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高谋圣,我选择辅助刘备

《三国:至高谋圣,我选择辅助刘备》

第十四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刘备听到萧凡的话,没有半点犹豫。

“别说是一件事情,便是十件百件,备也自当答应。”

只要能够击退曹操就行。

萧凡笑道:“主公说话算数?”

刘备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今诸君作证,备岂能他日食言?”

见刘备信誓旦旦保证过后,萧凡才说出自己的主意。

“取笔墨纸砚来!”

少顷。

案桌上多了一封书信。

刘备和陶谦两人,站在书信前浏览起来。

书略:“备自关外拜得君颜,此后天各一方,再无相见。此前,尊父因张贼不仁,以致被害......”

“愿明公先除董卓余党,急朝廷之急,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

“如此,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用刘备身份,写的一封劝退书!

刘备、陶谦两人难以置信。

“这?”

一脸迷糊的刘备,直愣愣看着萧凡。

就连陶谦,也是叹气不止。

“若想用此书劝退曹操,恐怕不易。”

陶谦摇头道。

这时,众人也围了上来,议论纷纷。

“之前我等已经给曹操递上过劝退文书。”

“不止一次,此书并无任何作用。”

“我当真以为是什么妙策,不过是一封劝退书。”

众人唏嘘不已。

尽皆失望。

刘备迟疑道:“军师,莫不是搞错了?”

萧凡道:“并无搞错。”

众皆不解。

殿内。

萧凡踏出一步,道:“若此书不能劝退城外曹军,凡便从城门楼上跳下去。”

刘备一听,道:“军师何至于此?”

张飞也劝道:“不至于,不至于。”

众人也是被萧凡的话吓了一跳。

郯城的城防,仅次于彭城。

就城门楼的高度,从上面跳下去,不死也残!

“先生不必如此,姑且一试吧。”

陶谦想着,反正也没什么好办法,就试一试碰碰运气。

当下。

这封劝退书交到了一名使者手中。

使者被吊篮吊到了城外,随后一路赶往曹军营寨深处。

郯城内。

一间院落里。

张飞嘟囔道:“军师,你这劝退文书,恐怕不如人意。”

刘备一脸愁容。

“使者进入曹军营寨,已有一个时辰。”

现在那使者杳无音讯。

是生是死都不清楚。

八成是被曹操斩了。

只有萧凡笑而不语。

一盏茶功夫后。

“玄德,大喜,大喜啊!”

人未至,声先来。

陶谦急匆匆从院落之外进来。

“撤了,曹操撤军了!”

曹操撤军这四个字,对刘备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当真?”

刘备站了起来。

陶谦点头,道:“不错,城外密密麻麻的曹军,已经陆陆续续撤离。”

刘备仿佛大梦一场。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萧凡。

军师的劝退文书,真有如此逆天功效?

萧凡还未说话,张飞就建议道:“趁曹军撤退,我军可趁势追击。”

“杀他个措手不及。”

张飞拎起丈八蛇矛,跃跃欲试。

陶谦面露难堪之色,半天说不出话来。

萧凡才道:“恐怕追不得。”

替陶谦解了围。

张飞目瞪口呆:“如何追不得?”

“孔融、田楷惧怕曹军,不敢追击。”

陶谦不好意思说道。

“我徐州兵马,连番征战,人疲马倦,已无力再战。”

这是实情。

“俺追。”

别人怕曹操,张飞不怕。

他执意要率军追击曹操。

并且还向萧凡请教,问曹操会如何预判追军。

“人皆言翼德粗鄙,我看不然。”

萧凡笑道。

张飞还是存在粗中有细的一面的。

“翼德可如此如此。”

萧凡教了张飞一招。

张飞大喜而去。

另一边。

正在撤军的曹操,转身吩咐夏侯惇。

“元让领一支兵马,潜伏于此处密林两侧。”

“追兵若至,替我挡之。”

这是一处伏击战的好位置。

“喏。”

夏侯惇领命而去。

曹操又喊来于禁。

“文则另率一军在前面开路,火速返回兖州支援。”

刚才传来急报,说陈宫联合吕布,谋取了兖州大部分城池。

如今偌大个兖州,曹操还能控制的地盘,只剩三城。

甄城、东阿、范县。

如果不是荀彧、程昱两人用计死守,估计整个兖州都沦陷了。

“喏!”

于禁引军开路,朝着兖州地界杀奔而去。

安排好一切之后,曹操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

“陈宫背叛,便宜了吕布、刘备。”

“他日夺回兖州,再秋后算账。”

“有一个杀一个!”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徐州。

郯城。

眼见曹军退出了徐州地界,陶谦大喜。

他请城外的孔融、田楷,以及侧翼的关羽、赵云等人进城。

欢宴一场。

宴席过后,陶谦请刘备上座,再提前事,将徐州牧之职,让与刘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