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大学

《史上最强大学》

一七八、对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卢嘉阳心悦诚服:“徐神果然厉害,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根脚。”

徐生洲翻完之后又从头看起:“现在我们从论文写作或者编辑审稿的角度看,你的第一部分‘引言’就有些烦冗,篇幅也有些长。当你写学术论文的时候,应该想到你的读者都是专业人士,所以不能跟向普通大学生做介绍一样,事无巨细,把来龙去脉全都介绍清楚。只要提纲挈领,把问题明白就校”

卢嘉阳声地提问:“怎么压缩?我觉得我已经写得够简洁的了。”

衡平道:“这还不简单?你多读几篇论文,看别人怎么写的,你再照葫芦画瓢,就可以大差不差。”

卢嘉阳道:“可我就是照着别人论文写的啊!”

徐生洲摸摸下巴,用福尔摩斯的语气道:“如果我没猜错,你参考的论文应该都是院士、菲尔兹奖的大咖,发表在‘四大’之类顶刊上的文章吧?”

卢嘉阳惊讶地瞪圆眼睛:“徐神你怎么知道?”

徐生洲道:“大咖们能这么写,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资格,编辑的容忍度也会更高,有时还得昧着良心称赞几句大巧不工、平易近人。普通的研究者要这么写,在投稿第一关就得被pass掉。因此,你要参考的模板应该是普通研究者发表在sci二区、三区的论文,从文字、语法到语言、格式,一个比一个严谨规范!”

卢嘉阳表示自己又学到了。

徐生洲接着往下看:“第二部分‘预备知识’问题不大,www.youxs.org,我记得康涅狄格大学的arend教授在三四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一个类似的,但更有力、更完备的结论,可以让你后面的证明少走不少弯路,你应该加以引用。”

卢嘉阳连连点头:“好的、好的。”

“再第三部分,针对已知类型的任意光滑射影流形,来讨论bridgeland稳定性……”

徐生洲从头到尾仔细点评了二十分钟,才把论文递给衡平:“以上是我个饶浅见。衡老师你是专家,看看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建议?”

衡平摆摆手:“写论文你可比我溜多了,当然以你为准。”

本来就是本科生的习作,确实没什么难度。徐生洲闻言转手把论文递还给卢嘉阳,还不忘鼓励道:“论文写得不错,不仅像模像样,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只要继续努力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卢嘉阳有些拘谨地问道:“那,我修改完可以投稿吗?”

徐生洲道:“可以啊,不过我建议你先投国内普通的学术刊物试试,毕竟你是新人,这篇论文内容也有些单薄。要想投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国外的sci刊物,最好做得再深一点,比如思考一下bridgeland稳定性和gieseker稳定性之间的联系,或者用bridgeland稳定条件来解释明模空间中双有理映射的已知成果,论文就会更厚重。”

卢嘉阳赶紧拿笔记下:“多谢徐神指点!以后我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来找你请教吗?”

徐生洲笑道:“咱俩什么关系?随时欢迎。”

即便是社牛,和两位老师呆在一块儿也觉得浑身长毛,卢嘉阳聊了几句便告辞而去。

衡平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随口问道:“最近在忙些什么?怎么突然想起来去祸祸那帮学物理的?据要不是有人拦着,你又要大开杀戒了。”

徐生洲也在办公椅上坐下:“在找灵感啊!我明年还有一篇‘四大’的任务呢!”

“你的灵感还要去找?不跟雨后的地皮菜似的,一抓一大把?”衡平越越酸,感觉就像生嚼了柠檬,“你这个博士读得真是轻松,左手一伸,一篇‘四大’;右手一伸,一本英文专着,想不毕业都难。哪像我读博的时候,熬夜、失眠、掉头发,教学楼的阳台都上了好几次。”

徐生洲道:“我这就跟怀孕一样,你只看到我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我背后被折腾多少次。”

“就算像怀孕,你也是易孕体质,而我,是需要做三四次试管才有可能成功的那种!”衡平感慨完之后,才步入正题:“上次我跟你过,把咱们俩之前‘模空间退化和向量丛的稳定性研究’的成果整合一下,报个高官的自然科学奖。你觉得如何?”

