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152章心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贾妃顺流游赏一番,再重新乘坐版舆,来到了园内正殿。贾母等女眷提前排班站好,礼拜再三。贾妃一手拉着贾母、一手拉着母亲王夫人。三人一时有话道不出,各自呜咽哭泣。

贾妃率先安定心神,对那两人说道;“当初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如今好容易回家娘儿们一会。等会子我回去了,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呢。”说罢,几人更是低泣拭泪不断。

邢夫人等人近前来劝说,贾母再拜请贾妃落座。贾敏、尤氏、王熙凤、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先后近前拜见,贾妃再逐一嘘寒问暖。

这边娘儿们正在哭一会笑一会地叙谈,贾政等人又跪在帘外请安。贾妃隔着帘子含泪说道:“田舍之家或许不能享受温饱,却能享尽天伦之乐;今咱们家富贵已极,骨肉不能团聚,实在觉得没什么意趣!”

贾政跪在帘子外面,朗声答道:“今寒门出得贵人,实乃祖宗之德系于一身,古今未有之旷恩!”

贾妃再勉励几句,贾政随后回道;“园中亭台轩馆,皆是宝玉暂题,另请贵妃娘娘赐名为幸!”贾妃赞了贾宝玉,又赋诗一首,见省亲别院赐名为“大观园”。

随后又是相互赋诗说句,再就是那些小戏官演了几出戏曲。其中有个小戏官名叫龄官,拒绝了并非自己擅长的唱本,受到了贾妃的格外看重和赏赐,也算是个有趣的小插曲。

贾妃再听了小尼姑、小道姑们的唱经,随后就逐一进行恩赏。从贾母一直到府里的仆役,各有不同的赏赐之物。

时候已到了丑正三刻,执事太监近前恭请贾妃回宫。回銮的时刻已到,众人顿觉离别的无限伤感。

贾妃心里悲伤,却也只得含泪堆笑劝慰着说道:“如今天恩浩荡,每月逢二六日恩准进入大内省视,见面总是可以的。另外,如果明年再能被恩允归省,万不可再如此奢华靡费了。”

贾母、王夫人听得伤心,只是哽咽难言。

皇家规矩不敢违拗,贾妃只得上去版舆,贾母等人哭着拜别。一众人等在刺骨的寒风中,躬身拜别贾妃的版舆、仪仗,消失在暗黑的夜色中。

众人随后转去休息,第二天皇帝再有金银锦缎,赏赐给包括贾政及各椒房人员,自不必细说。

贾宅。贾璘与甄玉莲才吃了早饭,就见晴雯隔着屋门来报道:“宝二爷一大早就来了。”

贾璘略作沉默,甄玉莲安慰着说道:“他既是这么早来访,必然是有重要的事了。”晴雯先就是一笑,再接着笑道:“谁不知道他是个‘无事忙’?来找也未必是正经事。”

贾宝玉多有痴呆神态,令人想起来忍俊难禁。甄玉莲也是发笑,贾璘也不作答,起身走去隔壁屋子。晴雯忙着拿来大氅,贾璘只是捧着她的腰置于炕边。晴雯连忙羞红着脸低声哀求道:“大爷文武全才好大威风,晴雯如何禁得起过分疼爱?”

“我来查看一番。“你平日总是急恼,现在却只发呆。”

.......金钏醒过神来,晴雯低声骂道:“还戳在这里做什么,不去伺候主子娘!”金钏不恨自己笨,只恨身边的小姐妹们太过伶俐。

贾宝玉等得正在着急,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转头看去。候在侧堂门口的小丫鬟掀开棉门帘子,贾璘随后迈步走了进来。贾宝玉上前拱手问好,贾璘回礼后邀请他坐下说话。

“璘哥哥,那边甚为着急。”他当众不敢明言,说得吞吞吐吐。贾璘已然可以听懂:应该是秦可卿的事,随后站起来说道:“我们出去走走。”

晴雯在外面候着听到,虽然不敢发问,但也连忙近前再给贾璘系好斗篷。贾宝玉看在眼里,不禁笑道:“原来没记得晴雯姐姐如此细心。”

“那是你自觉聪明却是个没眼的!”晴雯笑着回道。贾璘当即在心里暗赞一声:好宝贝的晴雯,果然有特别风骨!今生伴我而两厢欢心,或许你自己最终也不会知道这缘分有多幸运呢。

