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

《左手》

第十四章 友情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郑援朝是第一个提出玉石毛料应该是犯罪现场的铁证的人。他当初为什么不再坚持?这是一个谜,现在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张浩带人去监狱,提审郑援朝。

其实,张浩自接手郑援朝案之后,口供中有“我没有杀人,现场有一块玉石毛料,十多公斤重,现在如果不在的话,那一定是图财杀人。这事,你们可以去问左成俊,他可以证明。”这一条口供被删除了,删除时,划线很轻,现在也还字迹清楚。郑援朝的指纹,画押时很靠边。这像是预审警察有意为之。可惜,两位预审警察一位年老多病去世了。另一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他们带走了当时的情况。张浩百思不得其解。

郑援朝一如既往,低着头,躬着腰被带进审讯室。见了警察,高声:“政府”之后,直立平视,静呆一会儿,便又躬下腰,低下头,静坐在椅子上,等待问话。

张浩习惯了面对犯人,今天看见郑援朝这样,不由得一阵酸楚。他定定神,说:

“郑援朝......。”

“到。”郑援朝呼地站起来,双目直视,盯着张浩。

张浩低下头,伸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接着说:

“先不要太紧张,我问你,当初你说有一块玉石毛料,现场找不到,经侦查,不知是案前移走的,还是案发后移走的。你为什么不再坚持了?”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我坚持了,可是我说了不算。”郑援朝说。

“犯罪嫌疑人有他的权利,你在口供上画了押。你明白吗?这就等于你放弃了权利。”张浩耐心地说。“你当初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压力?”

“压力是有,当初这压力不是警察,是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我。我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郑援朝委屈地说。

“你说左成俊也知道这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再也没有坚持呢?”张浩问他。

郑援朝不语了,他深深地低着头。后来,听说那把榔头上的手印是左手。郑援朝即刻便想到了左成俊,平日生活里,左成俊使左手。当初他判断,这事或许与左成俊有关。虽然左成俊离开在先,可是凭左成俊的智力,十个郑援朝都不是对手。恰好是那个时间,恰好他郑援朝在流鼻血,这件事设计得如此缜密,除了左成俊,必无他人。可是,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要抗争。坚持了许久,又感到左成俊胸怀大度,并非鸡肠狗肚的小人,他们之间,就二十万的冲突,万不会是左成俊。很可能是有人设局,要害的对象是左成俊。自己误打误撞地栽进来了。他不想争了,反正不是他郑援朝,便是左成俊。常顺发之死,是凶手要栽赃给左成俊。坐实了自己,他便忍了。觉得从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两肋插刀吧。他低语道:

“是左手吧。”

郑援朝答非所问,突如其来的这一句,整懵了张浩,张浩猜出这是罪犯的心里活动,抓紧就问:

“你说的是榔头把上的左手手印吧?”

“唔,是......是的。”郑援朝无意间的内心活动,他还是想祸水东引,浇到左成俊身上。他说。

“我们发现了另外一把榔头,和案发现场那一把一样。把柄上有带血的手纹,是左手。”张浩看出郑援朝的内心活动,抛出了另外一件证据。他说。

“政府。”郑援朝直起了腰,双眼睁大,惊疑地望着张浩,说:“你说是又有一把榔头。是凶器?”如果警察找到了真正的凶器,那不就否了以前认定他郑援朝杀人的凶器了?这不比玉石毛料更能证明他郑援朝无罪了吗?他连忙说:“凶器上的指纹是右手?”郑援朝身体里的血窜动起来,他要抗争,要伸冤。

“不,是左手。左手的带血手纹。”张浩平静地说。

郑援朝失望了,他一屁股坐回椅子里,低下了头。莫非真的就是左成俊?他心如死灰,不抗争了。他说:

“唔,送我回牢房。”

张浩审过很多犯人,第一次碰到这位莫名其妙的人。他一时八刻猜不透面前的郑援朝。他准备再说明白点,他说:

“我们落实了。是李满囤,绰号叫菌子的人,使左手。现在在逃。”

郑援朝的热血又畅通了。菌子,李满囤,他都没听说过。这就对了,反正不是我郑援朝,也不是左成俊。他觉得自己有希望了,说不定很快就可以走出牢笼。他说:

“政府,你就问吧,我知道的我都说。”

“当初你为什么同意删去查找玉石毛料的那句话呢?”

