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开口要钱开始

《重生从开口要钱开始》

第三十九章 村里琐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P3等小东西在学生中十分流行,家里有钱的不在乎,可以给孩子买,更多的是家里没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所以他们都十分向往挣钱。

村里辍学打工的风潮有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村里的小孩子们。村里的家长们也是乐见其成。除了极个别有眼界有钱的人家。

林路被林微训斥,撇了撇嘴,显然不服气。

“爸,要不让林浩跟李小帅一样,去私立学校上学吧?林路也跟着去,姐弟俩有个照应。”

林微提议。

“去干嘛?花那个钱。”

母亲第一时间反对。

只要是花钱的事儿,她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现在家里也挣钱了。夏天咱们家还可以卖夏天的薄挡风被,又是一个进账,让她俩出去上学,也花不了多少钱。村里的风气影响,小孩儿都不能好好学习了,成天想着怎么挣钱,我听说还有学着成群结队的偷东西的。现在小偷小摸没人管,到时候偷的多了,人家报警抓人,牵连进去就不好了。”

林微试图说服父母。

林微她们上学的时候,大家家里都没钱,所以能没心没肺的一起玩儿,但是近几年,村里个别人发家致富,车子房子,和孩子的穿衣打扮,种种差异下,让小孩子们也不能安心读书,热衷攀比。这种环境下,不适合没有是非观判断力的小孩子们多待。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等我问问吧。”

见父亲有这方面想法,林微赶紧提出建议。

“不用像李小帅一样送那么远那么好的地方,就县城那里的学校也可以,交个借读费,你每天去门市可以把他们俩带过去,等他们放学再一起回来。这样不花多少钱,她们也不用这么小就住校。”

“嗯,门市不远就有个小学,我去问问看怎么转学。”

显然村里的环境父亲也知道,所以也赞成林微的想法。

“折腾那么多干嘛?你跟你大姐不就是村里的小学考出来的?只要好好学,在哪儿都一样。”

母亲还是不服气。

林路和林浩倒是不吭声了。

村里有钱人家的小孩儿都出去上学了,没想到她们也可以出去上学。好像赶上什么时髦一样,两个人心中期待。

“二姐,那个县城的小学离你们学校远不远?我想找你了方便吗?”

还没有定下来,两个人倒是开始想以后去县城上学的事情了。

“倒是不远,但是我们学校大门一般不开,你们进不来。”

林微这次回家,唯一的去串门的好朋友李园儿也不在村里了,她索性像前世一样宅起来。在家写完作业就是帮母亲打下手。母亲发现她的异常,还劝她出去走走。

“小时候让你在家干活儿,你非要出去玩儿,这会儿让你出去,你倒是不出去了。”

“您还说呢,那会儿十几个人等着我,您非要把我栓家里干活儿,这会儿我在家给你干活儿,你倒是要让我出去了。咱们反正就是拧着来。”

“那能一样吗?那会儿家里五口人,家里地里全靠我一个,你大姐不在家,你是家里老大,你不在家干活儿还有谁能帮我?这会儿都大了,没那么多活儿了,你倒是越大越腼腆了。”

两个人在各自的立场,谁说谁有理。林微不再吭声,反正就是不出去。

“除了李园儿,你同学那么多,就不去看看?林欢,林丹丹,还有周亮,不是都在家吗?”

看母亲坚持,林微无不可的出了门,想想去了林欢家里。

“林欢在家吗?”

林微站在门口。

“在家,进来吧。”

林欢家的鸡不见了,院子里没有了林微记忆当中满地鸡屎的样子。

“你怎么想起来找我了?哦李园儿不在家,你就想起我了。”

林微小时候没觉得林欢说话这么直。

“哦,我就是没事儿出来转转。你奶奶不在了?”

林微转移话题。

林微不爱来林欢家,还有个原因,就是她奶奶,瘦的皮包骨的样子,让小孩子看到,会做三天噩梦的那种。

“嗯,前一段儿不在了。你等着,我给你拿冰糖。”

林欢说的冰糖是农村葬礼上用的糖塑的各种人物寿桃的造型,林微也是第一次吃这种东西。

厚厚的比冰糖软的寿桃造型的碎片,林微咬上一口,“嗯~”,这种糖这么好吃?

