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夫人手握灵泉空间拽翻了

《首辅夫人手握灵泉空间拽翻了》

第85章 接力运石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现在主要要解决的,就是那个轮子可能会被压破了的问题。这是关晓曦最担心的。

因为这种轮子没有橡胶的弹力,也没有铜圈结构的支撑。

没想到对关晓曦担心的问题,徐三叔他们都说不是问题,因为可以把轮子做出来后,拿到镇上的铁匠铺去,让铁匠打一块铁皮包在这个轮子的外面。

据他们所说,一般的铁匠铺都有常备的铁皮,主要是为了给各家的马车牛车的轮子加固用的。

这样的话,那倒是好了。

大家一商量,干脆就动起手来,当天晚上,徐三叔就做出了十二个轮子。一个通宵做下来,他还精神爽爽的。

而其他几个人就在一边帮着打些下手,也同时帮着做出来了几套车架子。因为他们没有徐三叔专业,也只能一边听着指挥一边做。

而有空的人,还拿之前做的那个去练了一下怎么推这个东西,几个大男人如小孩子一样,你推我去地里走一圈,我又推你出去一下。

到半夜关晓曦有些熬不住了,也说叫大家都回去睡了。但最后回去睡的,只有她自己和庄子毅。

第二天一大早,徐三叔就和管生一起到镇上去了。带去了做出来的十二个轮子,正好,那铁匠铺刚做出来一批铁皮,倒是都给他包好了。

中午时分,他回来就把做好的几个架子就给安装好。

到下午申时初,这车就出来了七台了。

关晓曦知道了后,过来一辆一辆的试了一下,真的是很不错。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没想到他们就能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虽说没有现代的那么好看或是说没那么牢固,但只用来做这个运输还是可行的。特别好的是这每一个地方要是坏了,立马就可以修补。

关晓曦没去过那边的石坑,但她给几位大叔建议,因为这里过去还有好几里路,关晓曦建议他们在每一里路的地方留一个人和一台车。

这样的话,一个人相当于只推一里路远,然后交给下一个人推走,而自己带回去一个空车。

这样接力推车不会那么累不说,还可能会更快一些。

等一下这边的车架再做几个出来,就可以有两轮人这样轮换着,那速度就完全提上来了,且一个人也不用来回走十几里路。还都有一小段的休息的时间。

这样的话,就要大家通力合作。特别是王大叔考虑得周到。他不是第一批去推车的,但他带了一把锄头跟着他们走,他说先去帮他们清一条道出来。

虽说这条路也算是一条大路,但都是泥路,被马车或是牛车压过,下点雨再压出来各种坑坑洼洼的不好推,他去给他们清理一道专门推车的平的道出来。

该挖的挖一点,该补的补一点儿。

不得不说,他们做事心里都有自己的谱。怎么做好做就怎么做。

几位大叔也按关晓曦的说法去做,现在这个时候太阳开始下山了,这时没那么热了,可以出发去推石头了。

果然,他们出发半个时辰后,就开始推回来第一块石板,之后,每刻钟就能推回来两块板。

这样算下来,一个时辰就能推回来十六块石板。

之前用马车拉,那边上车,这边下车的时间算上,来回一趟才拉六块石板回来。一趟要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也就接了十二块。

而现在一个时辰就能超过四块不说,这还只出去了一个队,要是再加一队人,那可比马车强多了。

最方便的是,最后卸车这个人,可以按进度把板子卸到最需要的地方,也减少了这边装板子的人的抬板子时间。

最主要是大家做下来还不累,相对来说很轻松。

关晓曦害怕大家做得累了没水喝,还特意给准备了一个壶里装了一壶水,水里自然加了些灵泉水,这让大家喝了这水也感觉一身的清爽。

壶也跟着空车往前传,一轮传了下来,一壶水也就喝完了。

到吃晚饭时,他们运了两个时辰的石板,这边也安装好了一长截的渠道。

晚上他们回来吃饭的时候,带回来了邻村的村长和两个村民。

他们是来问这种车是哪里买的,他们想买几个,因为发现这种车好使,还能承重。以后就是上街卖点粮食或是买点啥的,来回走也方便。

不来不知道,一来看到这边这个被水淹了的庄子现在的新房子都在开始盖顶了,修得可漂亮了。

他们回去后好一顿吹,之后的每一天,都有外村人来看看他们这庄子在干啥。因为平时这个庄子靠近这边的山沟里,算是最偏远的地方了,没有人来看看。现在这么一说,大家都来看看了。

都是庄稼人,他们自然懂挖的沟渠的好处,但也有人说他们把良田用来挖沟渠,这完全是浪费了田地呀。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再出发时,就是两队人马了。

早上没那么热,大家都去拉石板,到中午天热了,就去沟里装石板,下午又继续。

第二天一干下来,挖出来的大渠就装好了一半了。

为了更快的开始耕种起来,关晓曦就让他们在前面一半的地方,先用木板加石板的,把大渠中间给拦了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前一段开始放水过来。然后把前一段的挖好的小沟里给灌好了水。

大小人能去地里帮忙的,都去帮着把沟里的水用盆也好,瓢也好,桶也好,把一块一块的地给浇上水。

村里的老老小小都去帮忙,一块地用不了一会儿,就全被浇透了。

这要是分给了哪一家人来做,还不得担多久的水才能把这干了的地给浇透啊。

这么一做了下来,大家也看到了。团结起来做一件事,效率真的很高。

管生去订下的牛前两天也是送来了。加上买回来的犁头,他们就可以犁地了。

第二天,会使牛的徐大叔就受命带着牛去犁地了,村里的小孩子全都追着牛跑。

管生说那卖牛的说了,过两天还会再送过来一头牛。到时有两头牛来犁地,那就更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