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太子

《隋太子》

第183章 刺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便像前番一样,杨昭之所以没有自己出面,而是让舅舅萧玚先行出面,以看看朝中大臣,即之背后代表的门阀态度。

原因很简单,便是他接下来想行之政策,从短时间来看,不会产生大的改变,但如果以长远来看,将切切实实损失世家门阀之利益。

这些门阀的代表,一个个都是人精,又怎会看不出来?

以萧国舅出面,实际也是做个中间人,以行谈判之举。

而若问到,杨昭要做什么,自然是削弱皇权对世家的依附,更多的集中权力。

时下之于大隋,别看老杨被赶到江南,便是整个朝堂,也暂时为杨昭给控制了。

距离杨昭之目标,还远远不够!

但如今日的朝会一样,他即为皇太子,大隋储君,甚至手下握有十来万的江南兵,牢牢控制长安等地之安全,可于重要官职任命,于政策事实上,仍需要同苏威等这些资深官吏,亦是束手束脚。

这正是来源于关陇世家的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说是秦汉以来,数百年间,难以消磨的影响力覆盖。

做官的,如杨昭所思,科举制之发展不足,知识之于垄断,导致官吏的绝大多数,依旧要从世家中选用。兵士方面,其中之于兵源,更多是为关陇世家所占之肥沃之地的佃户之家,其中多为之把控,就如关中兵士,缘何能为杨暕那么容易的控制,可不正是关陇世家在出力?

前者需要十几、二十年,或才有改变。但于后者,杨昭更像及早的改变。

手中握有兵,他这个储君也好,即是将来做了皇帝,才会不慌。

这里的兵,可不是几十万江南兵,而是形成上百万,以后驻守于各地,能够完全听命于他这个皇帝的兵士。

此中之于兵士,自然不能受关陇世家之控制。

遂而,急需要将一大批的农户,从世家门阀中解放出来。

所以,杨昭率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迁移大批人,往边地以行屯田之举。

这些屯田之民,不托付于世家门阀,只属于他杨昭之下,大隋官府治理之下。

这群人只有解放出来,方能形成强有力的兵源,更于维护边地稳定,有种重大之意义。

迁移人口,首要考虑的问题,自然是人从哪里来?

其次,便是迁移到何处去?

最后,才是相应的安置问题!

三者之间,环环相扣。

想要解决此三方面的问题,回到原点,自是解决人的问题。

数年之于兵荒马乱,流民、叛乱,天灾。

导致大隋天下各地,人口日渐凋零稀少,现当下,再问人口最为富裕之所,无疑是相对稳定的关中之地。

而今次,杨昭将目光,也正是投在了关中。

人是世家门阀能控制地方,能威胁皇权之关键。

杨昭正是想从他们手里“抢”人,这实际上,也相当于在之身上割肉。

焉能不心疼?

甚至会全力反击!

让舅舅萧玚先以试探,正是想看看世家门阀的反击有多大,来源于朝堂中的反应有多大,才能对症下药。

同日间,当一批朝臣被请到萧府做客,但在数个时辰后,所有应邀到来着,无不面色凝重的离开,甚至有几人脸色非常难看。

长孙炽和高盛道,这两位新晋的吏部和礼部尚书,是最后离开的。

其二人自是被萧玚亲自送出来的。

当之出来的时候,能看到萧府门外,只剩下两个孤零零的马车。

实在是今日所议之事,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便是平日间,大家都会多停留一会再离开,但今日恰恰相反,很多人甚至中途,愤怒离去的。

“荒唐,太子真以行荒唐之举尔!怎能迁移关中之名,以行边地屯田!”

