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厨神

《诸天厨神》

学徒一个月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家中,吴璟这一个月前前后后购买许多食材来练习满汉全席中所需要的技项。

比如今晚,吴璟将梦游器设置好后,躺在舒适的床上,进入梦乡。

凌晨3点,夜晚人格(简称小吴)苏醒,熟练地来到厨房,从水池中取出鱼,用刀敲击鱼的头部至直敲死。

接着用刀背去除鱼鳞,要注意腹部处,找到鱼鳃下面和头连接的地方,用剪子剪断。

小吴再用左手捏住鱼身体后半部,刀顺鱼背从嘴里伸入,触到鱼脊骨时,用力插入鱼脊骨周围的肉中,以使鱼脊骨从肉中脱离,然后继续朝尾的方向插入,将鱼脊骨周围的肉同骨分离。

接着刀移回到鱼头与鱼脊骨连接部位,夹住此处骨头,用力把它折断。

再将刀从鱼脊骨和鱼肉中间插入,顺鱼脊骨直伸到鱼尾部,用筷子按住尾部的脊骨轻轻往下压,压断尾部的骨头。

待鱼脊骨已全部同肉分离时,用筷子伸入鱼腹,轻轻搅动,把鱼脊骨、内脏等分几次从鱼嘴中夹出。

小吴调整手的位置,用手握住鱼腹使之弯曲变形,把鱼肋骨和鱼肉分开。当鱼肋骨脱离鱼肉时,再用筷子从鱼嘴或鱼鳃伸入,将肋骨夹出。

最后,小吴用手指从鱼鳃中伸进去触摸检查,待都取净后,洗净干净鱼和手,打扫好厨房和其他地方的卫生,将垃圾扔掉。

凌晨4:20左右,小吴拿着菜刀和脱骨鱼,来到西北侧空旷地。

将鱼串到旁边的烤架上后,小吴拿着菜刀对着竖木开始炼习燃木刀法。

小吴摆好架势,因为拿的是菜刀的原因,看着有点滑稽,但在小吴挥刀的那一刻,将内力聚集在刀刅,快速挥出,每一刀都砍在竖木上,留下一条条深痕,最终,木头在最后一刀的劈砍中变成两半,而菜刀也变得滚烫。

小吴将菜刀放入烤架的煤炭中,开始吹火,烤鱼。

将鱼背上开两刀,撒盐、姜粉、料酒、胡椒粉等调料给鱼做一下按摩,使之入味。

在鱼腹内填上葱片和姜片用于去腥,用生抽、蜂蜜、调成酱汁刷在鱼上并均匀地撒上五香粉、孜然粉。

这时煤炭烧好,将鱼放在烤网上,拿出菜刀,放在地上等它自然冷却。

在鱼的表面刷酱汁,再撒孜然粉、五香粉后,不停翻面,使鱼受热均匀。

凌晨5:30左右,小吴拿起刚烤得外焦里嫩的鱼,加上麻辣鲜香的配菜,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万般皆苦,唯有美食可以抚慰人心,打一棒子给颗甜枣,小吴因美食的安抚,使他不会像瑞克他们的夜晚人格一样造反。

吃完后,小吴收拾好现场,放好菜刀,回到房子,洗完澡后,躺在床上。

凌晨6:00左右,吴璟缓缓醒来,洗漱完毕后,拿着一瓶牛奶前往杨州楼。

杨州楼

吴璟穿好厨师服,跟着其他配菜师傅领用当天所需食品原料,并预提隔天原料后,站在粘板前,开始切配菜。

吴璟在一个月内将打荷工作干的极为熟练,不管是传递配菜、还是食材预制加工以及调味汁的配制,都可以很好地配合炉火与案板师傅。

所以,廖师傅昨天来后厨检查后,很满意吴璟的表现,将吴璟调到案板三线,成为了一名案板师傅。

“我现在当上了案板师傅,下一个就是炉头师傅,然后就可以跟师傅学习满汉全席了!”吴璟内心狂喜。

“小吴,那个糖醋里脊的里脊肉切好了没?”张伟过来催道

因为我走了,然后张伟成了传递菜品的打荷,而陈勇则跟陈鹏学习挂糊、吊汤等预制工艺,调味则是另一位厨师的徒弟。

“诶,马上。”吴璟收起心,拿起半斤多的猪里脊肉洗净,快速且均匀地将里脊切成小手指的条。

“小吴,你的刀工进步了不少啊!这都快赶上学厨10年的师傅们了。”看着吴璟的刀工,张伟夸赞道。

“啊!是吗!谢谢夸奖!”吴璟将里脊肉装盘,递着张伟道。

看来那燃木刀法,还是很有用的吗,虽然现在只能让菜刀发烫,不能让它起火,但着火毕竟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能提升他的刀工,按照现在的进度看,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成为炉头师傅了。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小吴,你切错了,这是芋头,不是洋芋”张伟看着一盘切好的芋头,对吴璟说道。

吴璟看着洋芋,无语到,在南方土豆叫洋芋,洋芋叫香芋,而在北方土豆叫山药蛋子或地蛋,洋芋叫芋头……。

啊!我的头有点晕,这到底是什么和什么呀?果然,我的知识还不够多,还有的要学。

吴璟你现实打击后,不再得意忘形,虚心向配菜师傅请教。

“这个是大蒜,北方叫蒜头,南方称为大蒜。带绿色叶子的蒜苗,北方称为大蒜,南方称为蒜苗,大蒜中抽出的单根茎,北方叫做蒜苗,南方称为蒜薹[tá。”配菜师傅指着大蒜、蒜苗和蒜薹说道。

吴璟在一旁认真的记着,真是大开眼界啊,南北差异还真是大呀!

下班后

“吴璟,走,今晚去师傅家吃团圆饭和月饼,你师娘可想你了。”廖师傅对吴璟邀请道。

吴璟听到中秋,有些恍惚。

“吴璟,发什么呆呀?快过来呀!你师娘在家估计等不及了”廖师傅催促道。

“哦,马上来!”吴璟回神后,大声回应廖师傅。

“吴璟,快来帮我一下!”

“来了!”吴璟离开阳台,走到门口。

廖师傅手里拿着两个竹灯笼,地上还有几个,林棠抱着廖旭日站在廖师傅旁边,他们这是准备去“树中秋”

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各家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并各种“庆贺中秋”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之晚,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挂到房屋的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燃烛于内,谁家的灯笼挂得越高就越吉利。

当晚团圆饭过后,在家门前,摆开供桌,焚香礼拜。供奉的食物也很有特色,形状多与圆有关,如月饼、柚子、柿子、油柑、龙眼、芋头等。

收起供桌,全家出门,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伴着天空一轮圆月。

路上,一群儿童提着柚子灯游乐,结队踏歌:“耍碌仔,耍碌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

向热闹的人群走去,“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夜空时,便是“舞火龙”表演开始了。

火龙是用榕树和草藤扎成的,以叶为鳞,以绳为筋,以柚为眼,龙身插满香火,在震耳的鞭炮声和浓烈的烟雾中,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随着鼓声欢腾起舞,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河边还有“烧番塔”,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火红的砖塔,冲天的火光,以及撩拨火苗的青壮年。

街道成了灯海,一片星火灿烂,耳畔满是孩子们的嬉闹声,中秋时分,对家人、对故乡的思念就愈发强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