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四爷的娇娇侧福晋太好孕

《清穿:四爷的娇娇侧福晋太好孕》

第 227 章 齐妃病重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朝堂的事情干系重大,只要错一步,就会牵连很多无辜的平民百姓受罪。

“没关系。”胤禛却不担心:“他们批过的折子,我会再看一遍,大臣们也会再看一遍,然后才会发下去实施,不会有事的。”

顾琳琅这才放心,好好地陪着四爷抱儿子玩儿。

养心殿。

弘琪拿着一封折子看得直皱,然后叫来了小六。

“江浙上报,说咱们虽然弄死了上回那波倭寇头子,可这回又来了新的倭寇。”

“还有礼部上折子说,倭国国主传来信,斥责我们朝廷杀了他们的族人。

还说什么就算是那些倭寇犯事,也应该由他们来惩处,而不是我们肆意杀戮,要求我朝给他道歉。

六弟,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这简直就是不要脸的行为,你们约束不好自己国家的百姓,纵容他们到其他国家去烧杀抢掠,还不让别人收拾他?

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赵桢想起自己当时在位,朝廷并没有和倭国有过多来往,他们当时是跟辽主联系更为密切的。

后来读明史,倭寇也常常扰边,不过明朝廷对这种弹丸小国,并不怎么把他们放在心上。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愈发嚣张的原因。

追溯历史,能让这个东瀛国家真心臣服的,好像就只有那个把他们打的爹娘都不认识的唐朝而已了。

“四哥,我觉得,咱们还是得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在小六看来,这个国家和高丽没什么区别。

你得打,得把他们打怕,打服,他们才会听话。

他继续分析道:“元朝的忽必烈,两次征讨东瀛,可都被台风吹的全军覆没、无功而返。”

“我觉得正是忽必烈那两次的无功而返,这才让那帮东瀛人猖狂了起来,觉得自己有上天庇佑,只要咱们给他一点颜色瞧瞧,他们也就乖了。”

他以前是北宋皇帝,不打仗却是因为国力小。

那帮文人又天天怕自己太穷兵黩武,指望自己用文化去教化他们,不让自己动手。

北宋又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太低,文人怕武将地位起来,自然就千方百计地阻拦。

所以,别说是打倭国了,就是想收回燕云十六州,都有做梦的成分在。

大国想要征服小国,那就得靠武力呀,不然人家为什么年年给你进贡,又不是钱多烧的慌。

“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以给皇阿玛说道一二。”弘琪对弟弟的想法很赞成。

反正自家皇阿玛上位以来,抄了那么多户人家,砍的人头滚滚,国库里面充实着呢,打场仗绰绰有余。

要是还不够,那就再抄几家贪官,总归会够的。

赵桢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轻声问道。

“四哥,我想和你争皇位,你会不会怪我?”

弘琪一向对自己不错,自己却和他争皇帝之位,是不是有点不好?

“小六莫要这么说。”弘琪拍拍他的肩膀:“咱们兄弟都是一个娘生的,谁更有能耐就谁当这个太子。”

“若是我这个当哥哥的,比不过你这个当弟弟的,那自然是我不如你,哪里还有脸面和你争太子之位?”

“你莫要想太多,各凭本事就是,反正不论结果如何,咱们还是骨肉相连亲兄弟嘛。”

赵桢有些感动,历来兄弟姊妹多的富裕家庭,就算是亲生的,也会因为争夺家产而吵闹不休,甚至要人性命。

更别说是皇家了。

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难得自己运气倒是不错,上辈子给大娘娘刘娥做养子,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赵官家。

这辈子,虽然生在异族皇室家中,可兄弟姊妹间友善,竟然没有半分勾心斗角,也算是上天眷顾了。

已经去世多年的康熙:想体验勾心斗角,不如来给我当儿子?

这边顾琳琅还在坐月子呢,耿贵妃便来报,说是齐妃病的厉害。

“按照规矩,妃位或者妃位以上的得了重病,都要挪去吉安所养病,但也有例外的,不知皇后娘娘有什么章程?”

闻言,顾琳琅大吃一惊。

“她得了什么病?”

吉安所是什么地方?

那是妃子们停灵的地方。

其实养病说的是太好听了,其实就是去等死,只要太医张口说要挪人过去,那此人多半是回天乏术了。

你说年妃和乌拉那拉氏?

他们不算,他们是被皇帝弄死的,自然是死在自己宫里头的。

耿贵妃叹了口气,轻声道。

“说估计是症鄯(肿瘤之内),腹中有结块,坚硬且不移动,经血不止,面无血色,太医院也止不住血,估计是没法子了。”

她心里有些唇亡齿寒,这人只要上了年纪,就会处处生病,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齐妃这还没抱上孙子呢,就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也是命苦。

这么严重的吗?

顾琳琅靠在软枕上,心中却莫名有些怪异。

“前些日子,就是生产前本宫还见过了齐妃,她训儿媳妇的时候,那叫一个中气十足,怎么突然就病成这样了?”

这也太突然了吧!

“太医说,这个病就是这样的。”耿贵妃柔声解释:“刚得病的人,都没有什么感觉症状,把脉也把不出来,当有了感觉之后,就晚了。”

顾琳琅点点头,这就是早中晚期的区别嘛。

她倒是接受了这个说法,因为别说是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那么多先进的仪器,早期也不太一定能查出来。

这齐妃倒是倒霉哇。

“她到底是生了大阿哥,本宫回头还是问问万岁爷的意思,然后再让人去答复你。”

规矩是规矩,情义是情义。

顾琳琅不想自己做这个恶人,到时候给别人说嘴,也让弘晖对承乾宫起龃龉,别搞得自己像他杀母仇人一样就不好了。

耿贵妃也表示理解,临走前,她还不忘赞扬了一番瓜尔佳氏。

“万岁爷给大贝勒挑的福晋是真好,齐妃那样对她,她也不记恨。

还不计前嫌地在跟前端茶倒水伺候,齐妃也还算有福气,将来臣妾要是也能得这么个儿媳妇,那才好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