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春秋录

《汉末春秋录》

第2章 乱世将至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灵帝继位。

春,东羌反叛,灵帝从护羌校尉段颍所请,发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车三千辆,命其讨伐东羌(指靸居内地之羌),第三次汉羌大战爆发!

同年,乌桓各大部落大人纷纷称王,上谷郡难楼大人,聚集九千多小部落,辽西郡且力居大人,聚集五千多小部落,皆自号为王。又辽东郡苏仆延大人,聚集千余部落,自称峭王,右北平郡乌延大人,聚集八百余部落,自称汗鲁王。(注:他们的首领被称为大人)西域疏勒国和得杀汉廷册封的疏勒王、汉大都尉臣磐,自立为王。

五月,天象异变,天狗食日,举世皆惊,使之天下能人异士皆是震惊!

颖川阳翟一处林间草庐,一位书生打扮的中年端着茶杯,怔怔地看着窗外的天象,良久才叹息一声:“乱世将至,乱世将至啊!”

兖州泰山郡丞府

“老爷!老爷!偏房的铃铛响了!偏房的铃铛响了!”

一位须发皆白管家模样的老者,疾步往书房奔去。

“你说什么!”

书房门砰得被拉开,一个青年神色紧张的跑了出来。

“快!带我去看!”

“是,老爷!”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老管家虽然不知道偏房里的摆设是干嘛的,但是他知道自己家老爷可是个活神仙,神机妙算,能让平时处事不惊的老爷如此紧张,肯定不是什么小事,也不敢耽搁,立马领着青年往偏房去。

去偏房的路上,青年发现天色缓缓变暗,不由抬头一看,这一看惊的青年浑身冷汗直流,也顾不得老管家了,脚下一顿,速度飙升,整个人一眨眼就消失在了老管家的眼前,老管家先是一愣,便是急忙提了口气跟了上去。

当他来到偏房的时候,只听见房中一声重重的叹息,青年就从中走了出来,脸上满是愁容。

“管家,传令所有诸葛族人,召开家族大会,乱世将至了…”

颖川太守府,一老者与一个青年对面而坐,看着天上慢慢被天狗啃食的太阳微微叹息。

“防儿,这天下乱世将至,不知我司马家是兴是衰啊…”

“父亲不必担心,我曾夜观天象,我司马家族,虽有落寞,却是有惊无险,甚至…有一丝机会一飞冲天,直达紫薇!”

“放肆!”

老者腾的站起,一记响亮的巴掌直接呼在了青年的脸上,将其抽飞了出去,怒目圆瞪的指着青年。

“我司马家世代忠良,皆是大汉之臣!你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论!你是要让我司马家背上那不忠的叛逆之名吗!”

看着怒发冲冠的父亲,青年急忙起身跪在老者面前,连嘴角渗出的血都不敢擦。

“父亲大人息怒,防儿绝无叛逆之心,对汉室绝无二心,我想那还有种可能性,或许是我司马家子女与皇室结姻也说不定啊!”

“哼,以后生儿育女,要好好教育,忠君报国,成为大汉的栋梁,切不可做那逆贼!”

“是!谨遵父亲教诲!”

荆州沔阳白水一处林间小屋一位俊朗的青年看着天边的日食,微微一笑,又无奈摇头。

“唉,还去和我那几位老友唠唠这天下的格局了。”

钜鹿一处山间,兄弟三人围坐一起。

“乱世将至,受苦的终是百姓,阿梁阿宝,将我们太平道宣扬出去,为这将倾的汉室一些寄托,等待那为大汉续命之人。”

“是,兄长!”

一片混沌之处,两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在一副棋盘前对面而坐。

“阿吉,这次天象异变,我观你命星暗淡,你这是要应了这场大劫啊!”

“唉,元放,当初收阿角为徒的时候,我就已经应劫了,当初见其濒死,一时不忍便救下了,因其天资聪颖,收其为徒,后为其卜命之时才发现他竟是这大劫的钥匙,是大汉这最后气运的断送者,当时种下的因,就必定有这样的果…”

“唉,阿吉,我等修道之人本不该参与这世间纷争的,不过既然牵扯了因果,那便逃不脱,为今之计,你只能寻一命定之人与其命星相依,方有一线生机,但这紫微星乱,沾染这紫薇之气的命星竟是如此之多,你只有32年的时间,你选中的人,会福运高照,选对的话,他日其登临紫薇,你便度过这边大劫,选错的话,你会陨落在他手中,你死后他命星亦会陨落。”

“无妨,无为而无不为,何况还有三十二年,我打算入世去看看,元放,可愿与吾同游,哈哈哈!”

“罢了,且同你入世看看,也看看你那徒儿能做到什么程度!”

灵帝即位后,窦太后临朝,以其父大将军窦武辅政,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共参朝政。陈蕃随之起用李膺、杜密、尹勋等党人入朝执政。窦武、陈蕃皆尽心尽职,欲有所作为,但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互相勾结,诌事太后,扰乱朝政。

八月,窦武、陈蕃与尚书令尹勋等人商议,假借日食为由尽杀宦官,以清朝政,但太后不同意,只允许杀宦官中有罪者。无奈窦武只能先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又不断向太后请命诛杀曹节、王甫等人。陈蕃也同时上疏恳求,却被太后否决。

九月,宦官先发制人,曹节诬陷窦武、陈蕃等人谋废灵帝,大逆不道,同时又派兵劫持太后,夺走皇帝玺绶,拥灵帝出殿,逼迫尚书写下诏书,假借灵帝的命令收捕窦武等人,

窦武知道此去必死不肯受诏,召集北军五校兵士数千人,宣称宦官谋反,准备向宫内进攻。而陈蕃则率官属以及太学生八十余人,手持兵刃至皇宫为窦武诉冤,却被王甫命卫士将陈蕃杀死。

这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被征还京师,因其不明真相,曹节假传圣旨,命令他随少府周靖率五营卫士一起讨伐窦武。王甫等人又率宫中虎贲、羽林武士千余人,与张奂等合兵,与窦武在宫前对峙。王甫又让人向窦武军喊话,污蔑窦武谋反,要他们弃暗投明。

北军将士为宦官迷惑,又看见他们兵力强盛,渐渐归降王甫军。窦武见大势已去,自杀而死。于是曹节、王甫收捕窦氏宗族宾客,将窦太后迁于南宫,公卿朝臣曾经是陈蕃、窦武门生故吏以及推举的人,皆被免官囚禁。曹节升迁长乐卫尉、封育阳侯,他手下有六人封为列侯、十一人封为关内侯,宦官完全控制了朝政,宦官之乱正式开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