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1979大国飞跃》

第0170章 历史又小小变化了一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听周夏严允许实验这台三轴机床,大家都兴奋起来。

不过马进武有些为难道:“小周,这个机床控制起来是不是特别的难?”

他以前可是见过国产数控机床的,那个时候,大家还用打孔纸带输入加工数据,那种复杂程度,真能让人崩溃。所以马进武直到现在还有心理阴影。

周夏严摇摇头说:“肯定有难度,不过我已经对程序进行了充分优化,不敢说比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好用,但肯定很容易上手。”

说罢,他就拿出了一个键盘。

这个时代,因为个人计算机还没有出现霸主级别的存在,所以各个厂家推出的键盘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不一样。周夏严为了自己方便,干脆从晋州无线电厂借来了仿制英特尔8080主机的键盘。

后世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以这个为基准而来的,所以周夏严更为熟悉,也觉得它最成熟。

将键盘和显示器与机箱连接好,周夏严就按下了机床的启动键。

随着电源灯亮起,9寸绿色显示器便有了画面,紧接着,一个漂亮的logo出现在屏幕上。

那是一只伸出食指的手,在它的底下,写着“金手指第一国际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制”。

见到显示器上出现的画面,周围人立时爆发出一片惊呼。

没办法,这时代的人几乎就没有几个人见过电脑,更何谈电脑的开机画面了。

初始版的6502处理器,虽然图形能力一般,但这个大大的logo还是给了大家极大的震撼。

这种感觉,很有些突然看到科幻大片里面火爆镜头的样子。

因此,哪怕大家还不知道这台机床到底好不好用,但光从这个程序开始画面上看,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开机画面持续显示了大约两秒钟,等机器完成自检,便消失不见了。紧接着,显示器中出现了命令菜单。

因为是工业品,还是试制阶段,所以目录内容很简单。

第一项是机器自检,第二项是程序编写,第三项是程序调用,第四项是固件升级。用户可以通过用键盘输入数字,选择具体的功能。

这些内容都已经固化在了控制电路板的存储芯片中。这时候的国内存储芯片已经相当成熟,晋州无线电厂就可以自己生产。当然,此时的存储芯片容量都没有多大,以2k和4k为主。

好在这些存储芯片对周夏严来说已经足够了,他有系统,可以将程序进行充分优化,至于更大的执行程序部分,则会在零件加工前,由磁带导入到机器的ram中处理。

周夏严开始先给大家演示了一下机器如何进行自检。

随着他按下数字1的按键,机床的刀具模块就开始快速地运动起来。

看到机床启动了,由老吴书记带头,大家一起高兴地拍起了巴掌,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面震得人耳朵痛。

气氛别提多热烈了。

这是大多数人平生第一次见到数控设备按照程序自己执行,那种感觉真的非常科幻,很有超脱时代的梦幻感。

很快,机器自检完成,所有部件归位。

周夏严开始演示第二个选项,进行实际的零件加工。

他先将一块准备好的金属毛坯固定在夹具上,然后连接好录音机的音频线,按下录音机的播放按钮,不一会儿,程序便输入了控制终端的内存。

周夏严一边拷贝程序,一边介绍:“现在这台机器还属于试运行阶段,所以先用磁带充当临时存储设备。但我已经为软盘驱动器留好了接口,以后可以安装更可靠的软盘驱动器。只不过现在软驱和软盘都太贵了,还是磁带便宜一些。”

周夏严说完,就看到屏幕上已经显示出了设定好的程序和各项参数,清晰明了。

看到屏幕上的文字,本来一直没有说话的牛万达突然高兴地大声道:“哎呀,这电视里面的居然都是汉字。这么弄好,只要是华夏人,就都能看得懂了。这个好,一目了然。”

周夏严这个程序是用汉字显示的。当然,他在程序里面可没有内置全部的汉字字库。毕竟现在的存储元件容量很小,又非常贵,再加上处理器的算力有限,要是执行程序时候再加载一个很大的汉字系统,机器肯定吃不消。

因此,他这个系统只是存储了常用的二三百个汉字,然后用户操作基本上都是用数字和字母选择。也就是说,用户想让机器做什么样的加工动作,可以一步步选择下来。比如刀具向左移动10cm,那么就要先选择刀具类型,然后添加向左移动的动作,再在后面输入10cm。

程序这样设计,虽然会让机床丧失一定的灵活性,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极为友好。哪怕以前没有操作过数控机床的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培训后,利用这套程序开始编辑自己的工件加工程序了。

