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旌旗卷风尘

《乱世旌旗卷风尘》

第10章 雁鸣楼谍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俗话说“饱暖思**,饥寒起盗心”

说得就是人吃不上的时候啥都不会想,只想解决温饱问题,而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会生出一些其他的欲望。

比如景云,现在就觉得自己绝对就是个俗的不能再俗的人,这些天来每天到了戌时左右就会爬上屋顶,然后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

原因无他,只因对面一巷之隔的温柔坊有座两层半高的阁楼,在那最高的阁楼上,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红衣女子在那抚琴。这并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温柔坊离南市很近,而温柔坊最繁华的产业就是酒楼妓院,全洛阳的娱乐场所差不多一多半都在温柔坊,坊内吃喝玩乐的地方数不胜数,许多外地乃至外邦来的富贾商人使者都喜欢选择在温柔坊过夜。

自然,温柔坊也是有名的消金窟,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夜夜笙歌,花红酒绿,因为能来这儿消遣的大多都是有钱有势之人。

而景云坐在屋顶与那抚筝之人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五十步,只隔一墙一巷,但这一墙一巷隔开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或许是为了保证房间内空气流通,也或许是为了用窗外的寒风凛凛衬托此时此刻的意境,每次弹奏之前都会有个丫鬟推开对着坊墙外的那扇窗,所以每次景云只要爬上屋顶,就能隔着巷子看到那女子弹奏时挂着粉红面纱的侧脸。

不过景云爬得这么高真的不是冲着看美人来的,搬入胡三万家中的第一晚,景云把一切安排妥当,拿出老乞丐送的那本《六韬》。正打算研究研究是什么样的书能让那老乞丐这么多年当成宝贝保护着。

可惜还没看上两页,就再也没心思看下去了,因为耳中传来了一阵优雅的琴音,声?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着,?好象塞外悠远的天空,沉淀着清澄的光。

景云忽然就被吸引了,走出房门见院中恰好有一把胡三万平时用来维护房顶的梯子,于是就爬上了围墙,坐在了一角的屋顶上静静地听着那女子弹奏。

以后得每天那琴声都会响起,景云也就每天都习惯了爬屋顶,老乞丐曾说:“如果还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就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

红衣女子每天弹奏的曲子都不一样,有些景云也曾在江南的游船上听过,自然也能分辨出来,可这红衣女子弹的曲子,每次听到,景云的心情总能随着琴声的飘扬而动。

比如今夜,红衣女子弹奏的是《汉宫秋月》原本主要表达的是汉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然而此时听这红衣女子所奏,似乎那被幽禁在深宫之中的人就是她自己,琴声婉转悠扬,哀怨声声却又无能为力。

坐在屋顶听着琴音,望着那轮弯月发呆的景云不禁自言自语感叹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被世俗的各种枷锁所禁锢么?那些看不见的墙,比那皇宫大内的高墙又能矮多少”

譬如今夜,此情此景,花落月缺人自瘦,在同一片天空下,有谁能与我守一轮残月,饮一杯月光酒,如我还不是独坐墙头,孤赏弯月,往事凄艳,奏往事,弦断,琴声回响萧瑟处。

今夜胡三万也还没歇息,正坐在院子里乘凉,见景云正听的如痴如醉,半天也不愿下来,于是语重心长说道:

“后生啊,别看啦,那地方咱们这种人一辈子也去不了几回,就算去了,那里的人怕也瞧不上咱们这号的。”

景云一听这话就不太舒服了,说道:

“怎么着?难道她们还有钱不赚,只因为我们是力巴?”

胡三万解释道:

“人家赚的是大钱,咱们这点零碎人家还真看不上”

缓了缓又说道:

“你还别不服气,现在抚琴的应该就是雁鸣楼的招牌风柳儿,据说进去雁鸣楼不干别的,只单纯听她弹一曲便要收费两贯钱,这还只是在大堂和别人一起观赏,若有贵客想上阁楼让风柳儿当面单独弹奏,则最少要二十贯,而且每天只接待一位,价高者得。现在应该就是在三楼雅间弹奏,你说价格这么高,但每天都有人单独包场,这些有钱人的钱是不是也花得太冤枉了,更奇怪的是,听说这位风柳儿还是卖艺不卖身呢”

