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守北疆三年,我灭东突厥

《大唐:镇守北疆三年,我灭东突厥》

第三十八章:尔若不能使国强,吾来登基做帝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赢戮很满意大雪龙骑的态度。

真不愧是他训练出的铁骑。

在这个讲天地君亲师,论三纲五常的世界。

能够有如此胆魄指责当今天子的人,除了他麾下的将士之外,天下又有几人呢?

讨说法,赢戮当然会去找李渊要一个说法。

正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

尔若不能使国强,吾来登基做帝王。

虽然目前赢戮对于那个位置没有想法,但若是李渊要做昏庸之主,那赢戮也就勉为其难让他退位让贤了。

赢戮之所以现在不想做帝王,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帝王是一个高危职业。

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其位、谋其职。

帝王虽然独断超纲,但是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要做圣明之君,要成为千古一帝,更是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赢戮不想每天和奏折打交道,所以目前才没有称帝的想法。

否则以赢戮那暴脾气,现在直接就反了。

大雪龙骑可以横推高句丽,可以打的吐蕃三年秋毫不敢犯边,自然也可以纵横大唐。

手握着重兵,就是这样豪气。

虽然目前赢戮不打算当皇帝,但是不介意扶持一个新帝。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就不错。

虽然除了有喜欢和亲这一缺点,但其人雄才伟略,文治武功都是可圈可点。

他虚心纳谏,知人善用。

对内,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对外开疆扩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

至少历史上的他已经证明了自己。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在赢戮前世那人民币上的一代伟人眼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开创“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可要比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强的多。

少年砸过缸,最后编纂史书的司马光曾评价道:“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就连横跨欧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对李世民的能力表示赞同:“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得国最正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对李世民给予高度评价。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不愧是能够入选千古一帝的人选之一,这人格魅力当真是杠杠的。

因此,李世民成为了赢戮看中的目标。

如果赢戮没有记错的话。

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的时候,他就要发动玄武门政变了。

如今李世民的处境可不好过,被李建成压制的都快解散天策府了。

没办法,谁叫嫡长子继承制度深入世家大族的心。

跟何况李建成还是当朝太子。

所以李建成在朝堂上的势力,远比李世民强大的多。

如今李世民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如果在不反抗,等待他的一切被李建成给蚕食了,那他将死的很惨。

所以李世民已经准备挺而走险,同时对抗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三方势力。

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已经和项羽一样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想法。

既然李渊不让他满意,赢戮打算扶持李世民了。

正好,攻破高句丽之后班师回朝。

就趁这个时候去帮李世民一把,让他可以早点登上那个位置。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好。

君不见玄武门政变的时候,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恭,一箭射杀齐王李元吉就被李世民赐下了上打昏君,下打奸逆的打王金鞭。

所以,赢戮打算这次也去雪中送炭,投资李世民一下。

帮他解决李元吉和李建成两个心腹大患,想必李世民应该知道如何表现。

在心中确定好下一任大唐皇帝之后,赢戮才看向所有的大雪龙骑。

“安静,此事本将自由决断。”

“现在,本将给你们一盏茶时间。”

“除了高句丽王,本将不希望在这里还有活着的高句丽人。”

“本将就看看,高句丽人都死完了,他们还会不会帮助高句丽建国。”

赢戮釜底抽薪,直接就要把高句丽满朝文武给屠戮了。

“喏!”

在听到朝廷的命令之后,大雪龙骑早就到了爆发边缘了。

听到赢戮的命令,磨刀霍霍的大雪龙骑直接扑了上来。

根本不听高句丽权贵的求饶,大雪龙骑一阵砍瓜切菜就把他们全部解决了。

至此,平襄城除了高句丽王之外,在没有一个活着的高句丽权贵了。

“此战已了。”

“回北疆。”

将高句丽打下来了,这是赢戮的事情。

但是如何治理,那就是大唐朝堂上的公卿们该考虑的了。

至于这段时间高句丽没人治理,可能会发生暴乱,那也不关赢戮的事情。

反正只要死的不是大唐子民,赢戮就不放在心上。

毕竟,他是一个名族主义者。

于是,赢戮带着满脸恐惧的高句丽王,一起踏上回归北疆的征程。

等将北疆的事情安排好了,赢戮就打算去长安看看了。

看看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拖他的后腿。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