随着周夏严的讲解,牛万达的笑容是越来越灿烂。

别看他现在已经是车间主任了,但文化知识一直是他的短板。他的档案上写的学历是初小毕业,但实际上根本就没上满初小四年。为了好看,才这样填写的。

在解放前和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还实行小学两阶段的教学制度,也就是初小和高小。初小是小学一至四年级,高小则是小学的五六年级。每一阶段学习完毕后,学校都会颁发这个阶段的毕业证书。

别看牛万达只有初小的学历,但多少也算是个文化人了。要知道刚建国的时候,我国的文盲率可是超过了80%!甚至有人说,其实文盲率是90%。

也因此以前才能够出现那么多的所谓大师。就是因为当时普通大众的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了,他们稍微学了点儿东西,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翘楚。

当然那些大师绝大多数都是文科,至于最为实用的理工科,则少得可怜。

后世很多人感叹建国以后就没有了大师。

但他们怎么不说,正是因为我们消灭了国家的所有文盲,大家都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观念,所以那些所谓大师再想用他们的半吊子水平忽悠我们,忽悠不了了呢?

可以说周夏严这个程序,虽然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他的指令用选择的方式进行编程,但对牛万达这些文化水平很低的人来说,却相当实用。他们甚至不用学习如何输入汉字,只要懂得输入数字和字母键,然后控制光标移动就好。

几乎可以说是游戏般的傻瓜式操作。

其实数控机床在最开始的时候,受到的最大阻力便是像牛万达他们这样的老技工。

他们当然知道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生产力的提高,可如果技术的进步让他们失业的话,他们就无法忍受了。

实际上在周夏严说要给工厂制造数控设备的时候,牛万达等一些老人就私底下小声嘀咕过。他们担心的无一例外就是这些数控设备太复杂,他们这些年纪大,文化水平又低的老人会被数控设备淘汰。

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抵触的情绪,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好了,每一道程序都可以进行选择,比如说刀具的三方向移动,调节转速,基本的加工形状,操作起来都非常容易。就是他这样的水平,也有自信很快上手。

周夏严看到牛万达的精神头儿是越来越足,都有了一些跃跃欲试的模样,笑了笑说:“牛师傅,一会儿我给大家做完演示,您就亲自上手试一试,看看这个机床的控制程序用起来方便不方便?”

牛万达此时的担心早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大声道:“好的小周,一会儿就让我老牛感受一下,这个数控机床能有多么厉害。”

跟牛师傅说完,周夏严看着气氛差不多已经火热了,他便果断地按下了直行键。

于是机床便嗡嗡地重新开始运作起来,对夹具上边的金属零件进行加工。

随着刀具开始切削零件,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到了最大,一眼不眨地看着机床加工这个金属毛坯。

曾有人说过,对工具的渴求是埋藏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在后世,哪怕数控机床已经普及的年代,那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金属零件的视频,也被很多人定义为治愈视频。他们看着一块金属毛坯,慢慢地被加工成漂亮的金属部件,心中总会格外舒服。

这可能就是工业特有的一种浪漫吧。

虽然周夏严这次制作的只是一台老式的三轴数控机床,无论是从体积,还是从刀具的加工速度上,都比后世的那些数控机床差远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众人还是不断发出惊叹声。

大家都感觉,那个笨重的刀头部分,就仿佛是一只有魔力的大手,是如此的灵活,又是如此强悍,真的是不可思议。

几分钟后,一块雕刻着“金手指第一国际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铭牌便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几乎是看到这块牌子被加工好的瞬间,包括老吴书记、马进武以及张新浩在内的所有人再一次疯狂的鼓起掌来。

可见,这台三轴机床给大家带来怎么样的一种震撼。完整内容

演示完了自己以前设计的复杂程序,周夏严又给大家演示起了如何在这台机床上编程。

他请老牛师傅过来操作,自己在他的后面进行指点。

这次加工的零件很简单,就是一个小金属碗。

周夏严先在大白纸上,将要制作出的金属碗的三视图画出来,并标好各项数值。

然后根据这张图纸,一条一条地给大家讲解要怎么设置程序。

要说周夏严制作的执行程序还真的很容易上手,他只讲解了一遍,牛师傅便学会了个七七八八。

就这样,在周夏严的辅助下,牛师傅不一会儿就在控制终端上制作好了这个金属碗的制造程序。

随着牛师傅略有些紧张的按下执行键,刀具便再次移动起来。

也就不过三四分钟时间,一个造型优美,十分圆润的金属碗便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一刻,车间里面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可以说在此时,大家才真正确认,农机厂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三轴数控机床。

晋州的工业历史,也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