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1241章 历史悠久的屈臣氏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何宇以前以为屈臣氏只是一家蒸馏水公司,可是屈臣氏的发展史远比何宇想象的还要辉煌,而且西医的发展也离不开屈臣氏。

1820年,一位叫马礼逊的传教士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合伙人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并为诊所配套开设了一间药房。

这便是“屈臣氏”品牌的直系先祖,已经有了150年的历史,背后有一段西药入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个药房大约存在了五年时间,因为马礼逊回国和李文斯敦亡故而关闭,直到两年后另一英国医生沃森来华,才得以恢复。

沃森医术得到十三行富商们认可,于是在1828年将诊所开到了广州,药房也随之有了第一个内地分店,号为广州大药房。

1832年,沃森在广州建了一座小型汽水工厂,采用英国最先进自动罐装流水线,这也是屈臣氏苏打水之肇始。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国门大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西方医学也随之而上。各地的教堂拔地而起,往往不远处就是教会医院,西药也开始为更多的国人所知。www.youxs.org

1841年,大批军队、商人、冒险家、传教士涌入香江,人口暴涨的同时,更带来许多新型病菌,再加上香江气候炎热潮湿,卫生状况十分糟糕。

危机中,西药商机出现了。屈臣氏则将分店开到了香江,成立了香江药房,那座汽水工厂也随之迁来,生意可谓火爆一时。

战争对西医药品需求大增,屈臣氏在香江和澳门、广州三地开花,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张着。

香江大药房犹如牛奶公司一样,屈臣氏在香江的生意十分成功,香江也成为屈臣氏的大本营。

屈臣氏不仅开设了一家规模可观的诊所,还在繁华的黄金地段买下店铺开设药房,公司的股东当然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沃森医生大约是水土不服,身体状况欠佳,呆了没几年,便卖掉屈臣氏的一些产业,匆匆返回英国。

1858年,亚历山大·屈臣从叔叔那里得到香江大药房的股份,身为出色的药剂师,在香江大药房担任经理。

1869年,香江大药房成为香江总督及爱丁堡公爵的药房御用商号,在香江和内地快速的发展壮大。

就在精明强干的屈臣先生正欲大展宏图之际,他却突然放弃了这份锦绣事业,将其转让给了药店两个医生,约翰汉弗莱与阿瑟亨特。

不过约翰汉弗莱与阿瑟亨特倒是经商的奇才,独具慧眼的他们发现这年头卖得最好的不是西药,而是汽水。

两人遂大手笔投资在中环士丹利街置地,建立一座新的汽水工厂,产品多达六类,屈臣氏汽水从此扬名天下。

1883年,屈臣氏在外国人甚多的菲律宾马尼拉开设了分店,主卖汽水,又在当地建立一座汽水工厂。

屈臣氏在内地扩张更是迅速,许多大城市都开设了分店,1890年的时候,屈臣氏大药房在内地已有34家药房。

内地其中以沪市分店规模最大,而且还有一个产量颇大的汽水工厂,成为沪市最高端的商店。屈臣氏名下售卖物品很是丰富,除了药品、汽水之外,还有化妆品、医疗器械、饮料、食物,甚至还卖起了时髦的照相机等物,俨然一个百货商店。

当时的西药还没有打开市场,西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同时印刷大量海报进行推广,进行低价销售。

大量教会医院的免费诊治、免费送药,更是帮了西药房的大忙,如美国传教士伯驾创办的教会医院,一天免费诊治病人超过千人。

李鸿章题匾“妙手回春”;左宗棠则为“仙术佛心”;沈葆桢为“慧心仁术”;曾国荃为“海西仙药”,得到了当时许多清朝大员的支持。

1887年,孙先生以第一名成绩考进香江西医书院,也就是香江大学前身,大二的时候曾获颁屈臣氏奖学金。

一战之前,在一些大型的城市,中药则被西药差不多彻底消灭,屈臣氏也走上了公司最巅峰的事情。

一战时期,屈臣氏关闭了大陆、菲律宾所有的药房和工厂,产业全部退缩到香江,公司业绩受到极大的冲击。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人以飞快的速度强行接管了屈臣氏的药房与工厂,汽水和蒸馏水厂也改称为日本海军饮料制造厂。

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屈臣氏才收回香江的产业,不过那时香江的人口也不足50万,旗下的工厂和医生也遭到了暴击。

1949年之后,屈臣氏在各大城市的店面和工厂也彻底失去,屈臣氏再次遭到了暴击,也仅仅只剩下香江的一点产业。

后面的屈臣氏继续以汽水和蒸馏水业务为主,而药房零售这块也仅仅在香江保留了几处,当然同时局的关系脱不开。夶风小说

1963年,日渐没落的屈臣氏被和记黄埔集团收购,汽水业务也被可口可乐冲击的节节败退。

屈臣氏早期的发展史,可以说是西药在内地的发展史,中医的传承能够继承下来貌似就很不容易了。

屈臣氏早在百年前便已经进入了化妆品领域,何宇还以为李超人独具慧眼进入这个暴利行业,看来真的是想多了。

屈臣氏这个150年的老字号换了无数的主人,如今到了何宇的手里,自然不会让这个品牌没落下去。

东方广场在不少国家都有庞大物业,屈臣氏可以直接入住东方广场,全球各地的家乐福超市也可以为屈臣氏安排物业。

前世的屈臣氏在全球可是有着15000家店铺,单单天朝店面就超过4000家,全球每年的营业额更是数百亿。

相对于公司的市值和规模,何宇更看重的是屈臣氏那庞大的现金流,不论什么年代都是现金为王。

现金是各个公司重要的输血来源,各个地产公司纷纷破产,李超人的地产却一直都是稳若泰山,这可少不了屈臣氏的功劳。

何宇想起屈臣氏悠久的历史颇为激动,屈臣氏成立的时候,全球的国家好像都不超过40个,这招牌还是很响亮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