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酿酒师

《农家酿酒师》

第71章 秦江赴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年后,秦江看中了探花,但秦江知道沈月不喜欢京城,所以申请了外放,外放地点是在西南,一个多山的小县城当县令。

三年前,沈庄教会了村民如何种植药材,现在秦家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种植了不同种类的药材,等到药材成熟的时候,沈庄会按市价进行收购,然后在进行炮制。

对了,四季酒坊换地方了,不在仁和堂的旁边了,而且还有了坐堂大夫,这位坐堂大夫是从医药谷来的,是江淮安送来的。

沈月的一双儿女也已经三岁了,但是性格上正和袁氏的一双儿女相反。

袁氏的儿子是个淘气包,女儿是小懒蛋,能不动就不动。

沈月这儿,是女儿淘气,淘的都能上房揭瓦啦!可儿子却是个安静的,喜欢看书,你不叫他,能一动不动的看一天。

这妯娌两人看着自家的儿女,头发都快愁白了。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大皇子造反失败了,金玉大长公主被皇上软禁在了长公主府,不死不得外出。

金玉大长公主还曾向袁氏发过求助,但是被老侯爷的人给拦住了,只告诉袁氏,金玉大长公主被终身软禁了,不死不得外出。

袁氏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难受,但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三年里,金玉大长公主一次都没有来看她不说,还收了个义女嫁给那位杜将军。

今天是秦江离家赴任的日子,从锦云城到贵阳城,坐马车要走上一个月。

这次赴任,沈月和孩子都要跟去,家里的酒坊交给了秦婉,四季酒铺交给了沈庄,秦家二老留在秦家村,但是老侯爷一家非要跟去,理由就是舍不得秦梓琪,不让去也行,把小琪琪留下。

沈月不可能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留下的,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养在自己身边的。

秦梓琪和秦晧禹是沈月这对龙凤胎的大名。

最后就是,秦江、沈月、孩子和老侯爷夫妇,还有一群侍卫,丫鬟婆子,整整6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沈月看着后面的马车,对秦江说道:“这目标也太大了,容易被抢劫。”

“没事,等出了幽云镇,就剩三辆马车了,其他三辆马车和人会分散出发,提前到地方的。”

“那就要辛苦他们日夜不停的赶路了。”

“都是侍卫出身,就是丫鬟,都是不简单的,这点路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沈月……

“太爷爷,后面有人跟着我们。”小梓琪突然说道。(我弄不清辈分称呼了,女主的孩子管女主的爷爷叫太爷爷,有没有叫错,有明白的书宝子告诉我一声。)

老侯爷把头伸出窗外,向后看去,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跟踪迹象,除了侯府的暗卫。

“你能和太爷爷说说你发现跟踪我们人的位置吗?”

小梓琪撩开马车的窗帘,向外看去,然后指着路上的大树说道:“那个人一直在树上跳。”说完还用小手指了指路旁的树。

老侯爷一听,就知道是谁了,是自家的暗卫里的青山,只有这货喜欢在树上跳。

但让老侯爷惊喜的是,这小梓琪对声音的敏感度也太高了。

“小梓琪,那是太爷爷的暗卫青山。”

“这暗卫的武功太差了,都被我发现了。”

“青山,听到没,你的功夫不到家,但地方后重练。”

正在树上跳的正欢的青山吓得差点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月后,一行人终于到了贵阳城。

“我们先到驿站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去惠丰县。”

这一路,除了偶尔露宿野外,大多数都是住在驿站的。

大家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吃完早饭,就向惠丰县驶去。

到了惠丰县,马车直接进了一座大宅子,这是之前先到的那批人里的管家买的。

这给秦江省去不少麻烦,不然秦江只能先带着媳妇和孩子住在县衙,然后再出去买宅院。

还有三天,就到了秦江上任的时间,这三天里,秦江和沈月在县城和下面的农村逛了一圈,发现,这里的人,守着大山,但还是很穷。

想要做出成绩,还是得让老百姓富起来。

沈月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可以在这里开药酒作坊,把一些常用的药酒制作出来,向其他地方销售,但是得找帮手来管理这个药酒作坊。

沈月想到了白掌柜的儿子,那是个做生意的料,四季酒铺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是白掌柜的儿子已经成亲了,不知道愿不愿拖家带口的过来啊!

沈月把这事儿和秦江说了,秦江让她给白掌柜的儿子去封信问问,反正这酒坊一时半会也建不起来。

于是,沈月就给白掌柜的儿子去了封信,同时也给自己的弟弟兼徒弟的连平去了封信。

值得一提的是,连平和秦婉已经定亲了,只等秦婉16岁时出嫁。

连平本来是要回京城的仁和堂学习医术的,但是被来看望沈庄和沈月的江淮安看中,给带回了医药谷。

这次,沈月想把连平也叫过来帮自己,沈月只在信上写了一句:有新的药酒方子,你学吗?之后就是地址了。

三天后,秦江上任,和之前的县令进行了交接,钱县令并不是贪官,虽然当官的不能做买卖,但是家眷是可以的,所以钱县令并不缺钱,但是也比较平庸,在任期间没做出任何成绩,这次回京述职,在京城也只能得小官当当,这还是自家夫人用了力,不然说不定又给调到哪去了。

钱县令的家在京城,自己的岁数也不小了,在京城里,每天还能含饴弄孙,挺好的。

师爷和铺头是本地人,口碑还是不错的,秦江就没有再换人,简单了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吩咐道:“明天张捕头和我一起到下面的村子里走走,李师爷留在县衙,处理县衙前来告状的事儿。”

“是,大人。”李师爷和张捕头齐声说道。

“张捕头,你回去准备一下吧!”

“是,大人。”张捕头拱手说道。

秦江又吩咐李师爷几句,就去县衙的后院,看账本和卷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