贾宝玉只是嘿嘿笑几声,再施礼告罪。晴雯也不理会,又见贾璘只是看着自己。他眼神里满是欣赏、关爱神色,她察觉细微,更觉满心欢喜。

贾璘转头看看贾宝玉,自顾笑着说道:“宝玉也不必羡赞,却也有秋纹、麝月、檀云等人照顾得精心。”贾宝玉当然不缺美艳丫鬟陪伴,当下也就笑着拱手。

晴雯带着开心得意的神情,看看贾璘之后连忙退下。贾璘随即拉着贾宝玉的胳膊,说笑着走去侧院。小厮茗烟正和杜金平说笑着什么,见到他们走来,连忙近前施礼请安。

贾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原本也是调皮更还早有无赖情态。但因为贾宝玉并不过于严厉待他,这对主仆关系极为要好。小厮茗烟既已“醒事”又还伶俐,再有贾宝玉时常的恩赏,可称是忠心而活泼的随从。

茗烟与杜金平分别对贾璘、贾宝玉见了礼,再就牵马出得贾宅。几人上马出城后,向北面的水仙庵赶去。

“宝玉急着去水仙庵,是要赏梅还是有什么特别的事?”贾璘随口问道。

先从嘴里喷出一口呵气,贾宝玉推了推头上戴着的貂皮帽子,再笑着说道:“璘哥哥这是故意取笑我了。我哪有你和那位神女的闲情雅致?”

妙玉在水仙庵内住着,得到好机会就去探看秦可卿的贾宝玉,自然早已清楚了的。听他这样打趣,贾璘并不理会,只是追问道:“那就是她的事了?”

贾宝玉看看拖在后面的茗烟和杜金平,再低声说道:“她在后院已经住了数月,病情却还没痊愈。”

“我以为宝玉为何事着急,原来只是为这个。”贾璘不在意地说道,“你且只想想,她之前病体沉重,看着堪堪即将殁身。却能够拖延到现在,这是为何?”

贾宝玉暗呼口气,只得拱手说道:“全赖璘哥哥妙手。”

看着他粉白的胖脸,贾璘摇摇头回道:“非也。你曾与我说过,你两人是仙姑撮合,天意安排。这样的天作之合,必有上天护佑的!”他一连说着关乎“天”的字词,贾宝玉听得心中振奋,神态逐渐放松。

路上行人不多,水仙庵附近的农田,因为还没到“耕牛满地走”的时节,仍是空空荡荡。

庵里的几株松柏、银杏,以及几丛翠竹的枝叶,从院墙上方冒了出来。眼看即将到达,贾宝玉的心中不禁焦急,嘴里说道:“好容易到了。”贾璘却微合二目,深深地用鼻子嗅了一下,显得很是陶醉的样子。

“璘哥哥好闲情。”贾宝玉不禁笑道。

“好浓郁的梅花香气。”贾璘赞罢,随后到庵门前下了马。

水仙庵前院仍是庵堂,后面分了几个院落,妙玉和秦可卿带着各自的婢女、婆子,各住了两座,彼此之间并不相通。

杜金平和茗烟牵着马匹,去到侧院的马厩、男仆居住的所在。贾璘和贾宝玉各自去不同的院落,去见不同的人。

妙玉听闻丫鬟报知,走到屋门口来迎接。贾璘上前握住她的手说道:“快回屋去,不怕天冷?”

略微摇摇头,妙玉轻声回道:“见到璘哥哥就觉心暖。”

“看着只觉妙玉冰凉,实际却如此温暖。”贾璘说罢,妙玉仍是迈步:“就与璘哥哥一起看花。”

“最要闻花香。”贾璘说着抬起手,帮她把头上的貂皮抹额扶了扶。妙玉站定脚,笑着回道:“戴着‘昭君套’比‘卧兔儿’要暖和些,璘哥哥莫担心。”

跟他并肩走去院里的山石畔,妙玉笑着说道:“最早见到璘哥哥,就已懂得倍为体贴关心。又不用见面,妙玉也能感知。”

“嗯?这话怎么说?”贾璘好奇地问道。

“在静室禅坐不安,又查看了香炉。”妙玉自顾说着。

“如何?”贾璘扭头笑着询问道。

“还真的好呢!”说着,妙玉开心地笑了起来。她戴的小帽的棕褐色裘皮毛发,被寒风吹得乱舞,却衬得她平和静雅的玉脸,更有一番英姿飒爽的另外韵味。

见他看得发痴,妙玉红着脸低头,接着说道:“三炷香堪堪将要燃尽,现出左边与中间相平,右手那支却矮了四之一。”

“增福喜状!”贾璘称赞着说道。

“正是呢。”妙玉开心地拍掌笑道。稍后看了他一眼,再低声说道,“只是妙玉附会罢了。”

“这不就是见到你?”贾璘拉着她的手,走到几株梅花的近前,“你有这样的好心情,我必要助你才对。”

妙玉淡然地笑了笑,被他拉着一起身子靠前,都尽可能凑近了梅花的枝头。

红艳的,一簇簇的梅花傲然绽放枝头,更把芬芳散播在空气中。

“好香。”妙玉把粉嫩的脸颊贴近梅枝,闭着眼睛深深地嗅了一下枝头的几朵梅花,轻启朱唇赞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