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补苍天

《红楼之补苍天》

第255章王子腾其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赶紧抹了眼泪,妙玉再仔细观察,却又不禁合掌庆祝:分明是兆示近来有好运的“献瑞香”!

总是各有心事,但都是惦念贾璘就是了。可无论是一众人等,还是贾璘本人,都只能对目前的状况,给予最大的耐心。

忍耐,原本也是寻常生活,乃至征战当中最常见的事。譬如作战,准备与等待的时间颇久。真的拼杀起来,不过是几个时辰,甚至是眨眼之间就胜负立现。

当边地的漫山遍野之中,各处都出现了“马兰花”的深蓝浅紫色花朵,在春风中摇摆的时候,贾璘等人回到榆林城没多久,就有了令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九省统制王子腾与安仁海,再去巡视了宁夏诸卫以后,接到了鞑靼于新年之际扰动边关的军情。他们匆匆返回榆林镇,却并未回到榆林城,而是暂时驻在了榆林卫与宁夏后卫交界的地方。

这里有数条河流肇发,周边的田野、草原丰饶、辽阔。因为如此,这一带是鞑靼进犯的主要目标,也是大成极为重视的要塞。

原本就有汉长城修缮后做为防护,后来再又修筑了一道长城给予稳固。目前这两人,正驻扎在第二道长城附近的新安边营,周边更有新兴堡、宁塞营等军营拱卫。

局势稳定了下来,王子腾就发来一道牒文,“邀请”贾璘前去会面。

这是来自当下边地最高实职长官的命令,更是贾璘颇为期待的会面。他与榆林守将常克道别之后,立刻带领众人向西南再行。

经过威武堡、清平堡、龙州城、靖边营等地,贾璘一行再穿过唐毛山之后,就看到了两道长城夹峙着的宁塞营。

眼见周边既是士兵们的屯田场所,更是无数兵将扼守要地的边关要塞,众人再次发出一阵赞叹之声。

随即通过隘口,南下进入第二道长城以内,贾璘等人不日就到了新安边营。

别人先不用说,裘方、韩泽平两人已几乎忍耐不住,渴望获得晋身的时间来得更快一些。

总是好事多磨。贾璘等人到了新安边营,询问过后却得知:安仁海目前的确驻在这里,但王子腾却又去了稍微西北一些的新兴堡。

边关总兵必是要照面的,贾璘随即整理了衣袍,与苏璋等人前去会面安仁海。

这一行人目前只有巡边的旗帜,那两面“文武选侍郎”的旗帜,已经不能再展示出来。即便如此,装着尚方宝剑的木匣子,却还是捧在苏璋的手里。

既因为贾璘仍是代天子巡边的御史,再加上他又与王子腾有甥舅之亲,安仁海还是要率众出迎。

但他因为官职高、权力重,只是做样子向辕门处走来。贾璘一行与他在靠近大帐的营门处见面,彼此见了礼。

贾璘宣示了皇帝谕旨,安仁海拜礼接受。随后贾璘再向他行官阶之礼,安仁海却也不好大喇喇地承接,而伸手扶住了他。

两人进入帐内说话,安仁海提及了那些违禁武官的事,再又做个面子上的自责。贾璘也不深说此事,只提到各处边将都还是恪尽职守的。

客套、寒暄过后,因为当天时间已晚,安仁海也不放他赶去面见王子腾,就在帐内排开酒宴做了接待。

贾璘索性把功课做足,还就坦然地在这座营地内住了几天,算是履行了公务。

随后他再道别安仁海,率众赶往新兴堡。

逐渐接近边地核心人物,贾璘的脑海中,却不能平息林黛玉来信的内容。这个女孩子年龄不大,原本又是清冷孤傲之人。但她随着与贾璘交往的增多而情深,言辞里也多有了一份建议与嘱咐的含意。

林黛玉外表看似较弱,但内心何尝怯懦过?仅以她分辨事务的能力,以及轻描淡写而尽显主人风姿地处置事务的状态,就能知道这个女孩,未来必是大气又能谨慎地理事之人。

她的来信中,再暗劝贾璘结交挚友,以相互支撑。这岂不正是想要做大事的贾璘,一直就在做的吗?

为她的来信感到鼓舞,贾璘更觉得所谓成长,尤其是彼此的成长,不应该只是每日里处在一起如胶似漆,而是应该远近合宜,关爱与敬重交加、理智与激情并存。否则,若彼此只听一个人儿的话,若彼此只是卿卿我我,岂不是越活越糊涂,更也是消弭了应有的人生斗志。33

为自己得到林黛玉的认同与鼓励而开心,为自己确定有这样良师诤友般的奇女子而庆幸,贾璘眺望无限天地,不禁大喝一声,挥鞭作势。

不用扬鞭自奋蹄,坐骑昂首嘶鸣一声向前踊去。一道闪电,就此穿过了长城。

新兴堡夹峙在两道长城的中间地带,周围水草丰美、田野广阔。无数兵营与屯垦田庄,相互依赖着围在附近。

贾璘等人边走边做了赞美之后,到达了新兴堡的土城城门外。军中的各文武官将们得到消息后,早已穿戴整齐,站在城门处等候。

远远地看去,裘方、韩泽平两人再低声赞了几句。贾璘低声鼓励着说道:“或者不久,你们就列于其中了。”

两人陪同贾璘巡边以来,既有少年混闹长安街头的豪气在,更对军旅生活由憧憬转为畏惧再进而喜爱。又有贾璘前不久的劝慰,他们的确热切地盼望能有机会进入军中。

也未必就是终生守在边关,毕竟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有一些权势。哪怕是在军中获得实职的小武官,或者在将军幕府可以忝列个低职文官,已是喜爱这里的他们,就都有了可以晋身的基础。

