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当奶爸悠闲种田

《重生后我当奶爸悠闲种田》

第三百六十二章新的买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林武坐在后边,耳边都是狂风呼啸,压根听不清楚男人说了什么,只能是胡乱答应着。

约么半个多小时之后,三轮车才总算是停了下来。

借着路灯的光亮,经过立水桥的时候,林武看了一眼。

嘿,还别说,这里真是那样的!

这立水桥下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沟壑,土地十分的不平整,就像是个癞子头一样。

过了桥头,林武就下了车。

给了钱之后,林武也没让他找零。

这大冷天的拉自己跑这么远,中年男人挣钱还真不容易。

中年男人高兴的连连道谢,然后就踩着三轮车离开了。

林武转头看了看,大致辨认了一下方向,然后就直奔一处胡同而去。

穿过胡同的时候,林武还在盘算着做生意的事情。

要说这年头什么生意来钱最快,那当然是倒卖电器了。

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电器类的生意欣欣向荣,各种电子厂开始崛起。

电子表、电风扇、自行车等等产品都普及了起来,而稍微高科技一点的空调、冰箱之类的东西,那就要靠从广省那边儿的走私进来了。

做这种生意风险大,但是利润高,干的人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而最受大学生追捧的,莫过于录音机和电子表这类玩意儿了,价格都在五十到一百之间。

只要咬咬牙,京都城的人们还是能够拿得下的——这也是这一次林武来立水桥这边的目的。

穿过狭长的胡同,又拐了几个弯儿,林武最终在一处四合院门前停了下来。

这地方很不好找,不是熟人的话,压根都不认识这里的路。

“笃笃,笃笃笃……”

林武抬手敲响了院子的门,声音非常富有节奏。

没过一会儿,院门打开一条缝,里边儿有个人露出一双眼睛。

“你找谁啊?”

开门的是个年轻人,身材很壮实,下巴还有一圈青色的胡茬,浓眉大眼,声音低沉,颇有压迫感的样子。

林武笑了笑,直接了当的回了两个字:“拿货。”

年轻人狐疑的打量了林武几眼,只觉得这人看着面生。

“你拿什么货?我们这里没东西卖。”

说完话,他就想要关上门。

要知道,这年头一旦被人抓住了走私,那可是大罪。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格外的警惕,陌生人的货一概不卖,给多少钱都不行。

林武见状,赶忙伸手拦住了对方。

他笑眯眯的递了一根烟过去,开口说道:“这位兄弟,我是经人介绍过来的,能不能行个方便?”

年轻人接过烟,眼神里面儿依旧满是警惕。

林武见他不说话,就又笑眯眯的递了一张大团结过去。

直到此时,那年轻人才终于有了一些反应。

他咳嗽几声之后,探出头来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人尾随来到这里,这才伸手把林武拉到了近前。

“你说来拿货,那你知道暗号吗?”

林武点了点头:“知道,当然知道!”

得到如此回答,那年轻人这才把林武放进去。

门开了又关,原本热闹的院子里原来坐着不少人,此刻都齐刷刷的回头看了过来。

“周明,谁来了?”有人支起身子警惕的问道。

被称为周明的年轻人摆了摆手,将烟挂在耳朵上说道:“是个生瓜蛋子,应该是老刘介绍来的。”

老刘是他们早些时间派出去的探子,专门挑选合适且靠得过的人过来拿货。

听到周明这么说,那人也没多想,转而把事先放在了林武的身上。

他问道:“天王盖地虎?”

“……”

林武扯了扯嘴角,想都没想,直接就说:“宝塔镇河妖。”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林武心里有些无奈,心说这些暗号怎么这么乱七八糟的?

前面一句还带着浓浓的江湖气,结果下一句就有些文人骚客的感觉了,这真的能当成暗号吗?

林武当初在京都城这边儿做生意的时候,闲暇时候听人提了一嘴,当时也没在意,全当是笑谈。

北方这边江湖气本来就偏重,而这年头能够赚到钱的人,从来都不是循规守矩的人,因此才有了这些奇奇怪怪的暗号。

见到林武把暗号对上了,那帮人都松了口气。

下一刻,原本关掉的灯再次点亮,林武这时候才看清楚,原来这院子里边儿一共有三盏大灯泡,长长的电线挂在架子上,就悬在半空之中。

灯泡很亮,整个院子都被照的一清二楚。

林武又往旁边儿看了看,这才看清楚了院子里边儿的东西。

一筐筐的柳条筐子里边儿装着一个个小盒子,盒子上印着各种电器的模样。

大致扫了一眼,其中电子表和录音机是最多的。

靠在墙角处的位置还有一辆辆崭新自行车,林武眼尖的看见,除此之外,屋子里边儿还放着几个大件,那可都是真正值钱的玩意儿。

之前询问林武暗号的男人应该是这里说的上话的老大,他此刻看着林武,开口问道:

“兄弟,想要点什么货?”

此人名叫邱玉龙,算是团体里的核心人物。

邱玉龙走过来将上衣搂紧了一些,随手一指说道:“你看看,这些可都是好货,都是广省那边儿新来的,都没用过。”

林武看了看,心里边儿逐渐有了盘算。

他笑着说:“大哥,这些东西价位多少?说出来我考虑考虑。”

“电子表谁拿都一样,统一价三十块,录音机一百块,自行车不管男款女款,都是八十。”

男人上前一步,盯着林武说:“我可提前跟你说好,从在我这里拿货,每样都是五件起步,不然的话,钱少了我也懒得赚,毕竟风险太大,不划算。”

说着话,邱玉龙塞了根烟到嘴里,颇有一种大老板的风度。

这会儿广省那边儿的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属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不少人动了心思,开始与内地人接了头,然后再贩卖到全国各地。

和后世做生意一样,一次性拿得多,价格也就越便宜。

这立水桥的四合院里边儿的这些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团体,四人轮流前往广省拿货,至于边防证什么的,他们全部都有成熟的产业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