找来彭曦商量拜寿细节。

“让向彤陪你去,到时少不了喝酒,必须有个心细的人照顾你、跟着你。”

“小美女跟我去,你放心?”我斜看着她。

“你下得了手?”彭曦白了我一眼。

我自讨没趣,以讪笑掩饰。

路途遥远,路况不熟,我们司乘三人提前2天动身。

沿途风光虽然很美,但实在颠簸,加上岔路多,走了不少冤枉路。向彤感冒晕车,吐出五脏六腑,但很勇敢,坚持不退缩,我心里既心痛又佩服。

我们如期赶上黄老太爷寿宴,黄站长对我到来很是意外,表现得很感动,我们送上礼品礼金后,被引入主宾席入座。

酒席在他老家的院坝和里屋举办,大概有五六十桌,到处挤满了人。菜品不少,但不太合我口味,喝的是是当地土酒,辛辣干烈,后劲十足。我主动向寿星老人祝寿后,就一直被动接招,无力还击,向彤虽然暗中助我,但难敌“群狼”,无奈我只有主动买醉,始终拽着主陪喝,黄站长看我豪情万丈的样子,也觉得有面子,十分高兴。

回到县城宾馆,我已醉的不省人事,只依稀记得是司机和向彤把我搀扶进的房间,抱着马桶“亲热”了好久。向彤生怕我有闪失,整夜陪我,未合一眼,早晨我醒来,看她和衣坐在床边沙发,憔悴疲惫,我心生感动。

看我醒来,向彤如释重负。

在她的照顾下,我洗澡洗漱,勉强喝了碗小米粥,身体恢复了不少,回房间等候与黄站长辞行。

向彤忙碌地帮我收拾行李,她身材娇小,发卡把头发梳理的很齐整,虽然很疲倦,但动作麻利;看她忙碌身影,我心生涟漪。

为了抑制心中的杂念,我赶紧走到窗边,假装欣赏街道风景,向彤似有察觉,犹豫了一下,提起行李离开。

黄站长履约来到。

“邵总,谢谢你这么远来给家父庆生。”

“不客气,应该的。”

“今后还要仰仗站长帮忙。”我接着说。

“你的来意我清楚,这样好不好,我给你车皮计划加倍。”

“谢谢你,但还缺口一半。”我说。

“这是我最大能力了,你得给我留点余地。”

我暗想,不必把他逼的太急,先拿到再从长计议。

“让你费心了,但我业务很急,提前安排行不?”我只有退后一步。

“这个没问题,下周签协议。”

虽不完美,但开张有保证。

回程路上,我昨晚狼狈和糗事自然被向彤和司机调侃,增加了活泼谈资,向彤时不时回头偷眼瞅我,眼光躲闪,令我想法翩翩。

车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始终是我心病。

我决定做个局,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我在等待时机。

方兰带着邵远来看我,孩子已经3岁多了,看得出聪明伶俐,她很勤劳,日子越来越好,她老公外出打工,她一人持家很辛苦,谈及他老公,她欲言又止。我建议她在乡镇场镇开个饲料经营门市,我出面担保借款,这样既能帮助她增加收入,又能帮我收集信息,她答应与家人商量后回话。

蒋兴涛考察比较顺利,改革开放政策,使经济逐步活跃,有利就有市场,他初步确定了哈尔滨市粮贸公司、鸡西粮贸公司两家为供货单位,已草签协议。

资金筹措进展基本达到预期,因为是“一把手”工程,加上沟通协调,工商银行贷款规模已核准,首笔资金已到账。通过我在省发改委工作的表姐丁蕊介绍,技改资金已层报省财政厅商贸处和省粮食厅财务处。

据彭曦讲,省财政厅商贸处庄飞处长,家有年迈老母,爱人在国外游学,长期不在家,无人照顾,托她物色个能干可靠的小姑娘做保姆,把这件事帮他搞掂,争取省财政资金就可大功告成。正在我俩冥思苦想,向彤敲门进来。

“邵总,请签个字。”她是来办报账手续。

“你家有妹妹没?”我边签边问。

“有啊,有个堂妹叫向莹。”她疑惑回答。

“多大了?”彭曦问道。

“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准备进城打工呢。”她回道。

“人品怎样,能干不?“彭曦急切问道。

“人还朴实吧,家里一般活都能干。”她有些奇怪地看着彭曦。

“长得乖不?”我这话被彭曦白了一眼。

“还行吧,我们厂要招人?”她充满疑问。

我和彭曦对视一笑。

“问问你堂妹,到省城给财政厅一个处长家做保姆,愿意不?”彭曦对向彤说。

“我问问她,应该会答应,现在的孩子巴不得跳出农门。”

“她问工资的话咋给她说?”向彤说出自己的顾虑。

“这个可以放心,按我们厂工人平均工资水平,雇主如没发够,我们厂里补差。”我表态说。

“要得要得。”彭曦赞成。

“如果她本人同意,带来我看看哈。”彭曦叮嘱向彤。

“好的,明天回话。”向彤匆匆离开。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彭曦上身穿着低领短袖体恤,下身穿着喇叭裤,身材曼妙,她侧身倚靠在我办公桌前,我不禁心动。

我趁彭曦不注意,抱住她就准备强势"偷袭”,她回过神来,给我一通乱拳,我告饶才罢。

“光天化日,你想害死我啊?!”

我只得悻悻作罢。

几天后,彭曦和向彤局将向莹送到了处长家,省财政拨付的技改资金很快到账。

粮食批发业务圆满开张,东北发来的首批玉米大豆,被我县几个饲料加工厂一抢而空,供不应求,新订单应接不暇,生意异常火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政府及县粮食局领导也十分高兴,各种场合不吝表扬,还上报市上,树立为改革创新典范。

彭曦初步估算,我们接手半年,完成利税指标超过前任两个年度总和,我让她把利润藏点到来年,别冒得太高,留有余地。要低调宣传,避免各种赞助、捐款、解困求助找上门。

元旦过后,厂里如期兑现奖惩承诺,厂内职工的工资和奖励是其他国企平均数的三倍。员工得到实惠,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企业一派繁荣景象。

我收获初步成功,信心倍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