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八章 曹操!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邺城,魏王宫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占地数里,辉煌大气!

殿中,正上演着一场戏。

“看来近日,朝中有人对孤不满啊!”曹操看着面前跪地一片的群臣似有若无的说道。

“吾等万死!”百官战战兢兢,不敢妄动。

曹操今年已经六十有四,却威望更盛,花白之发鬓,更添几分威严,英雄、奸雄?这是个真正的枭雄!

如今距离曹操起兵已经三十余年,天下泰半,大多在其手中,一生百战,少有不胜!

这天下,终究是打出来的,曹操军事上当真不凡,有人列举过曹操的败绩,说曹操一生败了很多次,可是最终的结局是,统一北方,虎视天下,打董卓,曹操败过,吕布,曹操也失败过,可最终呐,袁绍,袁术,刘备,孙权,乌桓等等太多了。

有人说曹操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哭了十一次,刘备则只哭了两次!也有些可笑,又过爱民如子,也有过屠城百万!有功也有过,难以评说,怎么说吧,功大于过!

实际上有人把曹操同霍光、王莽比对,可实际上曹操和二位有大大的不同!

霍光伴随汉武帝的二十多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最终被武帝托孤,从而权倾朝野,甚至废立天子,成为伊尹一样的臣子。

王莽那是一直在作秀,搞得跟圣人一样,然后直接篡汉自立,结果最后闹得民怨四起,兵败身死。

“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得就是这种情况了。

曹操已经很老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难逃岁月之消磨,再大的雄心也不敌时光。

江东孙权,虎视眈眈,西川刘备战于汉中,荆州关羽,也对襄樊觊觎不已。

“孤,还能否平定天下?”这是曹操现在最真实的想法。

六个月前,曹操刚立曹丕为魏国世子,已经把统一天下的想法放在曹丕的身上。

如今距离距离曹操病逝已经不到两年了。

“传旨,诛灭太医令吉本全族!耿纪、韦晃处死,全族发配边疆!”曹操面若寒霜,声音缓慢而有力,看似衰老不堪,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如今汉中刚有异动,这些人就干进攻许都,打着解救天子的名头造反,不好好的处置他们,魏国将永无宁日!

“诺!”自有侍卫处置。

曹操深深的看了众人,没有出声。

众大臣看着魏王,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待在原地不动声色。

“众卿不必惊慌,且安之,区区刘备,何足道哉,孤,已有良策,可解汉中之围!”曹操突然大笑。

“曹洪来报,张飞、马超二将欲偷袭下辩,被曹休击退,留守的吴兰也被阴平氏人强端所杀,二将已经逃回阆中了!”曹操直言,刘备不足挂齿。

“孤,已经命妙才,坚守阳平关不出,又令张郃徐晃等人伺机而动,曹洪,曹休各处支援,刘备又怎么能攻占汉中呐?”曹操接下来的话,才让众人心安不少。

看着众人连连应承,曹操心中不喜反怒,可怜奉孝若在,岂能如此!

“孤以决定,率军亲征刘备,可乎?”曹操出言试探。

“魏王,不可轻动啊,不若魏王宜居长安,倒是便可统筹全局,若是魏王擅动,引得朝廷板荡,伤了天子,可就是莫大罪过了。”曹操定眼一看,正是尚书令程昱。

曹操心中窃喜,面上不动分毫。

“大王可知,汉中乃是益州门户,如今刘备引数万大军前来,大王若不理之,则汉中必得而复失!魏王当引以为戒!”说话之人正是刘晔。

“汝曾经劝孤攻打益州,现在又劝孤急攻刘备!尔欲趁孤出兵之际而反耶?”曹操面色一变,直接死死的看着刘晔,但凡有一点动作直接拿下。

“臣,不敢!”刘晔直接跪地不起。

众多大臣也纷纷劝阻,言刘晔一片忠心,怎敢异变。

正此时,殿外有紧急军情,报告曹操。

“报!代地、上谷的乌丸反叛,请魏王尽快发兵诛之!”

曹操面色一变,北方的乌丸竟敢反叛,看来这些人有所勾结,刘备攻汉中,许都有叛乱,就连代地的乌丸都有叛乱,看来政局不稳啊!

“传旨,令鄢陵侯曹彰前去平叛,不得有误!”

“诺!”

看着惊慌失措的大臣们,曹操不由得叹了口气。

曹操也不想派曹彰去,可是目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都有更重要的地方要管,汉中战事吃紧,襄樊曹仁部和关羽遥相回应,都不敢妄动,张辽坐镇合肥,也不可轻动。

转了一圈下来,竟然只能让曹操的儿子亲去平乱了,索性黄须儿曹彰勇武过人,想来区区乌丸的叛乱,不成问题。

现在本来想要去长安的曹操,只能继续待在洛阳了。

汉中,刘备大营。

刘备站在地图前,久久不语。

无他,战事不利,罢了,刘备驻扎在阳平关前与夏侯渊对峙,可是连日攻伐下,还是没有尺寸之功!

