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八十六章 行政改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孙登将自己的想法同众人明说,众人闻听无不赞叹不已。

确实,增加官员的数量算是一个方法,此法可以解一时之急,但是时间一长,总会使官员饱和。

如此,就是祸患开始的时候了。

通过开源的方法的确可以稳定,东吴的局势,但是不是长久之举。

东吴的基本盘,就这么大,这也逼迫,众世家,不得不支持东吴对外扩张,同时孙登还准备打开军功制度。

这个制度,让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也让秦,走向了灭亡。

当然,孙登目前没有能力做到,因为孙权和世家们不会同意的。

“太子殿下,此法甚妙,远比艳高明十倍!”暨艳夸赞到。

却没想到,孙登反而叹息道:“若是可以,我确实不想这样做,这世上,如同老师和暨尚书的人还是太少了!”

短时间内,进行行政改革,必然会对东吴的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好,长远来看,直到东吴停止扩张之前,都会很好。

至于到时候,孙登就可以尝试开科举了。

孙登这几年,几乎天天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增加,东吴的实力。

孙登甚至在航海中加上了陀螺仪指南针和六分仪,就是为了增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至于望远镜,更是成为了远航必不可少的工具。

孙登还画出了一副大概的亚洲地图,才使得东吴和东南诸国、扶桑、三韩、辽东半岛地区贸易的***。

更是早早地就登录了湾湾,当然,没有让人掠夺蛮夷,因为得不偿失。

海贸,给东吴和孙登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孙登记得海上行驶,多有各种病症,没有柠檬,那就上橘子吧!多少也能起点作用。

东吴在海上的行动,比历史上的同期要早的太多了。

不过一句话,现在还远远不是海洋霸权的时候,陆地上玩完就无了。

张温等人,正在商议孙权的命令,同时也在思考各种细节。

增加多少官员,裁去多少人,怎么考核,考核的方式是什么,主考官是谁,需要人监管吗?

很多的问题,这需要很多人的忙碌,最关键的一点是,几人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比如张温和暨艳就赞同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没有什么治理的才能也能做官。

孙登不反对,但是陆瑁直接提出了反对的想法,陆瑁认为,为官者,不能造福一方,那和当不当官有什么关系?

陆瑁本身的名望倒是比不上张温,不过谁让人家有个兄长呐!

孙权也时不时派人来问成果,这也导致几人的压力比较大。

最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在黄武三年七月,正式执行了新的制度。

整个东吴都惊动了,孙权这次狠了心,除了最顶级的世家没有怎么动,剩下的所有世家子弟,全部参与考核,不合格的直接淘汰,不过孙权也明说,哪怕是被废黜的人,仍然可以在三年后参加下一次的考核评选。

整个东吴,或者说整个天下都被孙权的手笔震慑到了。

这次考核,波及到了数百位中高级官员,以及数千的郡署官员。

波及面非常广,同时,孙权还新设了很多官员,与之前相比,足足增加了半数之多。

郡吏千人,直接被砍掉一部分,然后仔细考核,各家的优劣。

整个东吴官场几乎都焕然一新,此次选官,历时将近四个月,从秋天直接入冬。

这其中,有极少数的官员,确实表现出色,进入了更高的位置。

大部分的官员被罢黜和贬官,当然这次控制好了力度,没有像暨艳上次一样,贬官废黜的达到了十之八九,此次也就十之五六的样子。

同时,孙权开放了更多的官职,更多的位置。让这些世家来不及联合起来抗议,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了新的选官上。

当然,也有几个世家抗议,没有参加新官员的考核,结果就是这些世家,一个子弟都没有入选。

孙权此次和东吴一些顶级的世家联合起来,把一部分的小家族子弟,抬了进去,然后,一些对孙家态度不好的家族,比如会稽的四大家族,和中等的家族,就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孙权和大的世家联合,把不少的公室子弟,顾、陆、朱、张几大家族的子弟,选取不少。

还有一些小家族的人也选了不少,唯独哪些中等家族,没有占到便宜,然后孙权同这些人很默契的打压中等家族,获得的资源,正好成为了给新增官员的俸禄等。

张温摇身一变,成为了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暨艳继续担任选曹尚书。

这此行政改革,对于孙权和江东大部分世家来说都不错,东吴也得到了很多人才,不算太好,但是总归比纨绔子弟强。

同时,孙权每隔三年,就举行一次考评大典,选拔官员,而这些很明显比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更先进,最起码,东吴当官现在开始需要考试了,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直接让世家做官。

虽然早期看,还可以,不过时间长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就必然会发生。

此次选官在孙登看来,也就那样吧!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没有被清理出去,而且这次本质上,是孙权同顶级世家的合作,真正倒霉的只有那几个看不清大势的家族。

世家的根基,远没有被动摇,尤其是吴中四姓,不过会稽四姓,损失倒是不小。

最妙的是,会稽四姓,会把仇恨放在张温、暨艳、陆瑁、顾谭上,这会挑起东吴两大世家的矛盾。

其实历史上也是如此,吴郡四大家族掌权,会稽四姓反而没有什么存在感,好容易有个虞翻还被孙权流放了。

孙权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矛盾,才果断出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起码会让政治清明一段时间,孙登则是明白,只要察举征辟变成察举考试,那就好了,一次做不到,那就两次,两次做不到那就三次,温水煮青蛙,到了最后,科举的出现就是必然!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绝对要有耐心,为此可以妥协,可以交易,可以忍辱负重,可以胯下受辱,但是绝对不能意气用事,一定要伪装成和大家族,大世家们是一条战线。

“快来吧,投资我,投资我你们会获得巨大的回报,我东吴就是慷慨!”

为什么这次改革进展顺利,因为孙权拿出来更多的利益。

举个例子,加入原来有十个位置,这个家族本来占有两到三个名额。

结果暨艳最开始是,把你的家族的名额只留给一个,甚至都没了。

你生不生气,当然了,现在改了,原来十个人数变了,变成三十了。

你们家族可以有七八个名额,哪怕是砍掉一半,还有三四个名额,比原来还多了一两个名额,你高兴不高兴,况且还有可能多的不是一两个,是三四个呐!

这些东吴世家们,只能看到小利,看不到长远,所以大部分的家族一定会支持孙权的。

这也是孙登此次改革能勉强成功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