便是商议已经结束,走到了萧府大门之外,方才于舍内的争吵,依旧充斥于耳边。

长孙炽尚能保持面色平静,处变不惊。

但初次参与这种争吵的高盛道就有些落魄,整个人的脸,就像是染了面粉一样,一片洁白。方才,便因他为于萧国舅说道的皇太子建议,稍加辩解,即遭到了十多人的言语攻击。

还别说,这群人年纪比高盛道年长,不论朝中官阶,即是各家族的地位也不差,即是高盛道这个新上任的六部尚书,也得忍着。

这就是大隋官场,这就是世家门阀。

若是其父活着,于此,倒也不用这般难受。

但于时下,于这群群臣之间,即便其人受皇太子厚爱,推举以委以重任,也是晚辈。

“国舅不用送了!从此地当官舍没有几步,即是今日太子不于东宫出于内朝议,于宫内看望皇后,那我等也就直接返回官舍。”

长孙炽回过头,看了眼心事重重的萧玚,面带笑容道。

萧玚回过神来,颔首道:“那长孙尚书,还有高尚书,路上慢一些,待明日,鄙人再摆酒宴,以相邀聚之。”

长孙炽点头道:“便等着国舅这句话了,要是国舅来请,那我定然会马上到来!想必高尚书也是!”

高盛道正有些出神的想着事情,闻听二人之对话,随即回神,忙回道:“是,是,是,国舅若有请,吾一定会到来!”

几人都各怀心事。

正当高盛道同长孙炽一同行进即将走到自己的马车之畔时,忽然看到长孙炽突然转身出言道:“高尚书,要不要同车而行,时下天冷,我这马车里,时刻都有炭火!很是暖人!”

高盛道步伐一顿,随即道:“那就有劳了!”

在长孙炽之后,但看高盛道才走上去。

两人于马车内对坐,中间确实放着一盆炭火。

不过在数个时辰之后,炭火早就熄灭了。

便是于马车之内,也是寒冷不少。

一时间,整个马车内,都有些冷清。

最后,到底还是高盛道忍不住,开口问询道:“世叔,您说太子殿下,这次所言究竟何意?”

从辈分上讲,长孙炽确实与高颎是一个辈分。

高盛道叫之世叔,并没有错。且高家于长孙家的关系,实际也算不错。当年高颎带着长子高盛道往长孙家拜访时,高盛道正是称之为世叔。

原本正在闭目的长孙炽这个时候,睁开了眼,他目光先是看了下马车外,不断后退之街道,然后视线驻足在高盛道的脸上,道:“贤侄,于此事上,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

太子,这是在提拔你我之后,逼着我们世家门阀,做出选择啊!”

高盛道沉思道:“世叔所言,我也能明白。太子行此事,正是嫌弃高门大户,尤其于关中影响力太大,危害了他杨氏的统治。

但此时这么做的话,会不会有些玩火自焚?”

事实证明,高盛道并不像表面那么憨憨,到底是出身于高门大户,又为高颎之子,在政治觉悟上,一点不必旁人差,只是在很多时候,表现的有些大智若愚罢了。

长孙炽略有意外的再看了眼高盛道,叹息道:“高兄后继有人,贤侄能想到这些,已经超越了今日同去的大多数人。

只是很多人,还没有贤侄看的清楚。

只是一味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现在呐,便是太子放出一些风声,即吵得不停。

于世家门阀内部而言,正中太子之心意,以做分化。

太子这一手,明谋,可比陛下要厉害多了。

直追先帝呐!”

为长孙炽这个长辈夸赞,高盛道却是丝毫高兴不起来,叹息道:“世叔何以如此,现在,您我,长孙家和高家,都以为全心全意投向了皇太子门下,便多遭人分离。

即是今日之事,您也帮帮我这个晚辈,拿拿注意才是!”

长孙炽摇了摇头:“这件事,我们实际都不需要着急着去做,便是贤侄之今日表现,也显得有些着急了些。”

高盛道忽然想到了什么,眯眼道:“世叔是说……”

长孙炽再次转头遥望窗外,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贤侄呐,你认为,皇太子是老虎吗?”

不等高盛道回答,长孙炽自顾自道:“不,太子可不是老虎,而是真龙!”

