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太子

《隋太子》

第171章 兵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天的时间,从洛阳到陕县,再到潼关,又到华阴。

皇太子杨昭之部的行程,看似遇到过抵抗,而于实际之上,就仿佛是正常行军一样,直接漫步而至。

这份战报,便是这份战果,让很多人难以置信。

尤其是紧紧团结在齐王杨暕周围,坚定改朝换代想法的一批关陇大族眼中。此中之战事,已经不是守卫阻挡之战,而是光明正大的大开城门,投降之行。

那么,驻守这些要地门户的主将又是谁?

无不是各家各户之子弟,以为忠诚之属,而为杨暕派往前线,领兵之人!

自己人投降了皇太子杨昭,就像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样。很疼很难受,但却是有些感觉不到。

于此情形之下,整个大兴城比之前更显的诡异很多,尤其一些世家之内,家家户户都关闭起了大门,似乎是担心有祸事上门。

至昨夜开始,到今天一早,即是大兴城内,不知道多少家庭,被愤怒的齐王杨暕派人给抓紧了大狱之内,若非是一些人求情,只怕今日的菜市场,早早就已经染红了一地。

许多人都担心,祸事会不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大兴宫内。

年少的赵王有些茫然无措的坐在皇位之上,今日见凶狠的目光,即是年幼的他,也无了往常的哭闹。

整个大殿之内,显得死气沉沉。

便是昨天早上,一众投靠杨暕的臣子,还于此地,各抒己见,为战事出谋划策,似乎长安之所,会一直掌控在他们手上。

等到大隋多地再起乱世,皇太子杨昭自顾不暇之时,齐王杨暕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恢复大隋盛世,而他们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政治回报。

想法永远是美好的,但在现实面前,就算是目标再宏大,计划再完善之辈,也不得不低头认输。

这不是皇太子杨昭之部,具体有多么的强大,而是于现在看去,人心失去,成为必输之举,谁还有办法救活?

能选择投效于杨暕,于此效力者,除了关陇世家各自从家族中选出的代言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或是怀才不遇的投机取巧之辈。

这群人,从之本身来看,又有几个是有真才实学的?

聚在一起,不过是乱出主意罢了。

当然,也不乏有能看清形势,做出准确安排之人。这个人,正是宇文化及。

在宇文智及被俘之后,便是父亲宇文述与之也断绝父子关系之后,宇文化及就明白,他同齐王杨暕早就捆绑在了一起。

只有帮助杨暕解决面前的危机,甚至坐稳位子,自己才会有未来。反之的话,只有事后被俘,以期待杨昭能饶他一命。

除此之外,实际还有一个办法,比如取代杨氏,让宇文氏,成为真正执掌天下权柄者。皇位那么诱惑,便是子弑父,兄弟相残,谁又不像坐上去看看?

但看当下关陇集团,因皇太子杨昭攻来,瞬间瓦解,成为一盘散沙的模样,宇文化及已经断了心底的那个念头。

不论尚未寻到的皇帝杨广,来势汹汹的皇太子杨昭就必须阻止。

处于大殿之前,没有管其他人,看着杨暕满是怒容,已经快要失去理智的模样。一直沉默的宇文化及此时开口了。

他的话语不轻不重,但能保证殿内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殿下,还有诸位,我等早就是在一条船上的人,不要期待杨昭的仁慈。要想想江南那些被屠杀的世家大族,若是我等这次带着侥幸的心里,那么下一刻,很可能就会直接轮到我们自己。

且当下也只是潼关失守罢了,我等还有十来万大军,若是能调集的到西北边军,又如何不能抗之?

现在关中之战,便是天下多地,自会借此生乱,只要杨昭他们后方起火,那就是我等反败为胜的机会!”

