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贪皇子,元璋气晕!

《大明:史上最贪皇子,元璋气晕!》

第三十七章 瑶族之乱的根本!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朱梓先给了老爷子一碗鲱鱼银丝面。“先吃晚饭吧。”

“看你这样子,都没有吃过东西吧。”

朱元璋摆摆手,拒绝。“国家的事情一天不解决,咱就一天吃东西没有胃口。”

“这些东西咱吃不下。”

“娃子,你先说说,你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湖广瑶族叛乱。”

“这事情不是小事!”

朱梓把瓷碗放朱元璋前一摆。“你不吃,我可不说。”

“诶,小子你!”朱元璋生气地看着朱梓。

别的谋士都会惯着他,唯独这小子可是倒好,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朱梓吃了一口银丝面,每一根面条都在嘴里富有嚼劲,而且鲜嫩的鲱鱼美味无穷,酥软柔嫩。

“吃吧。遇到大事情,就吃不下饭,可不是长寿的样子。”

“老爷子,人只有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干活,才能去想问题。”

朱元璋眯起眼睛,定定地看着朱梓。“咱今天倒是被你教育了。”

“行,你小子总算还有点人样。”

“我就先吃吧。”

老爷子呲溜一声,鲜美的银丝就进入了他的口舌,老爷子眯起眼睛来,砸吧砸吧,很快就吃了两大碗银丝面。

小绿笑着给老爷子又上了一碗。

朱元璋一口喝下一大碗鲜美的牛骨头熬煮出来的汤底。“唉,我感觉再来你这里几次,咱就吃不下那些粗茶淡饭了。”

“不过,你这里的伙食,确实是比咱那里的好啊。”

“真的是吃了一次又想要吃一次,而且每天都不带重复样子的。”

“舒服。”

朱元璋吃完了第三碗银丝面,站起来,舒展自己的筋骨。

“小子,你说得对。”

“这人啊,遇到事情你不能不吃不喝。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你不能把身体给熬坏了喽。”

朱元璋酒足饭饱以后,精神头也足了,他严肃地看向朱梓。“不过,娃子。”

“你到底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可不要诓骗咱啊。”

朱元璋眼睛眯起来,不怒自威地说。

他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如果朱梓要是敢说是胡说的,朱元璋定然会发怒。

而且,朱元璋质疑朱梓一个就在应天的皇子,怎么就有能力替他解决瑶族之乱。

朱梓勾起嘴角,这老爷子还怀疑上自己了。

“这要看你准备解决哪种瑶族之乱了。”

“是眼下刘三茅发动的瑶族叛乱呢,还是解决瑶族与汉族冲突的根本之乱。”

朱元璋瞪大眼睛。

朱梓怎么会知道,刘三茅这个名字的!

朱元璋直接问了出来。“娃子,这两者有啥区别啊?”

“当然有。”朱梓说:“刘三茅只不过是在元末时期就造反的山匪,他的势力一直在瑶族三县桂平、平南、贵县这三个县里割据着。”

“你要灭了刘三茅,我觉得派出一万精兵,随意派个良将,再请他们瑶族当地人做导游,就可以灭掉刘三茅!”

朱元璋眼神亮起来。“这个主意好。”

“如果能找当地人做导游的话,也未必要他周德兴不可了!”

“我就是担心,其它将领不熟悉瑶族那边山地的地形而吃亏。”

“你这小子竟随口给我想出来了办法。”

朱梓摆摆手。“找导游也未必完全靠谱,很多瑶族导游想必会欺骗刚过去的明军。”

“不若封几个当地瑶族首领为县令,让他们世代承袭职位,但是必须我大明册封过后才能承认他们县令的职位。”

“如此一来,这些瑶族当地首领,就反而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地位,而尽力帮助我大明军队消灭那里的叛贼。”

朱梓越说,朱元璋的思绪就越清晰,眼神越明亮。

他鼓掌起来,“好好好,接着给咱说。”

“咱觉得你这个主意大好啊!”

朱梓说:“桂平县、平南县、贵县县这三个县,分别封他三个县令,彻底瓦解了支持乱贼刘三矛的瑶族支援。”

“如此刘三茅必败。”

朱元璋疑惑了起来。“娃子,你说得很好,可你刚才说彻底解决瑶族和汉族之间的纷争,这个又从何说起啊。”

朱梓说:“瑶族之乱看似是因为有反贼,本质上是因为生产力不足。”

“瑶族的生活区域其实是在湖广三县的山区里,而且苗族的农业非常原始,大概相当于汉人在三皇五帝时期的农业水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

“贫瘠的土地,落后的农业,让瑶族人经常吃不饱饭,所以才会组成山匪抢劫,甚至是与汉人争抢土地。”

朱元璋疑惑地说:“娃子你的意思是,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农业水平?”

朱梓笑了。“老爷子,你在想些什么呢。你老糊涂了啊,你帮助人家提升农业水平,那不是壮大了瑶族吗!”

“种得越多,生得就越多,吃得就越多。”

“瑶族到时候,还会因为吃不饱饭,而出来做山匪的。”

“而且,那时候规模会更大。”

朱元璋迷茫了。

既然不帮助人家提高农业水平,那该怎么让现在的瑶族人吃饱饭,人口又不增长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