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九十八章 乱起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曹睿登基为帝,并且将征东大将军曹休封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封为大将军,司马懿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陈群为司空,录尚书事。

同时曹睿将曹真调回了中央,将司马懿调到了宛城,曹休仍然镇守扬州。

大司马是曹魏目前最高的官职,还要比曹真的大将军高半级。

黄初七年,三月初,曹睿完成了新皇登基的仪式,成为第二任大魏皇帝,尊曹丕为高祖,曹睿刚刚登基,政局不稳,所以为求稳妥,曹睿不敢轻起战事。

但是孙权可不会这样想。

武昌,吴王宫殿。

孙权直接在百官面前,意气风发,精神抖擞。

“诸位爱卿,伪魏皇帝,曹丕已死,此殆天所以助吴乎?如今曹睿登基,老臣不服,境内不稳,边疆有患,孤欲出兵北伐,诸君如何看待?”孙权直接开口说道。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言道“大王,不可轻易伐魏!”

孙权就有些不高兴,孙权心想:曹丕在的时候不能主动出击,曹丕死了之后还不行,那曹丕不就白死了?

“孤,已经年近四荀,那魏主,不过是个小皇帝,将将二十余岁!孤岂能惧之?如今魏国动荡,若是能伐兵取之,何苦困之?”孙权反问诸位大臣。

顾雍开口说道:“大王前些日子刚下令宽赋百姓,赈济灾民,如今国家府库,尚未恢复,并不充沛,如何能战?”

“况且,去岁东吴灾祸四起,地震不断,粮食歉收,如果要起兵伐魏,恐怕难有成效!”

顾雍的意思很明显了,去年刚刚闹灾,赈济百姓后,就没有多少钱粮了,想要出兵有心无力,还是老老实实屯田吧,那么等到粮饷充沛的时候,再伐魏也不迟!

面对如此情况,孙权也没有什么办法,看着百官坚毅的神情,攻打魏国,自然就不了了之。

孙权回到宫殿里,不由得大发脾气。

“这些世家,一个个的,那个不是富得流油?可惜了,早知道去年就不让太子去赈济灾民了!”孙权暗暗想到。

随即又命人,将太子叫来。

孙登本来正在处理事情,孙权要见自己,自然是快速前去拜见了。

孙登一见到孙权,就大礼拜见。

“儿臣参见父王,不知父王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如今魏主曹睿,登基为帝,孤欲亲法之,不过百官都劝阻,不可妄动!孤不解矣!”

“况且,去岁,东吴赈济灾民损耗巨大,诸葛恪也在率军收缴山越,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

“如今风雨飘摇,也不知是对东吴来说,是好是错?”

孙登仔细的想了想“父王可知,目前镇守宛城之人是谁?”

孙权稍加思索“不过是司马懿而已,此人之前,最多是随军参谋,军事上倒是无甚建树不足为虑!”司马懿此时确实没有军望,不过今年后的第一战,就会给陆逊、诸葛亮一个下马威!

“父王,不可小觑,魏国兵多将广,曹真虽走,但是南阳地区仍有数万可战之卒,文聘也在枣阳虎视眈眈,一旦我军出师不利,就有可能陷入绝境,被文凭偷了后路!”

“反而是,曹休志大才疏,又刚被曹睿封为大司马,还在曹真、司马懿、陈群之上,之前数次进攻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曹休已经不再是刚出道的曹休了。”

“曹休必定会更加想要取得战功,若是能与蜀国约定,一同出兵,不求一顾作气,直奔长安,洛阳,也可以开疆拓土,使曹魏元气大伤,曹睿刚刚继位,国内必然不稳,如此,何愁大事不定?”

“此人,早有渡江攻吴之决心,不过却德不配位,如此,接下来东吴的重心可以放在东线上了!”

“到时,只要时机有变,如此扬州,唾手可得矣!”

孙权一听,“真不愧是孙家麒麟儿,太子好计策,此计虽妙,却不知何人可行?”

孙登毫不犹豫的说“如今能指挥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东吴只有陆逊一人!”

“这...孤在考虑一下,事关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孙权有询问了孙登很多治国的问题,孙登都一一回答,随后,孙权赐给了孙登不少东西,孙登没有拒绝。

孙登走后,孙权深思,不知想到了什么,随后又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修养生息几年,到时一顾作气,占领扬州!”孙权心中如此的想着。

“不过这样的话,似乎需要迁都了!”孙权似乎又想到什么。

……

成都,丞相府。

即使是夜晚十分,诸葛亮还是在处理政务,诸葛亮应该夸赞纸张技术的传播,因为一次可以让诸葛亮处理更多的事物,而不用多次翻去竹简。

不过也因为纸张的发展,导致诸葛亮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

导致黄月英不停埋怨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早早休息,诸葛亮只是轻轻一笑。

“亮之所为,全在国家之事,怎敢不尽心力耶?”

“丞相,好事,好事!”正在诸葛亮处理政务的时候,马谡快步走了进来。

“丞相,天大的好事,魏主曹丕薨了,由原来的齐王曹睿继位!现在魏国家家披麻戴孝呐!”马谡很开心,毕竟这是对于国力最弱小的蜀汉来说,算是个好消息了。

诸葛亮则是提笔的手突然一顿,然后猛然拿起马谡带来的密报,仔细看了好几遍。

“丞相!”马谡惊呼。

“哈哈!陛下,臣终于等到了,大汉复兴有望!”诸葛亮的眼睛中流出了几行清泪,这不是委屈,是激动!

诸葛亮很快回过神来“幼常,如今是北伐的好时机,现在曹睿刚刚继位,魏国主少国疑,曹真、曹休多有不服,又隐隐排斥司马懿!此时关中守将夏侯楙,又是个酒囊饭袋,正式千载难逢的时机!”

诸葛亮随即,又另取一张纸,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马谡看向诸葛亮,心中不解。

“丞相,这是……”

诸葛亮没有理会马谡,等到写完信后,才对马谡说道。

“此信,是写给孙权的,东吴之内,也用能人,若能二者联合,共同出兵北伐,则大事可图!”

诸葛亮的眼光,自然不是马谡能比的。

诸葛亮之后,随即开始准备北伐的事情,各种准备。

东吴方面,陆逊接到了诸葛亮的信件后,自然是赞同诸葛亮看法,同时将其快速送给孙权,并附上自己的建议。

孙权一看诸葛亮的信,心中对自己是吹捧不已,孙权自然高兴,再加上此时乃是合则两利之事。

孙权直接拍板同意。

随即吴蜀双方,开始就北伐之事,进行各种沟通,交流。

孙登倒是没有关注这些,孙登反而关注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占城稻找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