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134章再说张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少陵野老对诸葛亮的称颂一点也不夸张。

众人听完诸葛亮的筹画,都为他的筹画之能感到惊讶。

且不论诸葛亮之策是否可行,光从他紧紧有条的言语中,大家就能看到一环扣一环的规划。

将荆州的兵力配置、襄阳方面的动向、敌我双方的优劣、地理和天时的把控、友军的情形等等各方面都计算在内,为刘基规划好接下来的行动。

刘基心动地说:“葛君大才,请受刘基一拜!”

说罢起身拱手向诸葛亮行礼。

诸葛亮谦逊地说:“刘君,亮刚才所言不过是一个粗浅的筹画。其中细则还需完善,要想实现也很繁复!亮不过是‘投砾引珠’罢了!”

诚如诸葛亮所言,他刚刚的计策只是临时起意,虽然已经足够惊艳,但还需要填充完善。每一个步骤的事实,都需要好好计划。

但诸葛亮的筹画为众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顺着诸葛亮的筹画,刘基觉得要攻克西陵还是有可能的。

刘基和高岱、刘晔等人开始商议诸葛亮所提“江夏攻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联络长沙太守张羡,煽动他再次发兵。出使的人选上,刘基再一次想到诸葛亮。

刘基对诸葛亮说:“葛君,在下有一事相求!”

对于刘基的意图,诸葛亮洞若观火,但这一次,他并没有应下刘基的请求,而是婉言拒绝。

“刘君,亮知你所求。然而此次出使,刘君最好还是派一重臣前往面见张羡为妙!”

刘基没有料到诸葛亮会拒绝,但他说的话点醒了刘基。

刘基点点头:“还是葛君思虑周到,张羡新败,要想说动他再次发兵,确需一重臣担当此任,以示诚意。”

目前刘基身边文武中地位最高的是谁?

那自然是担任庐江主簿一职的高岱!

“高先生,此事就请你走一趟了!请你替我手书一封带给张羡,说我愿意分兵助他夺取南郡。到时我取江夏,他得南郡,再合兵共击刘表!”

高岱拱手:“岱定不负少主公所托!”

这时诸葛亮提示高岱:“高先生,您可以先去临湘会见桓阶,桓伯绪!张羡素来敬服桓阶,桓阶也执意攻伐刘表。有桓阶相助,事半功倍矣!”

高岱笑道:“嗯,岱会先去临湘会一会桓伯绪。”

……

当天,高岱就代表刘基出使,由伏波军护送前往荆南。

船上,贺齐、徐盛二人陪侍在高岱身边。

为何贺齐也会在呢?自然是刘基派他来援助徐盛的。

之前也提到过,此次出征,伏波军牺牲颇多,三千将士所剩不到一半,要知道这还是刘基给徐盛调了五百豫章郡兵之后的数字。

所以为了之后的作战,刘基不得不再将贺齐也派来支援徐盛。

当然,现在不能再用“伏波军”来称呼水师了,因为水师中的一半士兵都是贺齐所率的客军。

刘基下令将他们暂时合编为“江夏水师”!徐盛任左督,贺齐任右督,以徐盛为首。

他们此次除了护送高岱前往荆南,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剿灭荆州的南郡水师!

南郡水师只有数十条战船,所以这个任务并不难。徐盛和贺齐都很兴奋,因为这几乎可以说是白拿的功勋!

而消灭南郡水师,也是刘基在一步步落实诸葛亮的谋划,为彻底掌控江汉水系而行动。

“对面的船只停下!”

忽然,江面上驶来数十艘战船,喝停徐盛和贺齐的战船。

“吾乃长沙都尉陈应,来者何人?!”

徐盛在战船上回应:“吾乃庐江太守麾下水师统领徐盛,特护送使者出使荆南,会见张府君!”

陈应惊讶,自从自己的顶头上司张羡兵败江陵后,江东就没有派过人来,荆南文武也觉得丢人,所以双方后来几无联络。

但荆南方面对江夏的局势是非常重视的,时常派出探子打探战况。

而刘基暴打黄祖的表现,也让荆南对于江东的实力感到恐怖!

没办法,谁叫张羡两万大军被刘磐五千人按在地上揉搓呢?