“当时我不同意,可是那位搞预审的政府,他已经把那句话给删了,叫我在上面画押。我不同意,他只是叹口气说:‘也许你不会死。’我感到了什么,就按了手印。”郑援朝忆起当初的预审警察,他们好像也有什么压力。那两位同情的眼神,现在他还历历在目。他猜出了他们背后的力量,是要他郑援朝死。也许这两位警察帮了自己的忙,这才留住了他这条老命。

按说做口供的笔录,一定要清晰干净。有删改的地方,或者记录时不大清楚,都会重新誊写,让嫌疑人认可后,再签字画押。可是这份笔录,划掉了,又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内容。只有做警察的才知道,一定是来自于某些方面的压力太大。预审警察用行动在抗争。被划掉的字里行间,就是警察和某些势力的抗争。笔录要上级通过,要给检察院看,要给法官看。可是他们却都视而不见。或许他们也用了自己人才明白的方式,抗争过,述说过。这个势力之大,令张浩汗颜。好在郑援朝案如今有专案组,正能量大过他们。郑援朝案的诸多疑点,这才一点点地显露出来。

张浩离开了郑援朝,突然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他对同事说:

“走,今天我请客,出去喝上一点。”

郑行中没有放松对熊踪的查询,他带着二丁,先去了省城,他要和王记祥、吴宝恒两位前辈商量。他知道,农机厂下岗的职工很多。人多,眼睛就多,让王记祥动员他们,在全省范围内查找熊踪。

穿过共工珠宝的大堂,两边尽是宝贝,琳琅满目。吴宝恒的办公室仍在二楼。办公室装饰,古色中彰显豪华。整日里坐在那些宝贝之上,吴宝恒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满满的幸福中,坐享高堂。

王记祥被张浩训得满肚子火,一听说要帮助张浩找熊踪,就不满地说:

“唉呀,不找了,不找了,我个老头子,让他小年轻给训得一愣一愣的。”

吴宝恒平静地听了郑行中的意思。他支持查找熊踪。

“多年前,我在井陶村住,往我家门前倒屎盆子的有他。”吴宝恒思量着说。

这件事,郑行中不清楚。在王记祥和熊书红协商完以后,熊踪他们的确没有再找吴宝恒胡闹。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吴宝恒在省城的住处还没有安排好。熊踪他们也不打招呼,晚上,抬着屎尿,泼在吴宝恒的门口,弄得到处都是。大门上都涂满了,臭气熏天。王记祥知道了,又通知熊书红见面。王记祥愤愤地对熊书红说:

“不是说好了,给点时间,吴宝恒一定会离开的么,怎么又有人去闹了?”

“没给你们时间吗?都两个多月了,你们说的时间不能是一辈子。”熊书红振振有词,不屑地看着王记祥说。

“举家迁走,那边要准备好住的,本不是一两天的事。再多给些时日。”煌煌天日,尉市是尉市人的地方。熊书红说让谁搬走,谁就得搬走。尉市又不是他们贾家的。王记祥强压着怒火,仍然耐心地请求说。

“那好,就三天,三天以后,必须滚蛋。”熊书红让步了,三天以后赶吴宝恒滚蛋。以泄对李明珠之恨。她狠狠地说。

王记祥怒火中烧,他忍住了。老调重弹,估计熊书红还是害怕地,他心平气和地对熊书红说:

“李明珠能走,还能回来。三天够了,从大洋彼岸飞回来,也用不了三天。您老人家可别忘了,李明珠嫁的可是富商,回家还是重视的哦。”

又是这一招。听说吴宝恒在省城买了新居,黄金地段,单平价差不多十万。吴宝恒哪有这么多的钱,一定是那该死的婊子,为她的姐姐安排了享乐之地。熊书红不想闹事,她只是见不得吴宝恒一家。看见他们,便五味杂陈,满满的醋意。她决定再让一步,她说:

“好,那就再让一步。你不要以为谁怕谁,我是觉得你人不错,又是我兄弟长顺的朋友。就这样了,不要再争了。一个月,就一个月,吴宝恒一家必须滚蛋。”

就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吴宝恒把房产转移到郑行中的名下。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尉市。他对王记祥说:

“记祥,熊踪还是得找。老郑还在监狱等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