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遗珠

《山河遗珠》

第三十一章 北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转眼又是一月,李秦一行人基本已走至北山地界,一路上,又发生诸多波折,在凉州地界,在范荼应对凉州驻军之时,李秦与李醇枫再次寻得机会脱身,于是,驼队另外三个优秀的驾车人就这么没了。

范荼为避开凉州军,分神三用,主身在凉州地界不断出没吸引视线,一具分身去拿李秦二人,另一具分身借这分身皮囊的朝廷内应身份,混淆视听,两具分身,两个驾车人,第三人,被范荼主身亲手掌毙,悬其头颅挂于凉州军府。

花了三天时间,范荼携了李秦二人,换快马一路奔出了凉州。

随后的几天里,这两人也没给范荼省心,逢着州府,便要闹腾一番,进了城,便要大喊捉拿魔教妖人,另范荼不胜其烦。本朝疆域有三百六十州府,这一路临近边疆,州府不甚密切,饶是如此范荼也疲于应对,

范荼也想看看二人能不能在有伤在身的自己手上逃出升天,故而在那间古刹,范荼让万通为自己传达了教令,将这沿路教众全部派往了北山,若是这么长的一段路都逃不走,那到了北山,教众环伺之下,便更不用想着逃了。

若是逃了,范荼会可惜,却也会欣慰,若是逃不走,范荼会高兴,却也会遗憾。

可惜的是皇子走了,欣慰的是皇子愿意也有希望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高兴则是因皇子能留下让自己辅佐,遗憾却是由于皇子无论计谋实力还是对于时局的把控终究比不上先皇。

这一路,既是给他二人的机会,却也关乎着范荼欲行之事的决心。可笑的是,给了他们机会的同时,范荼也无比确定,想要从自己手上脱身,没有半点可能。

这个所谓的机会,归根结底,其实只是范荼为了坚定心中所想罢了。

踏入北山地界的那一刻,李秦与李醇枫二人顿觉喉头一轻,李醇枫轻咦一声,说道:“终于能说话了,憋死我了,范教主到地儿了?”

范荼望着苍茫无际的北山与遍布群山的绿植,轻轻点了点头,过了一阵,他把手放在嘴边,吹了一声长哨。

一声哨响,惊乱北山鸟兽,与此同时,一道道黑影从树丛中窜了出来。或远或近,同往这北山山脚而来。

“一,二,三,四,五,六,喝,数不清了数不清了,少说也有百十来人。”李醇枫拨楞着脑袋,看着从树丛中不断涌出来的一袭袭黑衣,心里一时间也没了逃跑的法子。

李秦五指张开,插进已过指长的头发中,轻轻抓挠,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范荼哨声久而不绝,似乎不单单是在召集魔教教众,也是在向北山道宫这位主人宣告他这客人的到来。

……………………

北山道宫,名字大气磅礴,实际却是一处建在北山顶上的普通村寨,村寨多累土墙,唯有村子正中有一处地方有别于寻常村寨,那是一处道观。

村子中间坐落着一间道观,道观牌匾上书着两个烫金大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观”。这道观平日里供北山弟子练功打坐所用,里间只供着三清,简朴至极。

北山道宫建成之时,常艮昔日好友战友前来观礼,都曾笑言,常艮起名的本事真是一塌糊涂,像是想不出道观名似的,前面空了几个字,等人来填,又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道观一般,匾额上只写着道观二字。

常艮闻言只是笑笑,这个形似黑铁塔般的汉子,肚里的墨水其实半点不少,佛典道经,儒家典籍,星象卜算,市井诗集,传奇小说,有书便看,来者无惧。

此时的常艮正带着村寨中的人在外赤膊劳作,北山非只一山,群山相连,中有间隔处,又适宜种庄稼的土地,便被常艮划为了农作区。

哨声沿着山间回荡,经久不绝。常艮扔下手中农具,将系在腰间的外褂穿上,朝身旁的一名年轻汉子招呼一声,说道:“我们北山道宫来客人了,教大家伙收拾家伙,先回村寨,我去接他们过来。”

年轻汉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好嘞,您先去吧。”

回过头正要说话,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叫住正要动身的常艮,嘿嘿笑道“我们去吧,让您出去也忒给他们面儿了!”

