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这东西可比式神好用多了

《晴明,这东西可比式神好用多了》

第4章樱花媚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周身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原先精致的唐风古宅,瞬间化作荒芜的废墟。

杂草丛生,砖墙破碎。

毋庸置疑,是一座深山老宅。

长秋早先换上的丝质衣物,也变成了破烂的老旧布衣。

一具森森白骨,倒在柔软的泥土中。

想来那便是妖妇的分身。

“分身遭到重创,所以用灵力来支撑的幻术也失去了效力吧。”

长秋早先在明智大师的手记中得知了樱花树妖的幻术,所以他并不感到惊讶。

长秋环顾四周,找到了被樱花树妖收起来的太刀与衣物。

着装完毕后,又回到了樱树下。

长秋轻轻抚摸着樱花树干,叹了一口气。

对于樱花树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个问题,自己刚才的回答毫无疑问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长秋本意并非想当一个谜语人。

但是如果要详细和她说明自己来历的话,那不可避免地就要谈到“未来世界”“平行宇宙”“玄幻架空”“时空穿越”“本故事纯属虚构”之类的复杂术语。

长秋没有自信能够解释清除自己的来龙去脉,只好选用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糊弄了过去。

这是此刻长秋对自己的认知。

他望了一眼这破败的废墟,说道:

“我们很相似啊,都是被封印在此的囚徒。”

只不过,樱树妖是被困在这片大山之中,而长秋则是被困在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

长秋自嘲地笑了笑,盘腿坐于樱花树下。

他的左手无力地耷拉着,右手握着那把黑色凶器。

长秋面色复杂地注视着他使用“灵力”编织出来的武器。

铸铁的枪身与精密的机械结构彰显着超越这个时代的工艺气息。

M1911A1半自动手枪,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传奇手枪。

其诞生历史,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早上几年。

这一型号的手枪服役历史接近百年,据说至今仍能在米国民众的家中寻得它的身影。

因为使用的是口径的子弹,手枪后坐力大得惊人。又因为是连开七枪,哪怕过了半晌,长秋依然觉得右手虎口和手腕处隐隐作痛。

“打手枪,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长秋将M1911A1紧握在手中。唯有这样,他才会有一股实感。

他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身为一位异乡人的事实。

孤身飘零在这个妖魔鬼怪真实存在的异世界平安王朝,

唯有这把在原来的世界与他本无任何纠葛的冰冷武器,成了将他与那个世界连接起来的纽带。

“这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吧。”

长秋伤怀的时间十分短暂。

“编织”手枪时灌注的灵力十分稀薄,无法支撑它在现世停留过久。

很快,无论是手枪,亦或是是落在地上的弹壳,都化作泡影消散在了空中。

藉用灵力将幻想之物的残像投影到现世,这便是属于黎长秋的神通,或者说是赠与异乡人的特典。

无中生有,3D打印,神笔马良,画龙点睛,空想具现,现实宝石……

简单说来,就是将幻想变成现实的能力。

长秋则更喜欢用「投影」一词来称呼它。

只是,强大的效果往往需要支付代价。

对于现在的长秋而言,光是投影M1911A1就足以让他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且,投影出的物品一旦完成,便会随着灵力的流逝,最终消失不见。

举例来说,如果长秋能够投影牛肉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化后的残渣会在体内直接消散,而牛肉中被吸收转化后的营养和热量,却不会消失。

想到这里,长秋感觉到肚子有些饿了,便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取出干粮。

那是紫云寺的住持为他准备的唐菓子,是从大唐传来的一种以小麦粉为主料的油炸点心。

晨间的寒风拂过长秋的发梢,远处天边泛起鱼肚白。

因为与樱花树妖的缠斗,长秋彻夜未眠。

加上回到紫云寺的路途崎岖,长秋决定,吃完干粮之后好生休息一会儿,待精力恢复再下山去。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要确认一件事。

长秋斜倚着樱木,闭上眼睛,神识向心海沉去。

再次睁眼时,他来到了一个昏暗的空间。

这里是只属于长秋的锻造室,一切幻想的基石,也即是原型,便是在这里诞生的。

长秋的手中握着一把铁锤,面前是一团火焰。

火焰中隐隐可见一杆圆柱状的物体,看起来像是瞄准镜配件。

每当长秋进行一次投影,铁锤便会砸向火焰中的原型,将其完成度提升一个台阶。

无需蓝图、无需原料、无需技艺。

仅是挥动幻想之锤即可。

而现在,进度条似乎已经接近最末端,这意味着,长秋的宝库中,又将收入一件新的财宝。

长秋满意地点点头,终于放松身心,沉沉睡去。

也许是因为吃了唐菓子的原因,梦境中,长秋穿着一身华服,乘坐着宝船,带着岛国的珍奇异宝,去往了海对岸的大陆。

那是真正的盛世。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迎接他们一行人的,正是当世帝国的皇帝,身着黄色刺绣龙袍的高大男人。

那面容,虽看不真切,但长秋总觉得有点眼熟。

皇帝和蔼地拍着长秋的肩膀,问道:

“我未来的子民啊,千百年后,我大唐可还像如今这样繁华强盛吗?”

……

长秋带着浅浅的笑意,从睡梦中醒来。

他出神地望着与日出之处相反的天空。

从长秋这大半载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他所处在的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平安王朝。

当地的人们崇尚汉风,推广唐文;学习的古籍经典,也是遣唐使们远赴重洋带回来的汉文书籍。

因此可以推定,海的那边,仍是长秋的故乡。

长秋一直在寻找回到大唐的机会。

如果真的回不去原先的时空,退而求其次,在大唐度过余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那里的人们和自己流着相同的血液,说着同样的语言。

想到这里,长秋更加坚定了自己回到家乡的决心。

朝阳从东方爬起,长秋却只是一直望着西面那尚未明晰的天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