徐生洲自然乐见其成:“我举双手双脚表示赞成。”

衡平马上道:“我明白你事情多,像填表、准备材料之类的事,交给我来办就好。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商定,首先咱们报奖是报京城的,还是报国家教委的?”

徐生洲一摊手:“我哪懂这些!要不问村长去?”

衡平显然对此早有考虑:“现在各个层级都在压缩奖励数量,国家教委那里压缩得尤为明显,而且评选过程、结果都保密,不像京城那么公开,我们很难看到庐山真面目。京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总体水平也高,学界对京城的科技奖励非常认可。仔细权衡,我觉得还是报京城更稳妥些!”

“听你的。”徐生洲无可无不可。

衡平又道:“第二个问题,咱们申报哪个等级的奖?”

徐生洲满脸懵圈:“什么等级的奖,不是报上去他们评的吗?”

“你的是没错。但在报上去之前,你得先给自己明确个定位,别人才好评不是?万一你觉得自己做出来的成果能评特等奖,结果对方给评了个二等奖,你肯定不乐意,因为只有一等奖以上才能申报国家三大奖,如果评为二等奖,等于这个成果算是废了。又或者你觉得只能评个二等奖,结果评出来是特等奖,这不闹笑话吗?所以在报上去之前,自己先给自己打分,他们才好接着再评。”

徐生洲真不知道还有这些花活:“那有几个等级?”

衡平掰着手指数道:“以前奖项有4个等级,分别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现在三等奖等于取消了,就只剩下3个等级。咱们在申报的时候也是如此,但名称不这么叫,而是分别称为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

徐生洲连呼好家伙:“起名字的这是高手!网上的全班都是班干部,原来根子在这里。”

衡平没有理会他的调侃,接着道:“前面两个等级,表明申报人就是奔着一等奖去的,不给一等奖,我就不要,免得糟践了成果;而最后的‘一等奖或二等奖’,表明申报人就是奔着获奖去的,给一等奖是意外惊喜,给二等奖也能接受。”

徐生洲总算明白申报的套路,便反问道:“那你先申报什么等级?”

衡平道:“最后的‘一等奖或二等奖’吧?虽然咱们的成果里佣》,www.youxs.org.》、《www.youxs.org.》,还有其他一些论文,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正面评价和使用引用,完全可以冲个一等奖。但考虑到我们学校数院影响力一般,咱们俩又都是新人,职称最高也不过副教授,还没有人才帽子,很容易被刷,不如保险一点。”

徐生洲倒是无所谓:我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不对,是菲尔兹奖。普通的京城自然科学奖,能有几个师?系统大爷都没有跳反,我更没有意见。

系统大爷可能觉得氛围都烘托到这份上,自己再不跳出来就不礼貌了。

于是徐生洲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叮——系统发布新任务!

“明:发表论文,只能证明学术能力。获得奖项,才能证明学术影响。在每一所卓有声誉的优秀高校里,都有一大批获得各种学界大奖的优秀老师,他们支撑起学校的巨大影响力,是学校学术声誉最坚强的保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盛名,从国奖始!

“要求:在未来5年内,学校教职工至少有2人以上获得国家级学术奖励。

“奖惩:完成任务,将根据奖励数量、奖励等级等综合评定奖励积分,最低奖励积分点、一次抽奖机会。如果综合评定奖励积分超过点,另外奖励一次抽奖机会。完不成任务?也就是奖励不够咯?系统将取消抽奖功能。”

徐生洲忍不住想吐槽:您老还真是经不起念叨,曹操都没你跑得快!

衡平看徐生洲不话,心里有些打鼓:“你的意见呢?”

京城科技奖励一等奖以上才能申报国家三大奖,那就是二等奖没用。徐生洲问道:“如果咱们想冲一等奖,还需要什么条件?”

衡平坐正了身体:“冲一等奖?京城科技奖励提名是明年5月底前截止,我觉得至少要在此之前,再发1篇‘四大’或者1-2篇一区才会比较稳。只怕时间来不及吧?”

徐生洲道:“我想试试!”

衡平咬咬牙:“本来我还想跟你商议一下,申报时咱俩排名顺序的。要不咱们对赌一下,如果你能在提名截止前发表1篇‘四大’或者1-2篇一区,那就是你在前、我在后;如果不行,那就我在前、你在后,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