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240章万里犹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各自按照既定吩咐,前往各自的去处。对于杜金平,贾璘只是交待他要严管庄丁,吴焦巴弓等人给予配合。尤其因为这些人才来此地,不可与当地兵民发生任何冲突。若遇到什么意外事情,就尽快回报。

这是杜金平第一次独自带人外出,自己又还只是奴从身份。可贾璘说得清楚,是让吴刚、焦迩等人明里主导,由他暗中负责。这样的安排,吴刚等人也是信服——杜金平年龄不大,但无论武功还是人品,都颇受人敬重。又还是贾璘的心腹,吴刚等人哪敢混闹?

贾璘再命柳湘莲和李云宁跟随,陪着当地官员领着杜金平等人前去城郊安顿,一切妥当后再回来通报。

这些人离去之后,贾璘再带着苏璋、潘贵、卫若兰等人,一起前往府衙。m.

榆林城周长十里,城墙也是宏伟高大,达到十二米,可谓是边地重镇、近塞名城。城中里坊纵横有秩,沿街店铺、集市齐整有序。

进入主街,也就望到了府衙所在。与内境的格局仿佛,府衙的黑漆大门内,是几个前后左右相连的院落。分别是六曹、正堂、二堂、后堂等,再就是侧面的马厩、府狱、兵营等建筑。

就在一进院落的六曹所在地,贾璘挑选了一个小侧院,当做临时办公地点,而安置了苏璋及书吏、历事监生等人。

再由当地千总,领着潘贵、葛瑾等二十几名卫士去了旁边的兵营暂住,贾璘这才放心。

来到自己办公的小院,他步入屋内环视了一圈。家具布置简单,也与寻常公堂一样,公案、椅子,再就是几张杌凳。

副总兵常克带着一众文武再来请示,贾璘只说先从钱粮账目等开始查阅,就请常克自去忙碌:“不敢多耽搁常总兵事务,在下等人业已足够使用。”

常克客气几句,随即吩咐各部参曹,将一应账目及案宗送来。书吏伍乐天、于时中,立即忙碌起来。旁边的三位历事监生孔明则、曹利达、严华也都是做过类似工作,也坐在各处帮着审阅。

苏璋暂时无事,就与贾璘一起查阅军中案宗——关于将士奖惩的留底文档。

下午时分,柳湘莲、李云宁回到城中,找来府衙内回报,说是杜金平等人被安置在城郊农庄,住房、饮食等一切妥当。为了避免有什么信息沟通不及时的事,杜金平和吴刚等人,会于每天早中晚等不同时刻,来城中亲自向贾璘禀报。

贾璘点头称是,再让他们与裘方等人在旁边的屋子安坐。

李云宁颇明事理,柳湘莲又是坚定跟随,卫若兰胸怀大志更不必说。这三人闲坐无聊,或许回到院中走走,习练一番武艺,却并不喧哗。

裘方与韩泽平本是公子哥脾性,又暂时没有公务俗事可做,在屋里实在坐不住。两人正要请求贾璘,却被卫若兰招手叫到屋外。

“璘哥儿此时已不是我们的寻常玩伴,而是在处置重大公务。我等既然千里艰辛跟来,难道要他轻轻地说一句话,就被哄回去吗?”卫若兰坦言道。

“总是不耐烦。”裘方无奈地说道。

“定会有事可做。”卫若兰再次安慰。

裘方再要说几句牢骚话,那边的韩泽平已经不好意思,连忙低声劝道:“莫说我们远道而来不易。只说对这里毫不熟悉,更也不敢随意走动。不忍耐一时,又能如何?”

想想也是如此,裘方也只能接受对他而言的眼前无情的现实:边地即便是民风也是剽悍,非比锦玉满堂的长安城。又,在长安打闹斗殴,还有各自势力相互保护。到了这里若发生这样的事,或许性命就先没了。再去找谁算后账,自己也已然不知了。

旁边的卫若兰和李云宁也是笑笑,再安慰几句,裘方也就作罢。又见柳湘莲舞剑凌厉,他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就有了请教的心思。

除此之外,常克等人也颇懂这些京城来的公子哥们的心思,也会请他们去外面饮酒、戏耍。但因为贾璘暗中叮嘱再三,裘方等人总是不敢放肆也是必然。

总是这几人暂且找到了其它寄托,并不会给贾璘等人处置公务带来麻烦就好。

贾璘这边先给王子腾、安仁海分别写去了书信,再给一应亲人写信发出之后,安心整理如山公文。

对于这些公文,贾璘也知道是走走样子而已——真有什么违法违纪的事,这些官吏必是已然做得熟络,还会摆开来任凭查证吗?

表面功夫也要做,他也只得带着苏璋等人忙碌。

没几天,王子腾与安仁海的回信分别到了,贾璘拆开阅读。王子腾官高位重,自然只是客套几句,就说了自己还要再巡视,不久后或是亲自回来面谈,或是请贾璘前去相会。再又提及了彼此亲族的情意,王子腾也安慰他几句,要他照顾好自己,并说“有诸般事务需求,尽可找常副总兵”。

放下这封信没什么滋味的信件,贾璘再看安仁海的那封,却还不如王子腾的这封呢。信里,安仁海只说叩谢圣上眷顾之情,必会恪守为国效命之事。因为跟随九省统制王子腾,他更不能回来应酬等等。

贾璘收好书信,再给两人写去道谢的信件——客气无非如此,也算是未谋面先预习到时相会的客套话罢了。

杜金平等人回报也是及时顺利,贾璘埋头公案的时候,终于盼来了对他而言期待的家书!

最早到达的,是贾宅妙玉写来的。仔细地拆开信封,他抽出信笺的时候,立刻就有一份激情暗动。纸张素雅,但她一定是精心熏香过,甚至反复熏香过的。所以,他拿在手里的时候,仍然对此清晰可闻。

信中,妙玉只说接到他的信的时候,笑得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她把信纸放在鼻下闻,竟然真的嗅到了隐约的羶气呢。

再说了代为管理的家事一切如常,仆役丫鬟婆子们仍然尽心之后,妙玉再提及了仍在继续制作熏香,等他回去的时候,先要把他浸在香气再不出来方可。

信末,妙玉用端正的小楷,写下了“心系我郎,万里犹近”等话。贾璘阅罢,心知她关切至深,所以不提及什么伤感的话。

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妙玉更体察到贾璘的雄阔豪迈,以及这份情怀之下的缱绻温情。

仔细收好这封信,贾璘甚至重新把它封起,期待来日回去之后仍有余香,可供两人同闻。

给妙玉写了回信,紧接着,贾璘再收到贾母让贾宝玉代笔的书信。

一应嘱咐、祝福等话之后,贾宝玉特意隐晦地提及:老祖宗怜悯妙珰,命她从水仙庵移居大观园栊翠庵。妙珰再三推拒不得,拜礼再三入住。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