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斩杀赵高,我苟不住了

《大秦:开局斩杀赵高,我苟不住了》

第105章公子复命再有想法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公子复命,再有想法

原来是一直在等着他。

“儿臣刚刚有些事耽搁了来拜见父皇的时间,还请父皇恕罪。”

嬴锦渊马上就服了软,嬴政的面色也稍稍有了改善。

将北方的事情又详细的复述了一遍之后,嬴政的脸上才终于有了笑容。

“不愧是我儿,确实是有寡人当年的风范!”

嬴锦渊看到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了,于是便赶紧就着这个欢快的气氛说出刚刚与张良商讨之事。

“儿臣还有一事想要与父皇商讨。”

“但说无妨。”

嬴锦渊深吸了一口气,“不知父皇可否停掉修建墓陵的工程。”

果不其然,嬴政的脸马上就黑了下来。

章邯也赶紧在一旁打圆场,“九公子是不是刚回来还没休息好,这说的是什么话?”

“若是墓陵不行的话,长城倒也不错。”

嬴锦渊是故意这么说的,有着这样退而求其次的心理反而能让嬴政一会儿更好接受。

“九公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两处工程都有人在修建,为何要停?”

章邯不解,本来今天还高高兴兴的,九公子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

“你可知道我大秦这些工程的重要性?”

“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信口雌黄,寡人是太放纵你了!”

嬴政破口大骂,嬴锦渊和章邯谁也不敢插嘴,就在旁边默默的听着。

直到嬴政骂累了,嬴锦渊才腆着脸递上了一杯新沏好的茶水。

“父皇,我这话还没说完,你先消消气。”

嬴锦渊这个态度倒是把嬴政搞得有些不知所措,缓了好一会儿后,嬴政才坐了下来,等着嬴锦渊继续说。

“父皇,儿臣当然知道这些工程的重要。”

“所以此番前来,只不过是想让父皇换一个方法罢了。”

“这些工程的修建全都是我大秦的百姓来做的,而沉觉得倒不如换一批人。”

“现在北方大营里正好有被抓过来的匈奴人,大约现在有将近两万人,与其让他们在那好生的呆着,倒不如来顶替我大秦的子民。”

“一派胡言,修建工程的全都是六国余孽,若是将他们放回去大秦引起骚乱,这责任你担当的起吗?”

嬴政还是一脸怒气,根本不想听嬴锦渊解释。

“父皇,我大秦早已将六国统一,所以这些百姓自然也都归属大秦,父王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嬴政现在心中也有了些许动容,嬴锦渊说的确实也在理。

“而且若是此举一出,大秦的徭役就将会被释放,他们肯定会对父皇感恩戴德,更何来反叛一说?”

“若是父皇信任,此事儿臣请求全权打理。”

嬴锦渊一直都在观察着嬴政的神情,发现他有些动容之后才敢说出这话。

“工程不能停,剩下的你自己安排。”

嬴政最后还是动摇了。

“谢父皇!”

“对了,儿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父皇。”

“之前在北方时儿臣无意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水稻种子,若是能将它种下,那我大秦的粮食就更不用愁了。”

“若是将这些东西亩产,那与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也会相差无几。”

“什么!”

章邯在一旁诧异,“公子,我大秦也有水稻,可是产量也是少的可怜,你确定有那么夸张?”

“一试便知,此番我带回来的种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挑地域。”

“我大秦的水稻收获略少是因为土地和气候的问题,可是这次带回来的种子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顽强存活。”

“这东西为什么会在北方?

以前我怎么没听人说过?”

嬴政还是有些顾虑,他之前也去过北方数次,可是却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子。

“越恶劣的环境之下可能才能有越惊艳的种子,也只不过是儿臣偶然间发现的。”

嬴锦渊随口编了一个理由,这根本就没办法解释。

章邯不禁默默的在心中感叹嬴锦渊确实是有一手,这就像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一般,一下子就让嬴政的气焰消了大半。

“这些工程就暂时交给你来打理,趁着寡人身子硬朗,一定要赶紧将这些工程建完才行。”

嬴政的表情十分严肃,虽说殿内只有三人,可是依旧气势如洪钟一般。

“父皇万寿无疆,请放心儿臣肯定会将此事做好。”

嬴锦渊对这事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主要他现在手上有权利,就不愁以后将大秦治理不好。

只要政运显化,那还用愁寿命之事?

嬴政倒是对这话也很是受用,毕竟自己当时可是差点在东巡之时暴毙,最后不是还活过来了。

而且又有神秘人每次都给他增加寿命,没有性命之忧,说不准哪次高兴了,给他加个一百年也没准。

谁也不想死。

“可是我大秦的徭役有将近百万人,若是一次性都将他们放了未免有些不妥。”

嬴政话说回来,还是觉得要谨慎一些才好。

他不禁又想起来了征兵的事,如果若是想要镇住这些人,军力方面肯定不能马虎。

可是若是因为这些人还要征兵,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儿臣认为,还是要征兵。”

果然确实是嬴锦渊提出来的。

“寡人不这么认为,若是因为这些徭役在再兵数十万人,那还不如不放了他们。”

“父皇,其实征兵还有其他用处。”

嬴锦渊将御书房的门关上后又清走了门外的那些闲杂人等,最后出来的时候那表情一看就是已经征得同意了。

但是具体他们说了什么,除了在场的三个人之外,谁都不得而知。

嬴政还是将这些都交给了嬴锦渊来做,至于什么时候征兵,征兵多少人全部都由嬴锦渊负责。

这是史无前例的皇帝在位放权之事。

从御书房离开后,嬴锦渊便马不停蹄地去了工匠府。

他可是记得当时许下的承诺,若是那些武器已经制作完成,正好就可以跟着都尉军一同前去。

“恭迎九公子凯旋归来。”

嬴锦渊前脚刚踏入工匠府就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转头看去,果然是公输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