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1979大国飞跃》

第0054章 第一个社办企业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见李镇长打消了能不能挣到钱的担心,周夏严开始回答他第二个问题。

他说道:“既然我刚才说了,咱们做这个社办企业要谋万事,那么就不能光顾着眼前,所以不是什么样的脏活儿累活儿咱们都要接。咱们必须接那些对咱们发展切身有帮助的。”

李镇长点头,很赞同周夏严的这个说法。不过他又问道:“那么小周啊,你说什么样的工作是对咱们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

周夏严立刻答应了下来。

他刚才做了那么多的铺垫,就是防止马市口镇在社办企业上走歪了。

当经济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赚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底线。他们有的疯狂进口发达国家的洋垃圾,将那些病死人的脏衣服卖给普通百姓以牟取暴利。还有的人将国家宝贵的资源贱卖给外国,赚取断子绝孙的黑心钱。

更有人置环保和员工生命安全于不顾,总之,黑暗的令人发指。

周夏严作为穿越人士,不准备赚这样的黑心钱。压榨老百姓的血汗,满足自己的腰包,那是要被吊在路灯杆上的。他是真想为乡亲们做一些实事。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首先我们肯定不能够直接卖资源,而是要卖加工品到霓虹去,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管理能力并培养工人的专业水平。以霓虹那边的小气性格,必然会对咱们出口的商品大加挑剔。这样的话,如果经过他们的质检,那不就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吗?”

李镇长听到这里点头说:“的确听说霓虹人的质量标准非常高,如果我们能卖到他们本土去的话,倒是可以变相提升我们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真要是达到那个水平,我们的产品质量就是卖到其他地方,也绝对是最好的一批。”

周夏严点头说:“对,而且要提高产品质量,可不是简简单单说两句话就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提升我们的生产设备,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更要实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没有这些工作,我们的产品质量必然达不到霓虹人的要求,也就赚不了他们的钱了。”

此刻,李镇长终于明白了周夏严的计划。

他不由得感叹,周夏严说需要将眼界放高,现在看还真是如此。

如果自己的社办企业能够实现周夏严所说的全部,那么肯定会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必将在国内一众企业中脱颖而出。

那样的话,哪怕碰到再大的风险,只要有这些基础在,企业也不会被击倒。

以后就算是自己走了,只要留下了这样一个好企业,也算是自己送给马市口镇人民的一份厚礼了。

想到这里,李镇长又从烟盒里抽了两根烟出来,一根递给了周夏严,一根叼在嘴上。

等周夏严给两人点好香烟以后,他笑着问:“你刚才说的很好,不过能不能给我一个具体的意见,看看以什么产品起步为好?毕竟只有真正赚了钱,咱们才能够推进后续的工作不是?”

周夏严吸了一口烟,笑着说:“这肯定的。要是不能够让乡亲们赚到钱,哪怕咱们的大饼画得再大,乡亲们也不可能相信咱们。所以我觉得,这第一个产品必须投资小,见效快,而且还能在以后扩充规模,方便咱们扩大生产以招收更多的社员。”

听到这里李镇长顿时兴奋了起来,他的烟也不抽了,马上急切地问:“小周,你赶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

话说他现在已经对周夏严彻底信服了。

不说周夏严做出的收音机、摩托车和小汽车,就是他刚才的那些理论,也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能够达到的水平。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格局之大,眼界之高,甚至他这个干部子弟都望尘莫及。

所以既然周夏严说有这样的项目,他下意识里就相信了。

周夏严抽了一口烟,这才说:“我在桃花沟的时候其实就有过思考。咱们玉山县这边属于山区外围,山里最多的就是木材和竹子,以及蘑菇等山货。木头嘛,乱砍滥伐的话对环境影响太不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但竹子这种东西每年都长那么多,正是咱们最好的生产材料。”

“竹制品?县里不是有竹加工厂吗?”李镇长立刻提出了异议:“如果咱们这样干,那就是在跟县里抢订单了。这样挖县里墙脚的事情,咱们镇上可不能干。”

说着,李镇长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周夏严马上笑着解释:“镇长,您别着急呀。的确,县里有竹加工厂,还是出口创汇企业。但他们主要生产工艺品,再多的就是编些手提篮什么的。说实话,我对这样的竹加工厂根本就不感兴趣。他们这样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别看他们脑袋上顶了个工厂的名号,但其实也就是个作坊而已。”

李镇长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他吸了一口烟平复心情,然后问:“那你这个竹加工厂是想生产什么?”