景云心想,富贵人家挥金如土,有时候就是为了附庸风雅而已,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概说的就是这些人吧。

景云没有回答胡三万,也没有下去,只等着对面那阁楼的红衣女子弹奏完毕,然后旁边的丫鬟便会关上窗户,每夜如此。

只是今夜那窗户比往日迟了一息关闭,摇曳的烛火之中那红衣女子好像扭头往景云的位置看了一会。

与此同时,雁鸣楼的顶层阁楼内,风柳儿刚刚弹完一曲,那位肥得连走路都有些困难的富家公子终于恋恋不舍的退出了阁楼,这是雁鸣楼的规矩,不管你再有钱有势,在雁鸣楼你都要遵守这里的规矩。

比如对于只卖艺不卖身的女子,不管她长得如何妖艳,也不管她出身如何卑微,你都不能对她们动手动脚,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打动她们,钱,权,真感情,都可以。如果她们心动了,便可以带回去做小妾什么的。

曾经也有自以为有权有势的高官子弟见这里的某位卖艺女子才艳双绝便想用权势让对方妥协,结果就是最后那位高官子弟的爹连官都丢了。

这样的事还不只发生过一两次,有些喝多了便想霸王硬上弓的客人,不管你的背景和身手如何,只要动了手最后的结果都是被修理一顿,然后丢出大门口。

所以有人说雁鸣楼的来头很大,但大到什么样,没有人能说的清,只知道这几年再也没人敢破坏雁鸣楼的规矩。

阁楼内,正准备关窗的丫鬟一眼就看到了还在屋顶的景云,丫鬟扭头道:

“小姐,那小贼又在那儿偷看呢,天天如此,你说他是不是在监视我们,要不要找人去把他收拾了”

风柳儿看了一眼说道:“不必,他不是细作,”

丫鬟又道:

“小姐,你怎么就能确定他不是细作?”

风柳儿道:

“你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的细作么,如果细作都像他这样,还要我们这组织干什么,有左右武侯就够了”

丫鬟忽然嘻嘻一笑道:

“说的也是,那他不会是看上小姐你了吧?这可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看他天天与那老力巴同出同回,想来也是一个力巴”

风柳儿忽的脸红了红,还好有面纱遮挡,没被这秋兰这多嘴的丫头发觉。

风柳儿道:

“别瞎说,我看此人只是喜欢听琴而已,要说起来,应该算是半个知音吧”

半响,见秋兰还在望着屋顶的那人,风柳儿道:

“关上吧,那人还在就着今夜的月光看书呢,想来也只是个暂时落魄之人”

再说胡三万见景云半天还是不下来,只交代了一句:“小心点,别把我的瓦踩坏啦,”便进屋歇息去了。

景云见那透着粉红灯光的窗户终于关上了,正准备下去歇息,忽见今夜的月光十分明亮,天空中似乎连一丁点乌云都没有,便把怀中老乞丐送的那本《六韬》拿出来打算看一会,反正还早。

这些日子以来,景云都把这本书带在身上,只要有时间就会看一看,现在景云知道为什么老乞丐说只要能把书中的东西学会七八成,便知道他说的左拥右抱不是吹牛了,因为这是一部兵书,而且还是一部绝妙的兵书,想来那老乞丐年轻时必是军中将领,而且职位肯定还不低。至于最后为什么会混成个乞丐,这是景云一直想不明白的。

这部《六韬》的军事思想比较复杂,差不多先秦各家的军事思想在书中都有反映。书中最突出的是阴谋权术思想。《六韬》一开头就说:“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这就是说,国君统治百姓,就要像渔人钓鱼,以钓饵来诱使人们上钩,听从驱使。权谋可以表现在多方面:第一,“予之为取”。就是欲将取之,必先与之。又说“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对于其中的一些话语,对于目前的景云来说,还无法看懂贯穿,因为对于军旅之事,景云从没有接触过,根本无法理解。

《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

《文韬》内分《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傅》《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十二篇,主要论述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如对内先要富国强民,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对外要掌握敌方的情况,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景云一字一句看的十分认真,还没等看完第一卷的《文韬》,便听到远处传来更夫的声音,已经是午夜子时了。

景云正准备把书收起来放入怀中,便看到雁鸣楼外的远处巷子里忽然出现了五六个黑衣人,手握横刀,似乎正在追赶最前边的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女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