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农家小子翻身记

《重生九零之农家小子翻身记》

第八章 看那情况不妙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刘胜水和卷毛刚走一会,姥姥领着小玲就来了。

离老远就看见王泉坐在院里窗台上发呆,不禁喊道:“泉啊,你咋出来了,快回去躺着!”

“姥姥!”王泉像个孩子一般开心地迎了上去。

“大哥,你还疼吗?”小玲忽闪着大眼,仰着头问道。

“没事了,走咱进屋去。”王泉把姥姥和小玲迎进了屋。

进屋之后,姥姥又是一阵嘘寒问暖,然后变戏法一般,从篮子里变出一个桃罐头来。

这是过年的时候,二姨从城里带回来孝敬姥姥的。

可是姥姥不舍得吃,把它留了下来,等时候久了,再拿出来给孩子解馋。

姥爷过世的早,姥姥一直跟着老舅过。

二姨家住城里,她和二姨父都在煤矿上班,家里条件好。

逢年过节,都会带很多好吃的回来。有各式各样的面包,有各种各样的罐头。

每次都买三份,有给姥姥的,有给老舅家的,还有给自己家的。

小时候,王泉和妹妹吃完好吃的。

姥姥的,还总是吃不完。

然后,姥姥就说怕吃不完就坏了,最后还是都便宜了王泉和妹妹。

上辈子,王泉长大后才明白,二姨每次买那么多好吃的回去,给每家都分一份,就是怕东西少,姥姥光将就孩子,自己不舍得吃。

但是,二姨一走,姥姥就会把东西都放起来了,给王泉他们留着。

等孩子们吃完自己家那一份,再拿出来给孩子们解馋。

当王泉明白这些道理时,姥姥早已不在了。

可现在,姥姥就在自己眼前,这是老天开眼又给了自己一次报恩的机会。

王泉舀起一勺桃罐头,放进姥姥嘴里。

姥姥一直说着,“不吃,不吃,我怕甜!”

但是王泉能感受到姥姥很开心。

王泉把罐头分给姥姥和小玲吃。

自己也吃了块,剩下的留给妹妹王英。

这可能是王泉上辈子到现在吃过的最甜的一瓶罐头。

又过了一会,爸妈、老舅和舅妈从外面回来了。

老爸进屋后没说话,把烟笸箩递给老舅。

两人都不说话,默默地卷起烟来。

老妈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舅妈看了眼桌上的罐头,脸色不大好看,最后气鼓鼓地说:“村里这是啥意思,姓罗的说的那是人话吗?他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不想多管闲事吗?”

老舅抽了口烟,叹气道:“老刘家在这石头村是大门大院,这村里一百来户,人家一院的就有二十几户。这几年刘老三在外面混的又不错,现在人家是有钱有势,罗村长也是不愿意得罪人啊!”

“他不得罪人,他干村长干啥,他这种人就是不行,光想着捞好处,一遇到难事就缩头,和那乌龟一个样。”舅妈毫不客气地骂上了。

老妈好似下了决心似的,一抬头道:“反正咱和村里说了,村里不管,咱就按先前商量的,咱去乡里告老刘家去。”

这句话说完,老妈又把目光落在老爸身上,“王祥福,你拿个主意,这事咱该咋办?”

老爸吧嗒吧嗒地抽了几口烟,缓缓开口道:“去乡里告他家也行,不过这样咱可就和老刘家彻底撕破脸皮了!不知道村里其他人家会咋想,会不会觉得咱做的有点过?”

“姐夫,你管别人咋想干啥,这事落到谁家头上谁也不干啊,放心吧,村里人肯定都支持咱,咱就去乡里告去。”舅妈性格强势,率先表态。

老妈情绪也是跟着激动起来,“秀梅,说得对,他老刘家多个啥,我们老江家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户,还能让他们给欺负了,下午咱就去乡里。”

老爸把手里的烟头捻灭,叹气道:“你们不知道,这里还有很多事。咱去乡里告了,以后山上采石场的活,咱可能也就干不上了。”

“为啥?”老妈和舅妈同时惊问出声。

山上采石场是除了种地以外,家里唯一的收入了。

要是断了这个收入,家里的日子就更难了。

老舅接口道:“我姐夫想的远啊!采石场虽说是村里的,但是平时来活了,安排谁上山,那都是村支部的刘云生说得算。平时他和咱处的是不错,但是他毕竟姓刘啊,要真是去乡里告了刘胜利,他脸上也无光啊,刘胜利毕竟是他叔伯侄啊,你说他以后还会给咱安排活不?”