说实话,他真的有些好奇了。

玉山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竹器编织之乡。依托于玉山里面的竹子,县里面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一些竹编手艺。这也是县里能建起竹加工厂,并将这些产品卖到国际上的原因。

所以,虽然李镇长是从外面调过来的,但自认为对竹加工这块还是非常了解的,他怎么也想不出,除了那些手提篮和工艺品,还有什么工业化的竹制产品可以生产。

看着李镇长疑惑的表情,周夏严说了一个陌生的概念:“一次性竹筷,咱们生产这个东西。这个需求量大,适合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机器用得不多,投资小;另外涉及到食品安全,霓虹人肯定对质检非常的严格,正适合逼着我们进步。而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别的小企业也很难进来抢食,也会给我们留够市场和成长的时间。”

“一次性竹筷?”李镇长听到这里,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虽然他理解字面儿上的意思,但却不理解这个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的。

于是他问道:“筷子不就是筷子吗?一次性筷子难道是只用一次便扔掉了?那多浪费啊。”

对此,周夏严一摊手说:“人家霓虹人有钱,又着急赶时间,所以为了不刷碗,用一次就扔掉有什么不对吗?”

我去,李镇长立刻被这个强大的解释给镇住了。

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难道这就是有钱就能任性吗?

说实话,这种概念与他以前受过的艰苦朴素,避免浪费的教育完全大相径庭。在他眼里,一双筷子做出来以后可以用很久。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出的筷子,只用一次便被扔掉了,这跟犯罪有什么区别啊?

看到李镇长这样厌恶的神情,周夏严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这就是前三十年艰苦朴素思想教育出的成果。

可他们并不知道,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要赚取足够多的利润。

资本家们连绞死自己的绞索都能够卖出去,这种虽然浪费,但却能真正节省人们时间的产品,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后世著名的比特币,不谈其他的方面,就说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数字货币让人疯狂的去挖矿,不就是完全的浪费资源吗?

可结果呢,照样受到无数人的追捧。无他,因为这玩意儿是暴利。

于是周夏严便说道:“镇长,您不要认为霓虹人买一次性竹筷是一种浪费。他们使用这种一次性的筷子可以大大节省自己宝贵的时间。您要清楚,他们工人的工资可是咱们工人工资的420倍!而且这些筷子用完以后可以进行回收,作为造纸的原材料。相比购买竹子,其实还是很划算的。”

听到周夏严这样的解释,李镇长点点头,接受了这个说法。

紧接着周夏严又道:“虽然他们购买咱们的竹筷子跟购买竹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您要知道,只卖原材料和卖工业品,这完完全全就是两个概念。不谈这个买卖对咱们企业的提升作用,就说盈利方面,也是很可观的。您想他们吃一碗拉面需要500霓虹元,里面包含20元的筷子钱不过分吧?”

听完周夏严的举例,李镇长马上在心底盘算了一下,立刻惊喜道:“不过分。20霓虹元按照你刚才的汇率就是8角的美金,也就是1.2元华夏币。这个买卖做得过啊。”

听到此,周夏严忙拦住了李镇长的遐思,纠正道:“镇长,那是他们卖给食客的,要是从咱们这边采购的话,可不会这么贵,弄不好两三毛钱华夏币就顶天了。”

“哦,也是。”李镇长立刻冷静了下来,不过他很快又高兴地说:“就是两三毛钱也不少了,一双筷子才能够用多少竹子?咱们山上有的是竹子,这原料成本就跟白给的一样。要是真能卖两三毛钱,只要数量足够多,咱们马市口镇也能富得流油了。”

说到这里,李镇长看着周夏严是越看越喜欢。

他没有想到周夏严居然会给了他这样一个建厂思路。

与建立汽车企业配套工厂相比,虽然卖竹筷子这个行业逼格有些低,但投资小见效快,如果弄得好,明年公社就能见到回头儿钱。

要是真能成功的话,对他在马市口镇站稳脚跟以及未来的仕途可就太有用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嘿嘿一笑,问:“小周啊,刚才我说过,希望你能拉来两个项目。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了,那另外一个,你准备让咱们镇上做什么呢?”

刚费尽口舌应付完李镇长的周夏严,忽然听到这个家伙居然无耻的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顿时就被惊到了。

他心说:“李镇长,你不会是黄世仁、周扒皮转生吧?也太贪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