“唉,若是云长来攻汉中,这阳平关早就拿下了,现在平白损耗兵力,望关兴叹!”刘备实在是对这小小的关口没有办法。

“主公,何必惊慌,我军拥兵数万,地方守将势必惊慌,阳平关是入汉中必经之路,夏侯渊又是虎步关右,必定难攻,只能强攻,待时日已久,主公可率兵攻打广石,广石一下,阳平关可自破矣!”

法正面对阳平关这块硬骨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是提出,久攻阳平,暗破广石的战术方法,刘备同意了。

次日,刘备亲率部队,身先士卒攻打关隘,可惜连续数日而无功!

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蜀军气势如虹,可惜对面不是普通将领,而是曹魏的征西将军,夏侯渊,自遂曹操起兵,如今已经二十余年,同夏侯惇的称号不一样。

“虎步关右”“威震西羌”这都是不得了的形容词,破马超,收张鲁,平宋健,摄西羌,天下少有敌者。

而且,夏侯渊的地位颇高,同曹仁一样,是魏国三大战区的一把手之一,与曹操的关系也很亲近。

如今曹操命令夏侯惇固守,夏侯妙才自然不会轻易出关。

敌众我寡,然阳平关虽然是个关,但实际上确实个要塞,左右具是悬崖峭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川蜀地区,又多山道,守上一年半载又何妨?

刘备连攻了数十阵,阳平关安然无恙,反倒是损失数千人。

刘备无奈,命大军驻守之,自领万余精兵,进攻广石张郃部!

广石,是阳平关左侧的要害,如果攻破,可以两面夹击夏侯渊,同时可以威胁魏军褒斜道的粮草。

张郃闻听,不由得大惊,一面收拢部队,一面修建防御工事,等待刘备的到来。

说起来,自从败于张飞之后,张郃是兢兢业业,不敢出错,带着自己的数千精兵,每日亲临城墙,与士兵死死守住城池,刘备甚至把军队分成10股,连续不断地进攻广石这一座小城。

可是,张郃每次都能在城池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将敌人反杀回去,身披坚执锐,十数创口,流血不止,几欲身死,可就是牢牢的顶住了刘备的进攻。

军队连攻了十多天,就是拿不下来,一座小小的城池。士气极为低落。

“主公,不可再战啊!如今士气低落,且强攻广石,连月而不能下,夏侯渊早晚必来增兵,如何能得之?”法正的建议显然打动了刘备,刘备起身左思右想,还是勉强同意了,无他,转运物资困矣!

刘备为防之张郃追之,于半夜吹鼓呐喊做出欲攻城之状。

张郃虽有疑心,却也只能固守不敢追之。

刘备和法正则连夜撤回阳平关和夏侯渊对峙。

暗地里,刘备又连写三封信,催促孔明尽快发兵支援汉中。

成都,诸葛亮收到刘备的来信不敢忽视,仔细的研读之后就找上了杨洪。

杨洪是益州出名的人物,在刘璋时期就担任过多郡的管理,后来因李严意欲搬迁犍为郡的治所,杨洪极力劝谏未被采纳,于是辞去功曹职务,请求退居。李严打算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部从事。

“季休兄,别来无恙!”面对诸葛亮的上门拜访,杨洪给足了礼节。

“军师,不知来说府上,所谓何事?”杨洪不知道诸葛亮来干什么。

“唉,实不相瞒,亮有一事相求!”诸葛亮站了起来,向杨洪作揖。

诸葛亮随即将刘备书信示之。

杨洪看过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现在已经是咱们生死存亡的时刻了,没有汉中就等于丢失了蜀地,这是家门口的祸事啊。为今之计,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诸葛亮深以为然。

“公,果有大才,亮亦想为之,只不过...”诸葛亮有些迟疑。

“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公若是做不了,某自为之!”杨洪毫不迟疑的说着。

“亮多谢之!”诸葛亮随即向刘备表杨洪为蜀郡太守,杨洪也很好的帮助诸葛亮完成了刘备传达的任务。

诸葛亮其实也清楚事件的紧急,不过诸葛亮是荆州人士,在益州还是多要仰望世家大族,所以诸葛亮特意请了杨洪来帮忙,代价吗,自然是蜀郡太守,要知道杨洪之前也不过是功曹而已。

诸葛亮源源不断的运兵汉中,远在江东的孙登也有了新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