言及此处,宇文化及视线于大殿内靠后几人扫了眼,就是这几人,方才刚于殿内商议开始,直接规劝杨暕准备投降之事。

便是本人也被齐王杨暕用地上的花瓶狠狠砸了过去,其之剩下皆是花瓶碎片,脑袋虽是头破血流,但于当下也已止住,还能勉强站立。

注意到宇文化及略带危险的目光看了过来,王承几人冷冷打了个寒颤。

而杨暕在宇文化及的言语下,已经渐渐冷静下来,那双有些猩红的目光一扫众人,冷哼道:“宇文将军说的对,孤还没有败!不过是潼关失守了吧!就算前线之部打完了,还有宫里侍卫,汝等也都有家仆侍从,皆可以派到战场之上。

这次长安包围之战,若是不能守护好长安,那大家都一起等死!

孤那好兄长,可不会轻易放过今次参与之众。

依照我之了解,他可能正想寻着机会,将你们一网打击。

也只有孤在这里,会愿意同你们合作,一起治理着大隋天下。

但你们,太让孤失望了!

孤再说一次,但有谁家子弟,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行投降之举,那休怪孤翻脸无情,诛灭汝等一家。

此外,自今日起,大兴城内,只许进不许出,但有妄自离开者,杀无赦!

可都明白了?”

杨暕这下子,带着可不是平日间客气的问询,而是直接下令。

看着身后站立的带刀侍卫,又有谁敢说不明白?

最后,杨暕将目光,盯向了方才用之发火的几人,目光冰冷,道:“无论前方之关卡,便是接下来渭南之守卫,即交由汝等几人。

若是渭南有失,汝等全家,皆以杀无赦!

可明白?”

出身王氏大族的王承等人只能应下,他们很确定,不应下,现在可能死。而若是应下了,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在大殿之内,为杨暕和宇文化及威逼利诱,很多人都已经后悔上这个贼船了。奈何世间没有后悔药,尤其此间二人说得对,就算他们真的有投降之心,一向对世家不算特别友好的皇太子杨昭上位,真能保证和平共处吗?

这也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背后的家族,之所以选择支持齐王杨暕,便是不惜弑君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今次班师回朝的皇帝杨广,以及大隋储君杨昭的双重杀意。

在各自家族生死存亡之际,便是关陇世家之内,焉不会去报团取暖?

只是情形之恶化,要远比他们想象的快。

从核心看,终归这次行事,有些仓促,没有完全抓住关中基层百姓和基层百姓之心,加上皇帝杨广,以及太子杨昭于民间和军中的影响力,大大超越了世家内部之预料。

至于在接下来之战中,能否守得住郑县,能否守得住渭南,实际很多人都没有把握的,尤其这次被任命的王承几人。

殿内,等宇文化及等人皆离开,下去以行安排时,杨暕再次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早就没有了前几日的喜悦。

其人脸上怒气未消,即是整张脸上,都布满了阴沉之色。

恰在此时,有内侍踏入,开始收拾地上的碎片,但不小心将其中一个又掉在了地方。啪的一声,打断了杨暕的思路。

面对这些普通内侍,杨暕肆意散发着个人的凶意,竟走过去,直接拔除侍卫的长剑,直接将失守的内侍,刺了个透心,鲜血喷涌成一条直线。

这等杀人,于之仿佛就像是杀鸡一样,看的旁人无不胆寒,很多人胆寒,有的甚至憋不住,都吓尿了。

“拖出去,扔了!”

