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124章严明军纪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邾县公署外,刘基命人将扰民的六十九个军士押上审判台。

对于这些犯事的军士,刘基当然不会学吕蒙那样,士兵拿个老乡的斗笠就直接处死,这样做虽然能满足百姓的猎奇心态,但却肯定会损害军心。

而刘基也反思之前自己的做法,他确实将后世许多好的治军方法都搬入军中,但这些手段只能称之为“术”!

刘基军依靠这些“术”,使军队在战斗力这一点上胜过同时代的许多军队。

但刘基治军的手段,还远远达不到“法”的程度。

刘基麾下军队的军法,和东汉军法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刘基之前根本就没有花时间在修改编纂军法上。

关于扰民这一点,此前刘基也只是经常口头说说,并没有把它落实到军纪里。

因此,军士们在攻克邾县后,才会发生军士扰民的惨剧。

这一事件让刘基重视起自己手下军队的军纪来,虽然刘基可以打包票的说,他的军队要比同时期其他诸侯的军队文明得多!

但是,刘基向来不是一个喜欢“比烂”的人,除了食利者,应该没人喜欢“比烂”吧?

既然刘基有能力做到更好,那为什么不呢?

不然自己和其他“人渣”封建统治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主要的是,“比烂”又怎么能满足刘基作为穿越者的优越感呢?!

所以,刘基拉着高岱、刘晔、诸葛亮、董袭、甘宁等人,连夜草拟了一份新式军法!

这项文件被命名为《淮兵课》,其中对军纪做出指导要求,而今天的这场军事审判,就是依照《淮兵课》来裁判的。

“军士陈二,夺民黄大目绢两匹,钱六吊。依《淮兵课》,掳民财直钱五千以上者,笞三百!立刻行刑!”

刘基的侍从张世念出判决,立刻就有人上来押着这个名叫陈二的军士到一旁行刑。

“啪————!”

清脆狠厉的鞭子抽在陈二身上,痛得他将身子挺起,好似一条反曲的青虾。

三百下抽完,陈二早已不省人事,可谓是进气少,出气多。

刘基立刻起身招呼:“快!送他下去医治!”

能救回来一个是一个,这些军士可都是刘基花重金征募的半脱产士兵,死一个都得肉疼好久。

不过审判还得继续,正所谓慈不掌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军士王五,杀害陈理,强暴陈理之妻刘氏,论罪当斩!另外,王五出征所受俸禄,悉数补偿刘氏!立即执行!”

军需官拿出账册,将王五应该领取的俸禄统计出来,总计汉五铢两千五百钱,绢半匹。

军士出征,每月俸禄一千钱,取敌首级一枚,赏钱二百。杀敌五人,官升一级,赏绢半匹。

这是刘基军中执行的赏罚机制。

王五此次出征刚刚升任伍长,谁料竟然因为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野兽,丢了性命!

“咔!”

大刀落下,王五人头落地!

然后,军士将刘氏带到刘基等人身前,刘基亲自将两吊铜钱和半匹绢拿给刘氏,并说道:“本督治军无方,使你受此劫难,请受刘基一拜!”

言毕,朝刘氏深深行礼。

刘氏见状,一下子哭出声来,跪在地上哽咽道:“公子!民妇……民妇愿为公子做牛做马,报答公子恩情!”

刘氏的反应非常质朴,但老百姓就是这样,即使受了委屈,但统治者但凡对他有一点好,他就感激涕零,铭记在心。

刘基叹息一声:“刘氏,我不用你报答我,保境安民是本督的职责。我听说你有一对儿女,要好好抚养他们成人啊!”

刘氏涕泪俱下,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随后离去。

军事审判从清晨执行到正午,方才将六十九个犯事的军士处治完毕。

这场军事审判让邾县百姓大受震撼,他们自发将刘基麾下的军队称为“王师”!

是啊,有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统帅,其手下的军队可不就是百姓心中的“王师”吗?

刘基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僭越的称呼,在他心里,自己带领的本来就是王师!

“复兴汉室”这个口号是为了让大家更有凝聚力,至于复兴后的皇帝还是不是当今天子?

呵呵,天子?天子手里有几个师?

之后,刘基来到被军士们拔得只剩一件单衣的邓龙面前,对他说道:“邓都尉,你可愿归降?”

邓龙也被刚刚这场军事审判震撼了,他和那些百姓一样,都被刘基治军的手段折服,面对这样一支“王师”,邓龙觉得黄祖根本没可能守住江夏。

邓龙拱手说道:“大都督治军有方,既爱民如子,又爱兵如子,邓龙今日方知何为王师!邓龙愿降!”

刘基大喜:“好!来人,带他下去休息!”

之后,刘基终于再也支撑不住疲劳的神经,他让高岱和刘晔替他管理军务,自己则赶紧遛去补觉。

……

与此同时,江陵城内,南郡都尉刘磐接到黄祖的求援信。

刘磐召集众将,对他们道:“黄祖派人来求援,言说三江口被刘基攻破,他已经退守西陵。江夏乃荆州重镇,不容有失!而今张羡已被击退,我意率军驰援江夏!”

众人自无不可。

于是刘磐点齐三千兵马,登上南郡水师的战船从夏水入云梦大泽,朝江夏而去。

然而等他们行至沔口,立马就遭到徐盛所率伏波军的拦截。

南郡水师毕竟不像江夏水师那样要防范江东,所以规模比较小,只有战船数十艘,根本不是有两百多条船的伏波军的对手。

刘磐只好让战船紧急靠岸下船,改走陆路驰援。

而这一下,就徒增近二百里路程,因为刘磐现在需要带人穿行并绕过云梦泽附近大片零散的沼泽地,这段路可不好走!

……

当刘磐艰难跋涉在泥地里时,豫章郡柴桑大营,留守大营的校尉贺齐,正和豫章都尉徐宗一起清点兵马粮草。

刘基要求增调援兵的信件被送到豫章后,太守华歆立刻动员郡兵,征调粮饷,由都尉徐宗负责带去柴桑大营交给贺齐。

贺齐和徐宗忙碌多日,终于在正月十日这天,凑齐六千郡兵和两万石粮秣,由豫章水师近百条船和临时征集的商船、客船三百余艘送往前线。

岸边,徐宗对贺齐说:“贺校尉,徐宗祝你早立功勋!”

贺齐惊讶地问:“徐都尉,你不去江夏吗?!”

徐宗半开玩笑地说:“不了,豫章还需我徐宗镇守,否则那些豪右宗帅可能会想不开!”

贺齐按捺住心中疑惑,自从周鲂攻杀董嗣和彭虎这两个豫章郡内最大的山越首领后,豫章郡内的豪强和山越都安分了许多。

之后华歆实行仁政,令好些山越都主动回归乡梓,大幅削弱了豫章郡内的豪右宗帅势力。

徐宗这样说,显然是有意推脱。

既然徐宗无意上前线,贺齐也没资格强求,他抱拳道:“徐都尉,告辞!”

“告辞!”

待船只驶离马头,突然一个年轻的声音传到贺齐耳中:“我本以为徐宗有名望,贵为豫章名士,谁料不过一沽名钓誉之辈尔!”

贺齐扭头看去,却见是一虎头虎脑的年轻人在说话!

还不待贺齐说话,贺齐手下的军侯邓当就厉声呵斥道:“阿蒙!你怎么混进军中的?!”

贺齐抬手制止邓当,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呵呵,你叫什么名字?”

那年轻人扬起脑袋回答:

“小子吕蒙吕子明!参见贺校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