要知道之后刘磐带着三千人支援黄祖,反倒被刘基堵在西陵城内不敢出来。

对比一下,如果江东和荆南对上,张羡怕是根本保不住自己的地盘。

俗话说,腰杆硬,说话才有底气。

面对从江东来的水师,陈应不知不觉在气势上就弱了三分,他态度谦和地对徐盛说:“既然是江东的使节来访,我荆南水师自没有阻拦的道理!”

然后,陈应回首命令手下水师:“快!把河道让开!”

徐盛抱拳:“多谢陈都尉!徐盛再向您打听个事儿,张府君可在临湘?”

陈应回答:“张府君正在临湘,本都尉这就派快船前去临湘禀报府君!”

“那就多谢陈都尉了!”

之后,众人返回客舱,高岱对徐盛和贺齐说:“孔明建议我等先会见桓伯绪,但依目前形势,只有先拜见张羡了!”

徐盛说道:“高先生,游说之事不顺再去见那人也不迟。”

高岱颔首:“嗯,我闻张羡向来不假颜色,我等到时要多多注意。”

徐盛笑道:“高先生放心,待护送您到临湘,我二人就即刻启程前往南郡围剿南郡水师!”

高岱一惊,随后笑着摇头:“好你个徐文向啊!”

船只又行驶了一昼,终于在傍晚抵达临湘水畔。

高岱领着数名随从下船后,徐盛和贺齐就率领战船再次起航。

随行的陈应见江东水师离开,上来打探消息:“敢问使者姓名?”

高岱拱手,神态超然地回答:“在下吴郡高岱,高孔文。填为庐江主簿!”

陈应被高岱的姿态折服:“原来是高主簿,失敬失敬!高主簿请!”

“请!”

高岱和陈应一道入城,早已等候多时的长沙郡吏来领高岱前往太守府。

显然,张羡并没有出城迎接江东使者的打算。

高岱则从这件事看出张羡的不好相与。

待进入太守府,又有府吏接替郡吏为高岱领路。

府吏将高岱带到大堂:“使者请在此等候,容我通禀府君!”

高岱拱手:“有劳了!”

然后高岱坐下来等待,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张羡出来……

高岱起身走到门口看了眼天色,外面已是星光点点,怕是已经过了亥时。

“呵呵。”高岱轻笑一声,遂返回坐席。

期间,一直没有下人来给高岱上茶,高岱浑然不在意,只是坐直身板,闭目养神。

有下人在屏后偷偷观察,待他们看见高岱闭目正坐,面色肃然如松下清风,高而徐引,他们都对高岱的神采产生一种钦佩之情。

“此君风采,实不下桓君啊!”

有人不小心说出声,高岱睁开眼睛,微笑着看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下人畏服高岱的气质,纷纷从堂后退走,前去向张羡报信!

此时张羡正在后花园的亭台和人对弈。

“啪!”张羡大力地将黑子敲在棋盘上,发出一声脆响!

对弈之人面色怡然,毫不在意张羡咄咄逼人的气势。

要问整个荆南,有谁能在张羡面前泰然自若,那就只能是桓阶桓伯绪啦!

桓阶将白子落下,语气淡然地说:“呵呵,明府已是将使者晾在大堂两个时辰,不如由在下去将使者送往驿馆。”

恰巧,一个下人走上亭台,但慑于张羡的积威,不敢说话。

张羡嘴角下沉,将一枚白子丢在棋盘上,面色不悦地对那人说:“何事?”

下人不敢说话,桓阶笑着解围道:“明府,定是和使者有关!”

张羡不满地对下人说:“怎么?刘元子派来的人还敢跟本府提要求?!”

下人连忙摇头,但又不敢直言。他总不能说是自己等人被高岱一个眼神吓到吧?

张羡起身,面无表情地说:“汝是哑巴了还是怎么?”

下人惊恐地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嘴巴终于是开了阀:“老爷,那使者神采绰约,我等觉得他非凡俗,特来向老爷报信!”

“砰——砰——砰——”

说着,还不断把脑袋磕得砰砰作响!

张羡扭头骂了声:“没用的东西,滚下去吧!”

下人如蒙大赦,连忙退下。

桓阶微笑着说:“明府,桓阶配您一同见见使者。”

张羡没回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朝大堂迈步而去。

------题外话------

最近有点忙,感觉码字都码得不安生,希望端午节能有时间静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