杀人之后,杨暕都没有回头看,说道完后,怒气冲冲往后宫而去。

到此时,便是殿内其他内侍,才松了口气。

因为战事等原因,齐王杨暕经常杖责侍从,无论是宫里,还是齐王府,无不是人人自危。

今下,谁都担心会不会倒霉,被打个半死是小,很容易命就没有了。

不论大兴城内,就是在大兴宫内,都有一股暗流在行动。

宫外。

杨暕接受宇文化及的建议,重整旗鼓,以卫杨昭到来之部后,整个关中地区,再次行动起来。

只是在同日,从华阴传来的消息,就让人措手不及。

皇太子杨昭以储君身份发诏在,只要弃暗投明,能率部投降之兵士,将领,官吏,除主谋以外,皆可既往不咎,且不会祸及家庭,本族。

杨昭在得到李建成大义灭亲,说服李氏族亲投诚后,且同时宣布免除李氏罪责,更对李建成大加重用,军职上直接提升两阶。

同时,他于降将沈光之重用一事,也不知不觉的传扬了出去。

这些讯息,便是大兴城封城,但以青衣卫的渗透,还是很容易传了进去。

于杨暕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便于短时间,出现了大面积的动摇。

背地里,大兴城内,开始了私下里的聚会。

当宇文化及发现问题,并与杨暕通报,打算制止这股现象时,风暴已然形成。

而在后两日内,即便重整人马。但关中兵士,于周法尚、李靖和翟让合一的两路兵马横冲直撞下,不断失去战略要地。

当来到蒲城的时候,大部人马遭到了西进以来的最大阻力,但看守将是一名叫杜青之人。其人能力不凡,竟是直接集结起了数部退下来的人马,便是于蒲城其人组织之兵力,就达到了三万人。

三万人对战五万人,不说胜利,但借助蒲城的地势,自当能阻挡一段时间。而张青,也恰恰是想着如此做的。他将三万人,分成三个部分,除了借助地势的守卫之部,余者都在城外,化整为零,不断于李靖等部展开骚扰。

不得不说,这种战法非常有效,至少大军的行程大大减缓。

当大部人马好不容易到达蒲城城池之下,张青竟然开始直接城外所有之部,不惜伤亡,直接从正面开始进攻。

好在无论李靖,李建成,或是翟让,都是行军稳重之辈,因早有防范,才防止了大部人马迎敌的混乱。

在稳重阵脚之后,自是对张青这等顽抗之部的消灭。

单雄信和徐世勣,包括程咬金,自是自告奋勇,想要拿下张青,最后李靖以此中三人互相配合,一边做吸引,一边对战。想要尽快消灭此部,自当“擒贼先擒王”。

受命之后,此中将领无不兴奋,纷纷领兵而上。

张青是厉害,但其只有一人,在接下来的对战中,因不小心被徐世勣碰到,一下被砍下马后,最后整个守城之部,彻底陷入了大乱之内。即如蒲城,花费不到一日就取下。

蒲城之战,只是其一,连续几战中,作为后起之秀的李靖、李建成的策谋,单雄信、徐世勣的勇武,借着关中之战,开始向天下传播。

借此,世人无不知晓,太子杨昭手下,多卧虎藏龙之辈。前有秦琼这等万军丛中取首级的悍将,今有李靖等足智多谋,或多勇武的领兵之将,谁能阻之?

而且,很多人还发现一个现实性问题,即是此中之人,与太子杨昭,同属年轻一辈,属于他们的辉煌,或将会照耀大隋半甲子时间。

但因今次宣传,后面不到两日功夫内,即便各驻守之主将,不愿意投降,但于关中军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营啸之事。

王承等人尚未赶到的渭南,还有郑县,新丰,富平,高陵,泛京兆郡地区,皆宣布倒戈。

到了此时,还有多少人活在梦里,还以为能以阻挡?

九月二十九日,两部人马,加上杨昭所领后续之部,势如破竹,于距大兴城不远的灞桥回合。

百姓见大军到来,无不夹道欢迎,气氛热烈至极。

谁是正义之师?谁又是缩头乌龟,为人唾弃之对象?

一目明了。

同日下午,杨昭率十万大军,由三个方向进发,兵临大兴城下。

那一日,大兴城下,旗帜飘展。营地连绵,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那一日,在荒漠之内,行走几十日的大隋皇帝杨广,姗姗走出了绝境,可当之刚刚踏入朔方郡内,即被早以叛乱的兵士给“护卫”走。

同样是那一日,失魂落魄的齐王杨暕,踏上了大兴城,依旧还做着他的皇帝梦,同样做着最后的坚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