……

杨昭尚不知道,长孙炽,直接将他比喻成为真龙。

但他并不认为,其之于本身,是一条真龙。

真要讲起来,不过是一条渴望有自主的鱼儿罢了。

不过便是在大隋这片宽阔的海洋之内,想要做鱼,也不能做普通的鱼,必须成为主宰个人命运,主宰海域的大鱼。

是鱼,总会有网,去以捕捉,去以笼罩。

在让舅舅萧玚将之想法道出之后,一连数日,无论是王商之汇报,或是他本人的第六感,总能感觉,正一张巨大的网,正于之头顶笼罩,将之裹挟于内。

这张网很大,很密集,甚至足以致命。

这或者,也是世家门阀,在时隔一个多月之后的又一次反击。

杨昭能感受到,却没有阻止,因为他很想看看,在将之投网的人逼急之后,他们会如何以行收网。

而他,自将顺着这条网,将所有人,都连网带走。

十一月十一日。

关中地区,下去了连绵的大雪。

便是整个大兴城,都被大雪覆盖,变成了雪白的一片。

在今日的常朝结束后,杨昭想往常一样,先于宫内,为母后萧氏请安。

然后在午后,坐着马车,打算返回东宫之内。

前番东宫未有进行内朝议,但于这一次,杨昭便将此重臣相召,以做商议。

商议的还正是上次没有说完的迁移关中百姓之事。

当之称作马车,由玄武门外出的时候,能看到便是大雪纷飞之日,整个街道之上,也是布满了行人。

毕竟是当前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城池,整个大兴城就生活着几十万的人口。

而随着城池之扩建,居住在大兴城内的人,会越来越多。

且若非因为东都之修建,让一些人迁移过去,时下之大兴城的人口,会更多一些。

而在坐回马车之后,杨昭就关上了车窗,于内端坐,以闭目养神。

今晨的常朝之中,臣子们都刻意没有提及上次之事,但其他讨论的乌七八糟的事情很多。

有关于民生的,有关于商贾的,同样有关于边防军事的……

每个问题,一旦被人抛出,总会争论很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今晨的朝议,要远比预计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哒哒!

一阵急切的马蹄声忽然从远方响来,这群马蹄声到来的非常整齐。

也只有于战场上,骑兵冲锋之声音才会如此。

同时间,又一侧传来了重物碰撞的声音。

又是咚的一声,于耳边响起。

这一次,不是碰撞,而是射击!

有人动用军中的弓弩,与之马车进行了设计。

好在杨昭所做之马车,从外部看去,是以木头建造,于内部却是厚厚的钢板。故而,其所乘坐之马车,非是两匹马拉之,而是足足六匹健壮的大马。

也就是外面声响之时,杨昭于此间,渐渐睁开了眼。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对于今日的刺杀,他早有收到情报。但却并没有停止今日的行程,原因很简单,他确很想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参与进来,然后来一次朝廷之内清扫,以为名正言顺。

此外,有些事情,躲是躲不掉的。

若是一味的躲藏,反而会让人觉得胆怯。

就这样的等待中,能感受到车外的武器交锋,甚至能够闻到浓浓的鲜血味道。

刺杀还没有结束,如果仅仅只有这些,那这些人也太让他杨昭失望了。

杨昭握紧了马车内放置的长剑,却是没有直接冲出去。他相信外面的秦琼等人,一定可以阻挡住刺客。

因为,为了应对今日的这群刺客,他出动的不是几十人,上百人,而是足足的一支上千人的精锐之军。

绝对的武力面前,没有谁能够直接进行抗衡。

无论是一个门阀,还是一个大世家。

这也正是杨昭,敢于大胆行走在大兴城内的底气所在。

不论过去和将来,现在的大兴城,现在的关中,即是为他之人马控制,那就是他说了算。

任何有人胆敢第一个掀桌子,那他就敢动手,拆了他的家。

咚咚咚!

又是几道沉闷之声,于耳畔响起。

杨昭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变化。

竟然有人借今次机会,使用了火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