“我不信了,他敢这么做,他这么做咱就找村里去。”舅妈又是一脸不服气。

“罗村长刚才咱不是找了吗,你也看见了。就算村里硬压着,给咱安排个活,你放心,那也都是出力不赚钱的差事。”老舅也是把手里的烟屁股狠狠地扔在地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咱就这么窝囊着吗?”老妈气鼓鼓地往那一坐。

一时间,屋里寂静,无人再说话。

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姥姥忽然开口道:“祥福,要不你去找找梁书记,让他给咱家主持个公道。你爸没回关里的时候,和梁书记走得一直很近。梁书记为人也实在,是个好人啊。”

老爸闻言,叹了口气,“妈,你说的是啊,梁书记是个好人,可是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怕别因为咱家这点事,再让他的病加重了,所以我也就没去麻烦他。”

听了老爸的话,姥姥也是不说话了。

这时,王泉也听明白了事情的大概,挺了挺胸脯,“我有办法。”

他自认为能够石破惊天的一句话,好似石子落进深不见底的山谷,等了半天也没有回音。

半天之后,只有老妈应了句,“王泉啊,大人愁着呢,你别跟着捣乱了。”

刚才的烟气还没有散尽,老爸和老舅又低头卷起烟来。

舅妈倒是往这面看了一眼,但是看见小玲正眼巴巴地看着剩下的两块桃罐头。一下就来了气,一把把小玲抱了起来,“看啥看,没吃过吗?你!”

看见舅妈目光投来,姥姥也是不说话了。

王泉知道舅妈的脾气,也没往心里去,又给小玲舀了块桃子,放进她的嘴里。

小玲双眼发光,一脸满足,含糊不清地说:“谢谢大哥。”

刮了刮她可爱的小鼻子,王泉走到屋中间,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老爸,我下午要去趟七河市。”

这句话终于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把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老爸的目光中带着疑问,“去那干啥?”

“去医院,做个检查!”王泉答得干净利索。

“儿子,你咋啦,头又疼了?”

“快过来让妈看看!”

“泉啊,别吓唬姥姥啊,你哪里又难受了?”

老爸、老妈、姥姥还有老舅和舅妈也都顾不得心烦了,又都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一时间,王泉又成了全家的焦点。他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王泉的计划,老爸迟疑问道:“这样能行吗?老刘家当真能服软?”

“爸,你放心吧,这招叫作敲山震虎。我保证两天之内,老刘家肯定得主动登门,到时候该道歉让他道歉,该赔偿让他赔偿,咱面子和里子都有了,咱老王家在石头村腰杆子也硬起来了。”王泉拍着胸脯作保证。

“那老刘家要是不肯道歉赔偿呢?”老爸说出心中疑虑。

“那咱就假戏真做,索性彻底撕破脸皮。正所谓是挡得一拳开避得百拳来。要不以后,这样的事还会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咱再想翻身就难了。”

王泉说完这句话,大家看他的眼神有了变化。

老爸点了点头,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老妈既惊讶又欣慰,赞许道:“王泉说的对,像我儿子,咱就这么做。”

舅妈目露惊异,“王泉,你怎么想到这些,这也不像你以前的性子啊?”

王泉下意识去扶鼻梁上的眼镜,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但是这时他还没戴眼镜,自然也就是扶了个空,他笑了笑,“舅妈,我这不是长大了吗,自然性子也变了。我说得这些,那都是在评书里学来的。”

舅妈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老舅一把搂过王泉,“好小子,不错,有点脑子像你舅。”

“你就吹吧,你!你要是有你大外甥一半聪明也行啊!”舅妈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怼老舅的机会。

两句话下来,屋里的气氛顿时也轻松了。

“铛铛铛……”

墙上的石英钟有规律地响了十一下。

“英子快放学了。”老妈起身,“秀梅啊,你们中午都在这吃,我做饭去。”

“姐,你不用忙活,我们回去吃。”舅妈连忙推辞。

“听姐的,中午就在这吃,我给小玲炒个鸡蛋去。”

“那行,姐,我和你一起做。”

中午,一家八口人团团围坐。

茄子、土豆、辣椒,都是自己菜园种的。

王泉吃得格外香,足足吃了两碗大米饭。

老爸和老舅还一人整了二两小酒。

饭桌上,王泉让姥姥跟着自己一起进城。

姥姥不愿意,说是舍不下家。

王泉死活不干非让姥姥一起去。

王泉老妈也跟着劝,“妈,你就当去二姑娘家串个门呗,江月都说好多回了,让你去!”

老舅也说,“妈,你去吧,就当散散心。再说,小玲大了,我和秀梅自己也能带。”

姥姥还是不松口。

老舅偷偷捅了捅舅妈,舅妈放下碗,也是开口道:“妈,你去吧。正好这两天还没秋收,也有空。”

这样姥姥才是终于答应下来。

王泉又和老妈说,让她多带了点钱。

吃过午饭后,王英去上学,舅妈和小玲回家了。

王泉老爸和老舅则是出去张罗借马车。

有人问,就说是去市医院给王泉做检查,孩子头疼得厉害。

临上车前,王泉还不忘给脑袋的纱布上,弄些红墨水。

就这样,老舅赶着马车,拉着王泉三人,直奔水库火车站而去。

马车前脚才出村,后脚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老刘家。

在这个还没有手机,电话也只有村大队有的年代。

村子里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那也绝对是惊人,简直可以和后来抖音快手相媲美。

比后者更为精彩的是,小道消息可以演绎,没图没真相,口口相传,一切全凭一张嘴。

所以,当大吃二喝的刘氏兄弟,听说王泉满头是血,被人抬上马车,人马上就不行了的消息时,两人也是不得不放下筷子。

“这是真的吗?”刘胜水很是怀疑,“上午,王泉这小子还活蹦乱跳,嚣张得很呢!”

“那还假的了?就是中午的事,我亲眼见到的。”

“就是啊,我还还搭了把手呢,看那情况不妙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