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

《鬼门》

第347章遗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久居农村的人对陌生人总是格外提防,路上见了,总免不了多看几眼。黎老太公作为当地苗族的族长,自然有人很快把这消息传到了他耳朵里。

但一开始,黎老太公还没在意。这或许是哪个打工回家的人带来的朋友吧,他没放在心上。可仅仅过了两天,村子里出了一宗盗窃案。不管有没有证据,大伙第一时间都把怀疑对象指向了那伙陌生人。

这时候再细细盘查,才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全部九个村子,根本没人认识那伙人!

可撒出人手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这几个外地人就跟人间蒸发似的,谁也说不清他们是什么时候,从哪条路跑了的。

好在失窃的财物并不多,去镇上派出所备了案,此事便暂时告一段落。

“这伙人有没有什么特征?穿的什么?长相如何?”老牛循规蹈矩询问道。

“这个嘛……四村的乌桑好像跟他们打过照面。他说这伙人都穿得很普通,跟县城里的人没啥差别。唯独……有个胖子,一脸横肉,脖子附近还有一道疤。”

这算得上一个明显特征,老牛仔仔细细记录下来。

黎老太公继续往下说。

到了二月,又有人告诉他,镇上那个周宽中发了一笔财,好像是偷坟掘墓得来的不义之财。一问,说是盗了沐王爷的墓!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这一下,黎老太公坐不住了。沐王爷虽是汉人,可在当年,他善待各个民族,教这些外族子弟识字念书,还在当地兴办水利,深得各族百姓的爱戴。几百年过去,到如今,黎家子弟还会主动去给沐王爷扫墓。没想到轮到自己这一辈,居然让盗墓贼得了手,岂有此理!

盛怒之下,黎老太公领着本族几个粗壮的青年赶赴九村。先去坟墓周边巡逻了一圈,没有发现盗洞。又漫山遍野四处寻找,费了不少功夫。

“找到了吗?”小川很关心这个问题。

黎老太公苦笑摇头,“不瞒你们,九村的山多,又高又大,洞子倒是不少,可是都短小得很。不是某年塌方造成的坑洞,就是山林野兽挖出来的小窝。最深的一条,是九十年代镇上组织挖的一条引水渠,穿山而过,算是个小隧道。但隧道距离沐王爷的坟太远,根本不可能挖过去,也只好排除。”

我突然想起镇上那个苗人妇女的话,开口问道:“我听说……八村的赖小金,曾在盗墓案之后给您老人家买了一大堆礼品?”

“嗯!有这回事!”黎老太公没有否认,“我还没老糊涂,立刻把这件事跟盗墓案联系起来了。可那小子死活不认,只说是跟着朋友去国外贸易了一圈挣来的钱。我私下里也让人查了查,还别说,盗墓案发生那段时间,这小子每天都在家里伺候他老娘,八村的人都可以作证,他不可能参与其中。”

黎老太公的话几乎堵死了我之前的推测。按照我的想法,这起盗墓案一定是赖小金和周宽中伙同外人一起犯下的。而后周宽中酒后失言,引来了赖小金的不满,因此才发生了那起纵火案。可假如赖小金没有参与……线索岂不是断了?

老牛合上笔记本,眉头高高皱起,“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沐王爷的墓到底有没有被盗?如果根本是一场误会,那我们何必费力劳神去查呢?”

黎老太公抖了抖烟灰,“这件事嘛,我虽然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但我相信坟墓一定是被盗窃过了。”

“哦?”

“哎,这也算封建迷信了吧。就在那之后,我连着好几天都做了同样的梦。我梦到一个古代汉人打扮的公子少爷,在梦里对我哭诉。他说自己家里被偷了,让我帮他把东西找回来。”

老牛哑然失笑,这当然不可能作为证据。

但当事人非常坚信这个梦境。“我又问他,丢了什么东西?他说,是个鸡蛋那么大的白珠子,还说这个珠子其实不值钱,但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好像是……是什么开门的钥匙。说完这些,我就惊醒了。连着三四天,都是一样的梦,你们说怪不怪?”

“开门?”我猛然一惊,“什么门?”

“那我不晓得,梦里这个人说话也糊里糊涂的,我也听不太懂。”

小川睁大了眼睛,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一定也反应了过来。

要说猫场镇有个什么特殊的门,估计也只剩下了“那个”了。

我和小川是通灵师,自然和老牛不同。老牛不相信黎老太公的梦,可我们却信!

按照民间的说法,黎老太公遇上的是“鬼托梦”,也就是死者潜入生者的梦境传递消息。但是,从通灵师的专业出发,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鬼灵的确存在,但大多数寿终正寝的鬼灵都会去往阴界,少有留在凡间的。沐王爷并非冤死,生前也行善积德,没有理由滞留在阳间,几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投胎好几回了。

准确的说法是,黎老太公遇上的只是沐王爷的“残魂”。残魂并非魂体,也算不上灵体,仅仅是一丝缥缈不可寻的潜在意识。它往往与死者生前特别牵挂的人和事有关,一旦这些东西起了变化,这股意识便会活动起来,碰巧

进入某人的梦境,产生了一些奇妙的沟通。

灵真门历史上就有过一个知名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宋朝,一个刚刚生下女娃的小媳妇梦到了一个陌生的老头子。老头子额头长了颗痔,见面就训斥了她一番,说她不该生女娃,该生个男娃,否则便断了夫家的香火。后来找到灵真门某个下属门派的掌门为她解梦,一番追查,才发现这个老头是相距他们三百年的祖先,是个唐朝人!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小媳妇的夫家大概有基因毛病,很难让媳妇怀上孩子。延续了三百年,代代单传,实属不易。老头子死前还牵挂着这件事,希望后代子孙满堂,于是便留下了这一丝残魂。没想到“悲剧”依旧发生了,三百年后香火终于断绝,引发了这场梦境。

道理虽然简单,但也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这颗被盗的珠子,一定是沐王爷生前牵挂之物。作为沐家人,他没有寻求在死后回归家族坟冢,反而选择安葬在猫场镇,并要求将这珠子合葬,可见其中必有蹊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