贾璘低声说罢,裘方、韩泽平听得却是清晰,心中暗喜不已。又因为逐渐接近城门处,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失仪的举动,只有连连低声说“必会拜谢再三”。说罢,因为目前是白身的他们,只有放缓马蹄排去队尾,与卫若兰等人并列跟随。

队伍将要到达城门处,附近的鼓乐手当即大奏乐曲,以示欢迎。

曲调肯定是不够精准、优美,但这些看似粗陋的乐手们,却能用这些看似粗陋的各样乐器,演奏出颇为雄阔的边地特有情致。

潘贵、葛瑾到了前面,先行对迎候的官员致礼,对贾璘、苏璋等人的巡边进行了通报。那边的官将们听后,立刻趋步近前。

贾璘在卫士的扶持下,从马背上下到地面。先就有一名文职红袍高官,近前笑着施礼说道:“在下贾化,代九省统制王大人,先行恭迎御史大人到来!”

贾璘不禁暗笑之后,再暗道一声:好巧。

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他自从被贾政转托王子腾举荐之后,因为眼光毒辣、精准地利用一切机会巴结住王子腾,更为其抹平一些小麻烦,而获得信任之后再不断高升。

看似出于报恩似的投桃报李,但他心里已认准了王子腾这样的人物,才是自己日后安享荣华富贵的保障。

因此,贾雨村自从在应天府做了知府之后,更是想办法靠紧王子腾而终于获得回京任职。之后他更是不仅须臾不离,甚至甘于为王子腾跑前跑后,不吝任何事务。

见他的确忠心,小心观察并试探多次之后,王子腾确认贾雨村确有才干,并且还很难得的极为忠心。

彼此更有了惺惺相惜之感,王子腾也就把贾雨村收在身边佐助。贾雨村就此官运亨通,荣耀非凡。

贾雨村目前为亚中大夫、实任军司马,已是从三品的大员——但这个官职很明显是王子腾特意安排,可以被翻云覆雨而控制的。

贾璘来巡边,与他早已相识的贾雨村肯定早就知道。之所以没有提前通气,既是因为贾雨村自觉官高位显,又也的确有留些惊喜于两人会面之时的打算。

当下两人见了面,贾雨村先是带领文武官将拜礼听旨,再就开心地接受了贾璘的致礼。随后他就捋了捋颔下飘洒的黑须,与贾璘并肩迈步走入新兴堡。

鼓乐声再次大起,进入堡内的贾璘略作观察,只是觉得这里的兵将数量与严整程度更高一些——肯定是因为九省统制王子腾亲自驻扎在这里所致。至于筑城的形制,边地诸堡大致相同,与镇羌堡等处无异。

再有众多文武官将,以及亲近侍卫们夹道而立。贾璘顺势看去,只见正堂门口,缓步走出来一人,正是当下二等伯、少保、九省统制王子腾。

大成的官员有额外兼任兼领职衔,又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再就是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额外职衔为尊贵,来凸显文武官员的不等身份。

这些职衔加上之后,其实已是实际的一品官员,甚至已是超品官员的存在。当然,荣誉大于实职,这是大成皇帝与朝廷的必要管控手段。

年龄约为五旬上下的王子腾走出正堂门口,缓步下来台阶。他身着大红锦袍,脸上带着淡定的笑容,一双眼睛灼灼有神,既有威严也有温和的神色。

这是曾经忠于贾氏,后来因为多种原因的考虑,而在皇权出现剧变的关键时刻,与贾氏分道扬镳的人。因为关联到这些,贾氏旋即失势,王子腾立刻受到皇帝的信任与倚重。

若以简单的背叛观点来看,王子腾确乎像是抢夺了贾氏的威权;但若以豪族之间的纷争与勾连来说,王子腾何尝不是仍然保住了包括贾氏在内的富贵?毕竟,当今皇帝轶正骤然发动夺宫夺嫡之变成功,对于旧势力与新势力就是一场重新划分的活动。

譬如某人去年过生日请来某些人分食蛋糕,可今年却因为彼此关系的远近,邀请部分旧人与新人来分蛋糕。这是很寻常的利益分割,但王子腾看似背叛部分旧势力而获得皇帝重用的同时,却因为还是与旧势力存在关连——如贾政与贾琏的妻子都是王氏嫡女,使得类似贾氏这样的旧势力,虽然站错队却还是暂且保住了富贵。

至于贾氏因为贾代化死后没有明白的掌门人,虽然看似谨慎许多却仍未收敛得合宜,被皇帝轶正一直暗中不满,那就是贾氏自己因为贪婪的惯性原因使然,并不能再过多牵责王子腾了。

总之,若是贾氏一味怪责王子腾也没什么太大意义了。况且当贾氏有些事情告求的时候,王子腾还是尽可能地做了回应。贾氏家中有异常情况如贾宝玉患病以及贾政转求贾雨村复出的时候,王子腾或是亲自探望或是确定辅助,还是做出了回应,并没有与贾氏断绝一切来往。

如此说来,在这个以自身利益为重的当下环境之内,他也算是勉力为之,但绝不会与贾氏再有过深的利益纠葛也是肯定的。

此时的贾璘看着对于朝政分辨得极为清楚的王子腾,心中也在做着自己的判断:王子腾当初因为得知轶正欲做大事,定也是做了极为艰难的选择。好在他们都“赌”胜了,也就互相继续扶持。

从王子腾仍对贾氏有所关照的情况来看,这人仍不失宽厚。况且,既然王子腾属于选择利益而非绝对忠诚,那么从今以后的未来之中,贾璘也有憧憬乃至自信:王子腾必可依赖、必可联合。

而王子腾缓步前行的同时,当然也看到了那个英俊的年轻官员,带着谦和而端稳的神态缓步走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