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封李二,我打造了最强大唐

《讨封李二,我打造了最强大唐》

第7章 快让开,本仙要施法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东方月明端坐在李世民一侧,见证着朝堂发生的一幕,脸上并无波澜。

或许是习惯了山野间的生活,他对这类凡尘杂事和君臣之间的争斗并无兴趣,只觉得有些许喧嚣,李二执意给他太师之位,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他坦然接受,内心却没有太多激动之情。

感觉上,就像一个局外之人,不掺杂自身情感,只是单纯见证着这一切。

朝堂之上,君臣在一番剑拔弩张之后,很快又恢复平静,群臣继续汇报着各地发生的事务。

“启禀陛下,长安一带接连干旱,导致百姓颗粒骤减,灾情严重,城内粮价大涨,近期又有蝗灾出现,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百姓存粮耗尽,部分地区,路边已出现饿殍,形势刻不容缓,还请陛下早作决断!”

户部尚书刘政会一脸忧色,上前汇报道。

关于此次旱情,朝堂已讨论多日,却一直找不到太好的解决之法,一拖再拖之下,灾情愈发严重,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李二闻言,眉头紧皱。

昨日出巡之时,他亲眼见到当时的场景,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不敢想象,任其发展下去,甚至可能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众爱卿有何办法,能解决此事?”他问道。

众人沉默不语,能提出的方法,他们早就提出来了,可惜收效甚微。

当前国库空虚,无力开仓赈粮,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生生挺过去,待到旱情结束,形势自然能好转。

只是,如此一来,必定饿死无数。

这话谁也不敢说出口。

“难道满朝文武,就找不出一个能提出解决之策的人?”李二大怒。

所有人都低着头,一语不发。

“为今之计,当先消灭蝗灾!”

安静的大殿内,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所有人的视线一齐望了过去。

东方月明淡淡开口:“目前蝗灾成型不久,造成的灾害暂时只限于长安一带,但放任不管,灾害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据他所知,贞观二年的这场蝗灾,堪称百年不遇,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无数人饿死,给本就内忧外患的大唐造成了重创,数年之后才恢复元气。

而那只是原本的历史。

如今大唐国运堪忧,蝗灾造成的影响恐怕会成倍增加,到时就不止长安了。

听到东方月明开口,原本惊怒交加的李二立刻转为一脸喜色,忙问道:“东方上仙有何灭蝗良策?”

“陛下,不可!”

东方月明还未开口,刚刚退下去的王珪再次匆匆出列,“蝗虫乃天降,不可杀!”

“上天降下蝗灾,是对万民的惩罚,若将其灭杀,恐惹上天不满,从而降下更大灾难。”

李二的脸色当即阴沉下去,又是这个老家伙。

他按捺住怒意:“那依爱卿所言,难道放任蝗灾,任其啃食庄苗,置百姓于不顾?”

“或可去田边焚香设祭,朝天膜拜,只要臣民修德养性,灾害自去!”王珪道。

“荒谬!简直一派胡言!”李二一拍龙椅,大怒道,“眼睁睁看着无数百姓饿死,你的良心不会不安吗?”

他原本对这类说法颇为相信,否则之前也不会想要下罪己诏,但自从遇到东方月明,他便再不相信了。

若真德行有失,上仙又怎会相助于他?

况且,灭蝗的想法是上仙亲口提出,自然不会有错。

王珪慌忙跪地:“此事早有先例,据史书记载,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刘聪当政之时,便因派人灭杀蝗虫,导致上天降罪,蝗灾加剧,致使无数人民不聊生。”

“上仙就在身边,你不相信上仙之言,反倒去信那些野史传说,朕提升你为谏议大夫,你就是如此回报于朕的?”

“陛下!臣句句肺腑之言,拳拳之心只为陛下,蝗虫亦是生命,徒造杀戮,有违天道,上天必然会降罪的!”王珪声嘶力竭道。

李二恼怒,他没想到手下的臣子之中,竟有如此迂腐之辈。

之前这老家伙站出来反对时,他便已经怒火中烧,却没想到对方得寸进尺,丝毫没有悔意,连上仙之言都敢质疑。

“来人,将此人拖下去!”他忍无可忍。

他知此举有违他广开言路的原则,若有大臣因言获罪,整个朝堂将没人再敢发声,之前所做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但不严惩这种人,不仅是他的失职,更是对上仙的不敬,若因此惹恼上仙,这老家伙百死莫辞。

群臣闻言,皆是一惊,立即有人上前,正打算劝说之际,东方月明突然起身,向下走来,几人连忙止住动作。

“你可见过蝗灾恣肆的场景?”东方月明走到王珪身前,低头问道。

王珪犹豫了一下:“回上仙,不曾见过。”

“那你可见过被啃噬后寸草不生的大地,可见过被啃咬得血肉淋漓的百姓?”

“也、也不曾见过!”

“既然你没见过,那本仙便让你开开眼界,亲身体验一回!”

东方月明掐了一道法诀,而后转身回到座位上。

他并不讨厌无能之人,唯独对愚昧昏聩之人痛恶至极,尤其是当这些人作为上位者时,往往一个昏庸的决策,就会让无数人遭受牵连。

众人起先不明所以,片刻之后,杂乱的嗡嗡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便见到一团蝗虫从殿外飞来,越过众人头顶,向着那名王珪身上落去。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