常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皮猴懂事了啊?不过这人来头不小,还是我去门口相迎才算不失了礼数。”

被称作皮猴的年轻汉子人高马大,体格壮实,看着倒半点不像“猴子”,闻言点了点头,转头吆喝其他人收拾农具回寨子,常艮脚步一踏,身形恍似暴起的猿猴,几个跳跃,便消失在了群山之中。

……………………

自常艮听到哨声,到范荼与之见面,不过二十息的时间。

当身材修长一袭麻衣的范荼与那黑塔般的壮硕身形距离拉近到三尺之内时,二人突然同时伸出了右手握成拳头,捣向对方肩头。

拳势初甚急,在行至肩头处时,二人同时放缓力道,轻飘飘擂了对方一拳。

范荼展颜笑道:“黑铁塔,好久不见!”

常艮哈哈一笑,继而道:“小范,自那次长安之别,你我便再没回过面了。”

说罢二人熊抱一下,常艮朝左右看了看,疑惑道:“这两位是?”

范荼微笑道:“此地非谈话之地,先上你那道宫瞧瞧去。”

随后范荼嘱咐魔教教众就地安营,等候调令,便带着李秦与李醇枫二人,随着常艮一路跋涉,上了山顶。

范荼看着那土气村寨,一时之间愣了神,他又难以置信地看了眼寨门边立着的一块石碑,愈发哭笑不得。

那石碑上正刻着“北山道宫”四字,跟在其后的李醇枫与李秦也是一阵错愕。

李醇枫看了看石碑,又看了看村寨,再看了看黑铁塔一般的常艮,最终把视线聚到范荼身上,他开口道:“怎么,范教主你这与常前辈是都向往村寨之中的田园生活么?你的魔教是个村,他的道宫也是个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听到“魔教”二字,常艮眼底突然闪过一丝异色,范荼微妙的捕捉到了这一幕,却也没急着与这位老友开口解释。

范荼打了个哈哈,朝常艮歉意一笑,说道:“我教内分坛众多,只是恰巧有一个在村里。”

常艮又轻擂了范荼一拳,说道:“怎么,和我摆阔呢?也不怕你与这两个后辈笑话,我常艮确实没钱,所以建了这么一个门派却也没法行什么侠义之事,只能带着弟子们干些农活自给自足,饿不着自给,却也富不起来。”

范荼道:“凭你的本事,想要挣些银钱不难吧?”

常艮笑了笑,没有答话,与朝着寨门口汇集而来的弟子们摆了摆手,喊道:“众位弟子,且自去忙活,我带客人们逛逛。”

说着回过头朝范荼三人招呼一声,领着他们进了寨子。

这些弟子都是苦命人,多是常艮从异族手中救来的北山原住民,北山临近北夷,常年有北夷人偷偷入境,做些烧杀抢掠之事,况北山又是当朝的流放之地,官军极少,故以致于此地常年积贫积弱。

常艮自辞官之后,以隐居为由,来到北山,建起北山道宫,为得便是让北山这片遗弃之地成为一方富庶之地,让北山子民面对那些流窜而来的北夷人也能有自保之力。

有人说他便是北山的土皇帝,这话倒也没错,北山是他的辖境,若有外人来此搅祸,便是奔袭千里也定要诛之。如今北山的民泰民安,正是由常艮领着北山道宫杀出来的。

某次一队北夷大盗作乱之后逃回北夷境内,被常艮一人深入敌国,硬生生撵得那批人逃到了北夷国都城墙之外,自那以后,夷祸便几近于无了。

只是北山的敌人,除了一些流窜而来的北夷渣滓,更是这片土地的诅咒,北山树木野草长势极好,偏偏庄稼进了土便很难种活。

于是,常艮便又当起了农人,带着北山道宫的人开始了试植,伐林地以做耕地、土地进行间种轮种,常艮试了不少方法。

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比之以往,总归是好了不少。此后,北山子民都多以北山道宫门人自居,甚至有些农户家里供起了常艮的木雕塑像。

北山道宫,看起来是一座村寨,实则却是一个小国。明面上只有这村寨的几百来人,实则整片北山,都可称作北山道宫。

这些事,北山人知道,范荼也知道,所以,范荼第一个便来找他了。

进了寨子,常艮领着三人走进一处小院,院中种着些白色的小花,在夏日里被风鼓出阵阵芬芳。

房门未锁,几人进了屋子,范荼挥手将房门关上,与此同时,几枚棋子脱袖而出,悬在众人身周,自成世界,隔绝出了一个小天地。

“常艮,这位道士打扮的年轻人,便是先皇的遗嗣,他才应该是当今天下的共主!”范荼此时一脸正色,恍若宣读圣旨。

常艮满脸愕然,楞在当场。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