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130章分歧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当晚,黄祖命陈就和黄忠巡守城池,自己则在太守府宴请刘虎和韩曦,同时也是为了舒缓城内一众文武紧绷的神经。

婀娜的楚姬扭动纤细的腰肢,乐手吹奏乐器,众人终于将意识从今日凶险的战局中剥离。

黄祖举起酒樽,遥敬位列右席的刘虎:“虎公子,本府敬你一樽!请!”

然后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刘虎被池中舞姬的曼妙身姿迷住了眼,他心不在焉地回敬黄祖:“……请!”

黄祖无心责怪刘虎的失礼,即使对方是刘琮一党的人,但大敌当前,当以大局为重。

之后众人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待酒过三巡,从事潘濬起身对黄祖道:“明府,今日一战凶险,在下建议您坚守不出,再向主公求援!”

黄祖点点头,正想答应,突然刘虎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潘君何故怯战?而今有我刘虎带着五千大军来援,刘基小儿一定被吓破了胆!诸君今日难道没有看见,我还没赶到战场,刘基就吓得收兵了吗?”

刘虎大言不惭地夸耀自己的勇武,众人暗自摇头。

黄祖这时说:“虎公子,西陵城坚,刘基兵少,依本府之意,咱们坚守不出,刘基终究会退去,虎公子又何必以身犯险呢?”

刘虎虽然纨绔,但还没有胆量在黄祖面前放肆,他笑着说:“诶,黄公不必忧虑,明日且看吾出城击破刘基小儿!”

黄祖有些无语,这家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本府都被刘基小儿打得丧城失地,你一个纨绔出去不是送人头吗?

这时刘磐坐正身子,拿出族兄的威严呵斥刘虎:“虎郎!你难道觉得我也畏战吗?!”

刘虎被刘磐这一喝,吓得手中酒樽都掉了!刚刚那得意忘形的纨绔形象瞬间散去。

刘磐从小就是山阳刘氏中的“小霸王”,刘虎从前没少受刘磐欺负,眼下被刘磐呵骂,顿时现了原型。

刘虎垂下脑袋,眼睛直勾勾盯着刘磐,袖子里的拳头攥得死死的。

场面陷入尴尬之中,随刘虎前来驰援的韩曦出来打圆场:“黄府君,刘都尉!虎公子这是立功心切,想要尽快解除江夏危局,你们要体谅公子的一片苦心啊!”

刘磐懒得理刘虎,自顾自地吃菜喝酒。

黄祖虚伪地笑道:“呵呵呵呵——,虎公子远道而来,立功心切,这是老夫的福分!虎公子,本府再敬你一杯!请!”

刘虎顺着黄祖的台阶下来,端起酒樽道:“黄公,请!”

喝完这一杯,黄祖用袖子擦干胡须上的酒液,对刘虎和韩曦说:“虎公子,韩校尉,你们日夜兼程赶来西陵,将士们肯定疲惫,不若休息几日,咱们再议如何行事!”

黄祖这时也拿出了一郡之主的气势,言语里透漏着不容拒绝的意思。

刘虎看了眼韩曦,韩曦冲他点点头,刘虎服软道:“那就依黄公所言!”

黄祖把刘虎摆平,放下心来,他再次举杯:“诸君尽忠职守,守土有功,本府敬你们一杯!还望诸位和本府一起再接再厉,竭尽忠诚侍奉刘荆州!请!”

“府君,请!”

……

西陵城外,刘基在中军大帐召见诸将,他勉励众人:“今日一战,黄祖已丧胆气,若非刘虎领兵来援,我军必可生擒黄祖!”

众将点头,今日一战,他们都已经尽力。

虽然刘基调伏波军上岸,使得没有水师拦截敌人的援兵,但若非刘基调伏波军来援,今日的战事绝不会那么顺利。

只是还有一点,黄祖又得到数千大军支援,眼下这座西陵城变得更不好打了。

高岱看出众将疑虑,代替刘基出面道:“各位将军,豫章的增援就快到了,到时还望你们奋勇杀敌,早日攻破西陵啊!”

众将听自己一方的援兵也要来了,终于收起心中遗憾,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期待。

甘宁出列道:“大都督,下次攻城,甘宁愿做先锋,为大都督打下西陵城!”

董袭等人也纷纷出列请战。

刘基冲高岱微微一笑,感谢对方帮自己重振诸将战心。

然后刘基先是称赞诸将战意旺盛,接着又道出接下来的计划:“嗯,看到你们战心高昂,本督就放心了!

“众将听令!修整三日,待豫章援兵到来,我军再行攻城!”

众将齐呵:“诺!”

刘基继续下令:“徐盛听令!”

“末将在!”

“着你领伏波军镇守沔口,勿要再放敌人援军从水路南下!”

徐盛接过令箭:“末将领命!”

刘基点头:“去吧!豫章的援兵到后,我再支给你一千人,补充兵员。”

“谢大都督!”

徐盛走后,刘基小手一挥,让众将回营歇息。

之后,刘基从大帐中走出,外面已是星光点点。

刘基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哈——”

高岱笑道:“少主公若是倦了,最好还是回去休息。”

刘基呵呵一笑:“无妨,高先生,你们陪我到处转转。”

高岱等人拱手:“遵命!”

于是,刘基带着高岱、刘晔、和诸葛亮在营里瞎转悠,顺便看看伤员。

大营里帐篷无数,不时有伤员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这些声音穿过薄薄的帐篷布,传到刘基耳朵里,让他的内心充满伤感。

前世生活在太平年代的刘基,对于汉末乱世发生的种种总是触目惊心。

现在,他作为统治者,带着成千上万的士兵翻山越岭、渡过江水侵攻他人,因刘基而死的不下万人。

也许是因为战事受挫吧,刘基突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他发现他的内心并没有因为成为人上人而感到高兴,反而陷入一种痛苦中。

这种痛苦是出于人类的同理心,见惯了太平盛世的刘基,对飘摇在乱世中的人们本能地抱有同情。

作为穿越者的优越感,又强迫他要想法拯救这些可怜人。

刘基突然张口说道:“我本以为攻伐之事很容易,然而直到此次出征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孙子所言‘兵者,国之大事’的道理。

“诸君,我苦心经营庐江,全心操练士卒,为的是克定祸乱,再造太平。

“然而如今,我却兵迟西陵,连一个江夏郡都攻得如此艰难!

“刚刚我念及郡中百姓,想到府库中百姓上缴的钱粮,被我悉数用于战事。将士们英勇奋战,为我牺牲性命。诸君,我心伤悲啊!”ww

高岱三人被刘基这一番话惊到,高岱情绪激动地说:“少主公,高岱原还担心您媳于征伐,怕您养成好武轻文的品性。本还想着此次回师后如何劝谏您,眼下看来,是在下多虑了!”

刘晔头一回在刘基面前露出郑重之色,他说:

“田子曾言: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今时虽不同往日,然天下群雄,多惑于兵战之嬉。大都督能体察民情,是知兵家之实也!”

诸葛亮大受触动,拱手道:“刘君未及弱冠,聪睿弗下秦之昭襄!亮敬服!”

刘基收起心中伤怀,淡淡一笑不在意高岱等人的“恭维”,话题一转问高岱和刘晔:“高先生,子扬,你们可有计策助我攻克西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