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053章 晋州朝会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周建国与自己的心腹们,商议了一天。

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各自明白这次晋国变革的步骤,还有就是日后的相互配合。

其实周建国暂时不离开晋国,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他留在晋国也可以让南宫竹的工作顺利推进。

毕竟晋国的贵族并不知道天子虽然留在晋国,却不参与晋国内部的具体变革。

周建国大概与自己的心腹群臣们商议了以后。

在第二天立刻就召开第一次,晋国群臣的朝会。

因为晋国内部权力结构已经重塑了,但是晋国的最顶层的人事任命还没有公布。

周建国召开晋国群臣的朝会,就是为南宫竹,江瞻等人树立威信。

朝会上,晋国的一些世家大族都被天子通知来参加了。

这些世家大族虽然没有了特权与权利,但是周建国知道这些家族的人才还是不少的。

所以在情感上还是需要拉拢这些人的。

周建国这次为了彰显这次朝会的严肃性,特意穿上了天子的服饰。

周建国与群臣一番行礼过后,周建国直接单刀直入的说道,

“今日起,晋国正式改为晋州。这座宫殿,寡人要设为学宫。名字就叫子伯学宫。”

子伯学宫,一听就知道是为了纪念先君姬伯。

将晋国宫殿改为学宫,这的确没有人敢提出什么异议,取名为子伯学宫更会让晋国人觉得天子那是有情有义。

虽然吞并了他们晋国,但是并没有忘记他们晋人。

周建国给学宫取名子伯学宫,自然是为了拉拢晋国世代宗族的支持。

毕竟周建国虽然用了雷霆手段震慑住了晋国各方势力,但是也需要情感上的拉拢。

栾氏家族的长老一听这个宫殿将会改为学宫,而且命名为子伯学宫。

那是感动的当场就落泪了,随后对着天子行礼道,

“王上真乃深明大义。日后我们晋人的学子都会记住先君姬伯。”

其实栾氏长老的言外之意,就是天子吞并了晋国,但是还是给晋国留了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符号。

周建国点了点头回应道,

“先君姬伯是一位德行兼备的国君,无奈被小人所害。但是寡人希望从子伯学宫出来的学子,都能有子伯的品性。”

晋国原贵族们听天子这么一说,那也是感动满满。

随后周建国立刻让周忠宣布了晋州内部行政规划的具体安排。

然后还有各行政人员的职务安排。

当栾氏长老,一听晋州,与晋州下面三个郡的人都是天子带来的人,瞬间有点不高兴了。

眼里感动的泪水还没擦完呢,不满的神情已经摆在了脸上。

周建国知道失望的肯定不止栾氏长老,还有来参加朝会的各级贵族。

他们肯定也指望着第一时间爬到晋州的权力核心,没有想到美梦泡汤了。

周建国环视了众人,淡然的说道,

“南宫大夫,以及唐氏兄弟他们,只是从曾郡借调过来的。毕竟他们有变革的经验,将来晋州各级由谁治理,就看你们家族子弟在这次晋州变革里的能力展现了。”

因为曾郡的顶层干部是南宫竹等人,但是中层,底层都是原晋国的人。

难免会让晋国的贵族们心中有些不满,但是现在天子直接告诉众人,南宫竹他们是借调的。

也就是说晋州的变革彻底结束以后,他们还是需要调走的。

那么也就是说,晋州这帮贵族子弟还有机会触及权力中心的。

这样一来,变革的时候,晋国这帮贵族子弟的人,必然不会阳奉阴违。

因为他们想踏入天子的权力核心,他们的政绩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南宫竹他们可是有丰富的变革经验的,天子任用他们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周建国这句话一说完,栾氏长老立刻喜笑颜开的回道,

“王上的新政变革,我们必然拥护。我们栾氏子弟一定会全心全意投入新政变革当中。”

栾氏长老这么笑咪咪的一说,晋州的这帮贵族也立刻附和着说道,

“我们一定会配合王上的变革举措。”

前几日天子已经展示出了大棒的威力,今日算是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

如果没有足够诱人的大饼,怎么会有人拼命卖力呢?

南宫竹与江瞻分别起身向晋州的贵族们行礼道,

“都是替王上办差,为万民谋利。日后还希望诸位鼎力支持。”

南宫竹与江瞻那可是算是天子身边,军政界的顶级人物了。

晋州众贵族们也赶忙回礼道,

“日后有什么尽管吩咐,我们定然会全力支持。”

周建国看着这帮其乐融融的场面,其实心里非常清楚。

如果利益协调不一致,那喊再多口号都是没有意义的。

周建国要为民谋利,更要满足这些贵族的一些利益诉求。

毕竟变革这件事周建国一个人不能实现,不然变革只是空想的口号。

虽然周建国已经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晋州,但是对于晋州内部的势力,还是需要给予利益。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只存在理想主义的脑袋里面。

周建国可是一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

以未来许诺的方式,让晋州的贵族们支持南宫竹的变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底层民众识字率几乎为零,就算底层民众再忠心,根本无法转换为可用的人才。

这也是周建国需要不停的建立学宫的原因,让底层士族或者寒族来制衡传统贵族是非常必要的。

晋州的情况不同于曾郡,晋州太大,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又非常多。

更无法脱离本土贵族去推行天子的变革。

很多读历史的人会觉得诧异,为民谋利的政策,有底层民众支持不就行了吗?

为何非要向这些贵族妥协?

华夏历史上的数次变法变革,哪个不是为民谋利?变革者最后弄得都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原因就是,你再好的变革没有人完完全全的落实下去,那是毫无意义的。

周建国见南宫竹与晋州老贵族们一团和气。

随后周建国将脸一冷,言语冰冷的说道,

“寡人将丑话说在前面。此次晋州变革里,晋州子弟政绩突出者,寡人定然会重用。但是阳奉阴违者,寡人必然会旧账新账一起算。东门的处刑台永远都不会拆,寡人就为那些玩忽职守者预备在那里。”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周建国此言一出,欢快的氛围,瞬间被冻住了。

南宫竹很有眼力劲,第一个行礼道,

“臣下保证,如若此番晋州变革不能推进,臣下愿以死谢罪。”

乐离与江瞻对视了一眼,也赶忙行礼道,

“臣下是武人,立下军令状。如若变革受阻,臣下提头来见。”

南宫竹,乐离,江瞻等人公开用性命担保,那日后行事就可以不顾一切了。

因为给他们使绊子的人,就是要杀他们,他们自然会先杀了试图给他们使绊子的人。

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了。

看上去南宫竹等人是在向天子立军令状,其实就是告诉晋州的贵族们,他们可是要豁出命变革的。

如果谁不配合,掂量着后果。

这一出双簧也算是彻底征服了晋州原贵族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