林微睁大眼睛。

又酥又甜的这种糖的特殊口感?!葬礼上的东西这么好吃吗?

“好吃吧?一会儿也给你带点,你拿回去吃。”

林微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确实好吃。

“不用给我带,我吃点儿就行了。”

林欢瞪她一眼。

“你从小吃嘴,我还不知道你?家里有很多,放心吧。”

林微这才放下心来。她记忆中林欢还蛮小气的,今天倒是意外的大方。

“李园儿去打工前过来找我了,我妈不让我去。”

林微叹了一口气。

“我们过年的时候还说一块儿好好学习,结果她转头就去打工了。”

“就是她大姐。她大姐想去一个人又不敢,连哄带骗的把李园儿拉走了。”

林微有些气愤。

“她大姐怎么这样?她不上学了也不让李园儿好好学。”

“她大姐那个人你还不知道?从小就生怕李园儿多得着一点儿,李园儿从小就厚道,对她姐也好。”

越想越气。

“等我回学校给李园儿写信,让她回来。”

林微想着。

“没用,她们一大群人一块儿买票走的,她一个人人家能让她回来?”

林微也知道,出去了除非家里人去把人带回来,要不然仅凭一封信,估计都送不到李园儿手上。

“咱俩最先认识,你跟李园儿倒是好。”

林欢的话让林微想起来,好像是这样。

自己家老房子跟林欢家很近,两家人都喜欢在琴大娘家串门儿,所以她们从穿开裆裤就认识。李园儿是她们上学以后才认识的。

“没有,这不是李园儿出去打工了,我多想着点儿。”

林微干巴巴解释。

“不跟你说这些。你这会儿学习怎么样?我听说你上个月还去大城市了。”

“嗯,就是出去转一圈儿,没钱还不如在家,哪儿都不敢去。”

林微习惯性说到。

“那大城市怎么也比咱们这里好。你去之前不早说,我还说让你给捎件衣服呢,我过俩月要大见面。”

“不是已经订婚了吗?”

林微不解。

“跟你说你也不懂。你就好好上你的学吧。”

林微的确不懂,拿起一块儿糖往嘴里送。

“本来想过完年订婚的,后来我奶奶不是走了吗,就延后了。”

“你奶奶走的时候挺好的,还过了新年,穿了新衣服。”

村里的老人大多都是冬天去世。冬天对于老人,就是一个槛儿。

“这么多年了,从我记事儿,她就卧病在床,需要别人给她端屎端尿,今年走了,我也不难过。她虽然在我们家住的时间最长,但是她不跟我们家亲,姑姑们拿的东西,我一块儿都没吃过她的。她都给我叔家的三个孩子留着。我们家就是我爸难受了几天。”

“嗯。我知道。”

林微点点头。

“你知道什么呀?你又没伺候过老人,你怎么知道?”

林微是上辈子伺候姥姥,才知道老人对子女的偏心,让本来和睦的兄弟姐妹,和父母的感情,都会被消磨殆尽。被偏爱者有恃无恐,不被偏爱的人会愤愤不平。所以林微懂林欢话里的意思。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偏心的老人。林欢这个隔辈儿的,从小受父母影响,看着奶奶偏心,能这么轻描淡写,林微已经很佩服她的度量了。

“上个月你没回来,家里请的的人吹吹打打,挺热闹的。这些糖就算你没回来的补偿吧。”

林微最后拿了一兜大糖块儿回家。

“去林欢家了?”

母亲看到林微拿的糖,就知道她刚才去的哪儿。

“嗯。她奶奶走的挺突然的。”

在家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听过她病重的消息,这次回来,人都不在了。

“突然什么?十几年了,秋香也做的够多了。”

秋香是林欢的妈妈。她跟自己母亲是一个村儿的闺女。小时候认识但不熟。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林欢她奶奶,从卧床,只要在林欢家里,都是你秋香姨伺候的。从来也没亏待过她。今年走了,八十多岁,也是寿终正寝,喜丧。”

林微调侃她。

“说别人容易,看自己就看不清。你自己不也是偏向你儿子吗?我姥姥更偏心她儿子,说是养儿不防老,也没见你们少疼儿子一点儿。”

“就你嘴强,吃饭吧!”

老妈顽固的想法不是一两次可以动摇的,林微也不再多说,撇撇嘴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