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的农家科举之路

《纨绔子的农家科举之路》

第78章 两个问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乡试的第一场,共考三天。

考的是《论语》一篇、《中庸》一篇或者《大学》一篇、《孟子》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

其中,四书题中,每道题都要写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首,则要写三百字以上。

这第一场,主要就是考察学生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以及理解程度,同时,也考察学生对各种文体的熟练运用程度。

陆盛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虽说不像是圣人那般理解透彻,可是应对这所出的考题,还是颇为得心应手的。

陆盛把考题看完之后,便拿来砚台和墨块,倒了些水,便开始研磨。

一边磨着一边思考,等把墨弄好,陆盛在脑海里也把简单的试题做了一遍。

既然已经想好,陆盛便在稿纸上写了一遍,然后润色好后,才在考卷上答题。

这一答,陆盛便写到了中午。

还是肚子里面的咕噜声把陆盛惊醒的。

陆盛看了一下自己的进度。

他现在已经把两篇四书五经题写完,想了想,时间上还充裕,陆盛便要来一碗热水,拿起面饼,就着腌菜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陆盛便整理好东西,小心地把考题和考卷放在一边,直接坐着靠在墙上眯了会。

这天气燥热,陆盛睡得也不安稳。

眯了会,感觉精神恢复之后,陆盛打开小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小撮薄荷叶便嚼了起来。

这刺激的气味一上来,陆盛便觉身上也松快了些,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陆盛便赶紧趁着这精神劲,把那最后一篇四书五经文在心里琢磨好之后,便写在了稿纸上,眼看没什么问题,便抄到了考卷上。

这会,天色渐暗,陆盛晚上不打算用蜡烛,便把东西收拾好,吃过干粮后,运动了会,眼看天色已黑,便开始睡觉。

好在这第一天,周边也没什么人会彻夜睡不着,翻来覆去地影响到陆盛。

陆盛一觉到天亮。

要来一碗热水之后,陆盛便放在一边等它晾凉。

然后起身运动,眼看水也差不多好了之后,陆盛便吃起早饭。

吃完后,便开始继续答题。

到了中午,吃过干粮之后,陆盛继续写,嘴里还含着好几片薄荷叶。

等天色渐暗时,陆盛便停了手。

他今天把这四首经义已经全部写好了,只不过都是在稿纸上写的,就等着明天一早把它润色好写进考卷里。

弄好一切之后,陆盛躺在木板上,脚放在地上,盖着外衣,闭上眼睛,便开始思考这最后一道题。

这次的五言八韵诗,要求与水有关。

陆盛便借鉴了一下清代吴敦仁的赋得炼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

心里有谱之后,陆盛便熟睡过去了。

第三天。

此时,距离交卷时间还有一个时辰,陆盛便已经把考题都答完了。

润色好写进考卷之后,陆盛开始整理东西。

把考卷放在一边,陆盛起身运动了会,眼看时间还早,便又靠在墙上睡了起来。

许是这燥热的天气,使得陆盛脑子混沌,眯了会便睡着了。

等钟声响起时,陆盛才惊醒。

把考题和考卷整理好,陆盛便递到窗口处,不一会就有人过来把它们收走了。

陆盛看着这天色,便把木板叠放在一起,留出空间之后,便开始跺脚。

运动了一会之后,陆盛拿出馒头,就着之前要来的水,便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陆盛便又去了茅房一趟,趁机放松放松。

简单洗漱了一下,陆盛便又回到考房里。

这一晚,陆盛睡得很安心,什么都没有想,周围也很安静。

除了第二晚,陆盛隔壁有点动静之外,陆盛睡得都不错。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

这三天,陆盛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反正就是天一亮,吃早饭,上茅房,发考题,答题,收卷。

这么一通考下来,陆盛饶是意志坚定的人,脑子里也开始有点迷糊了。

眼看这状态不对,陆盛便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心理。

每天早上起来,陆盛便会在心里唱歌。

唱什么?

无所谓,想到什么唱什么。

这一调节之后,心情也不会因为天气以及这狭窄的环境变得郁闷和烦躁。

眼看心情调节得不错之后,陆盛也有了心情想别的。

这第二场中,以五经一篇,并试诏、判、表、诰一篇,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

陆盛第一天全用来构思了,第二天润色,把简单的写好抄到考卷上。

晚上把议论文想好,白天再稍加润色,便抄到考卷上。

这第二场,陆盛刚好写完不到半个时辰,钟声便响了。

好在陆盛已经写完,不像旁边的两位哥们一样,唉声叹气的。

陆盛从进场到现在的六天时间里,三根蜡烛只用了一根。

根据陆盛对左边隔壁大哥的了解,此人应该是用了两根蜡烛了。

之前陆盛半夜被吵醒过两次。

右边的大哥倒是沉稳。

跟他一样,天一黑,忙完事情就睡。

却没想到交卷后也在唉声叹气。

这第三场,考的是五篇时务策。

也就是结合经学理论对所出的时事政务题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陆盛拿到考题时,便把考题看了一遍。

把简单的略去之后,陆盛脑子里主要就是想着两个问题。

一是问以庆国如今兵部人数增多,费用消耗剧增,如何解决。

二是北面蛮人的处理,是安抚还是继续攻打,还是有更好的意见。

其余的都是常规的问题,陆盛那些题都写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了,稍微润色一下,就能写出来。

比如说水利建设问题,民生问题,以及对书本某一人物的评判问题,这些陆盛之前都有练习过,所以并不担心。

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这个兵部和蛮人的问题上。

庆国自从兵部损失惨重之后,益元帝便大力招兵买马,以补充所损失的兵力,并且为了在兵力上压制外敌,这几年招兵买马的行为越发增多。

如今财力消耗巨大,益元帝又开始担忧起来了。

陆盛低头。

财力消耗增多,一部分是兵部人多,日常消耗,二是打仗所需,粮草消耗。

陆盛便打算从这两方面入手。

至于北面蛮人,陆盛想起了之前说的通商。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想好切题方式之后,陆盛便开始研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