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210章蚂蚁的无事忙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由她按着轻轻软软地地捏了捏,贾璘随后回过神来撤回手起身说道:“你们姐妹且安心候命就是。”

见他就要转去,金钏再凑近前要说什么。被贾璘略微摇头制止,她点点头再低头福礼。玉钏再近前福礼,贾璘点点头走出屋子,正见袭人迎面走来:“正在寻大爷,也该用晚饭了的。”贾璘只命她把饭菜送去捧雪斋。

翠筠等人到了院门口来迎,贾璘再看到妙玉也走出屋门口来迎,福了福问安。进了屋子,他拉着她的手坐在罗汉床上,说了送走林氏一家人的事。

妙玉知道他心中难过,也并不多问,只是安静地陪他吃了晚饭,再陪着说些烹茶、制香的话,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贾璘略作回应再在灯下随意翻看着书卷,却又记起为林黛玉买来《李易安文集》的旧事。妙玉陪在旁边,见他心神不安,就低声劝道:“璘哥哥若是心烦,不如我来制上一炉香。”点头说好,贾璘放下书卷,微笑着看着她。

妙玉制香的动作娴熟,神态更恬淡娴静,于贾璘眼中看来的确颇有超然之姿。制香也是耗费时间,但因为妙玉人美如花,又是极为恬静的人。她制香的过程被贾璘看在眼里,只有心神安然。

一缕香烟袅袅升起,氤氲的烟气伴随着淡雅的香气,浮荡在室内。

贾璘倚着靠枕,出神地盯看着烟气。妙玉随后坐在琴桌边,和缓地弹奏着乐曲。再想着与林黛玉在扬州作伴时,也曾互相弹奏说笑,贾璘索性闭目养神,直至脑海空灵,悠然睡去。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地醒来,正见妙玉伴在身边,只是不说话地在看着自己。阳光从窗外透射进来,映在她穿着淡雅荷花纹饰的水蓝色裙衫上,更使她玉面娇丽。偏她素色汗巾子更绣着田田荷叶上翘起一捧将开的莲朵,正迎着朝阳试图绽放。于贾璘看来她就如同是一朵粉白荷花,正娉婷地伴在身边。揽住她的肩头,贾璘小心翼翼地伸手探入:“好似希望之花。”m.

如同清风吹过池塘水面,妙玉的身子就此起伏荡漾。“璘哥哥自会万安,姐妹们更会如此。”妙玉偎在他的怀里轻声说道。贾璘揽着她温存一会儿,在她耳边说道:“妙玉令我安心。”微笑着点点头,妙玉随即命翠筠等人打水来服侍他盥洗。吃罢早饭,翠筠再来转报,说是杜金平来传话“有差役老爷等在正堂”。

暗呼口气,贾璘随口说道“就来”。

走去前堂,他见到正有一位跑腿的官差,此时正站在堂门口。杜金平先做了介绍,官差连忙施礼道:“奉吏部差遣,请贾老爷前去。”贾璘道谢后,拿了一两银子赠送此人。

见他欢喜地道谢离去,贾璘再在袭人、可人的服侍下更衣。杜金平早已备好了马匹,贾璘出得府门,在他的陪伴下骑马前往皇城。

清风掠过树梢,晨辉洒满街巷。来往的人们各个精神舒爽,只因天气已然不再炎热,身上倍觉舒适。

到了皇城门外,杜金平牵马在外候着,贾璘整理了衣袍,正要进去的时候,恰巧遇到了贾政也同来上朝。

“果如我所言。”贾政心中得意,但还是谨小慎微地低声说道,“天成这就得到敕命了?”

“回员外郎的话,在下只是得到吏部传命,正要去确认详情。”贾璘拱手回道,“确如员外郎所言,天成再去通报、道谢。”

贾政听他说得恭敬,心里更为开心。也是略微拱拱手,他笑呵呵地迈步前去。两人客气一番,贾政先行进去,贾政随后让守门禁卫查验了随身官牒印符,迈步走入门内。又遇到相识同僚,他再赶紧郑重地拱手,与他人正色朗声问好致意。

此时官员没有了隋唐时期使用的鱼符、鱼袋,身份用牙牌标明。进入皇城内的办公区,三品以上官将走东侧门,皇族王公走西侧门,其余官员均走掖门。

正门只能皇帝出入,再就是皇帝举行大典,比如颁发黄历、献浮礼等,可以由皇帝或者指定臣子登上门楼。

贾璘考中榜眼,也曾在出宫的时候,恩赏走过一次正门。

皇城内是各部衙门办公的所在地,处于不同的院落中。贾璘转入六部所在的院落,眼见人员往来不断,都显得如蚂蚁一般忙忙碌碌。

入眼所见,官员们皆是身穿各色公服,胸前各有代表文武身份的补子图案。文以禽饰,武以兽饰,号称文明。

心中暗道这才是真的“无事忙”,他走进吏部的办公区。

通报过后,贾璘先被请到侧厅静候。待官员上朝结束后回来处置日常事务,等候多时的他,才被召入了正堂。

各部官员分为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五个品级,以他目前的身份,原本就是由侍郎接待即可。但他抬头看去的时候,却见吏部尚书亲自坐在那里。

当下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

吏部尚书是二品高官——头戴乌纱帽,身穿暗纹小花枝叶绯色盘领大袍的公服,腰间的犀角带“束而不系”,胸前赫然是锦鸡图案。

快走几步,贾璘拱手拜礼道:“在下贾璘,拜见尚书大人。”吏部尚书先是颔首微笑,再让他坐在一旁之后,屏退了一众侍从人等。

“天成候命许久,倒也不是本官拖延,实在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尚书开口说道。

“贾璘让老大人费心了。”贾璘客气地对道。

点点头,尚书接着说道:“经我等反复商议,再请圣上斟酌之后,确定你暂行巡按御史之责,前往北地巡边。”

贾璘听了,心中立刻暗呼口气:皇帝果然精明。

贾璘本来已是六品州同,又是做出了功业,却被降为了七品巡按御史,尚书见他不语,随即问道:“天成榜眼出身,又立了大功,想必此时心中‘遗憾’?”

贾璘回过神来,连忙拱手答道:“在下何敢期望虚名,唯有谢陛下隆恩,谢老大人提携!”

尚书点点头,接着说道:“毕竟年少大才,不必在意一时。巡边重任,有你前往也是合适。沿路沿边之庆阳卫、绥德卫、延安卫、榆林卫、宁夏卫等处,均由你依次代天子巡视……”

他逐一说完,贾璘拱手领命。

见已说明,尚书随后令他去署衙做手续的交接与办理。先到吏部的“文选清吏司”——这是选拔、分配、任免官员的衙署,他卸去了现任,再签领了新的任命。

然后再去都察院,贾璘又向新领导报到。一通忙碌完毕,他获命听候出发的差遣令。从都察院里走出来,贾璘饶是体力好,却也觉得精神疲惫:官员们办事实在拖沓。

番值时间已过,各衙署的官员与后世去买盒饭的打工族一样,蜂拥说笑着,从各自所在的房间内走了出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