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1326章 乌托邦海花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何宇看着眼前的海花岛还是感慨,这都在这里待了八个月的时间,流感依然在肆虐着全球各地。

何宇接连出版了三部小说,三部小说的销量竟然达到了8000万多册,这是分分钟钟要破亿册的节奏。

何宇的小说《未来水世界》和《后天》在全球引起的轰动自不用提,全球环境大使的名号也不是吹的,自然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陪跑了好几年,今年没有花钱去贿赂那些评委,何宇竟然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2月10日的时候,何宇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成功杀出重围,全球的奖章也基本凑齐,内心很是无比的激动。

应该是诺贝尔那些评委终于搞明白了何宇的国籍问题,香江所有的吃瓜群众都是英国人,如同南美洲圣马丁人是荷兰和法国人。

风云社那边准备为何宇活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毕竟科幻小说也提出了克隆人和dna的一些相关问题,这还是有可能获得医学奖的吗。

泽平这家伙现在也15岁了,痛苦的读了几年初中之后,终于如愿的进入了剑桥大学经济专业,美国那里的确不太安全。

其他几个小家伙也差不多都进入了初中,泽安、艳芳也是开始读预测,准备向大学发起最后的冲刺。

孩子们各项发展都很不错,何宇的老脸算是彻底保住了,全球的大学的确可以随便选择,但是这个推荐进入大学真的有点丢人。

海花岛的第一个公屋也终于建好,岛上的居民大部分也住进了新的宽敞大房子,心里都是格外的愉悦。

岛上的公屋设计的非常漂亮,当然是何宇抄袭未来新加坡的建筑风格,小区与园林完美的结合,居民在公园里生活。

居民住的公屋同样是没有厨房的,小区建立了不少的公共食阁,大家也不用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做饭上,食品安全自然是杠杠的。

好吧,其实建立公共食阁的目的也是为建筑本身考虑,房屋建造起来容易了很多,也能节省饮用水资源。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环保,海花岛可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去处理生活垃圾,公共食阁的厨房垃圾统一销毁也容易方便很多。

海花岛的地面当然是非常的干净,即使不用环卫工人去打扫,岛上的自然气候就是天然环保帮手。

这些人是岛上的第一批居民,也为圣诞岛奋斗了数年的时间,自然会享受超越后来者的待遇。

海花岛后期的公屋政策自然会采取未来新加坡的制度,至少也要保障80%的居民可以住到廉价的公屋,富豪可以购买永久产权的别墅吗。

海花岛的房地产自然不会采用公摊面积,食阁和店铺对外出租的费用可不少,居民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物业费用,也足够支撑起小区物业的运转。

公屋也采用了日本不少的先进经验,各家阳台也是属于免费赠送的面积,阳台逃生通道的功能也借鉴了过来。

海花岛的公屋政策也是新加坡未来学习、借鉴的对象,现在的新加坡可没有太多的财力用于修建这么奢侈的公屋,也只能望洋兴叹。

何宇还是要好好感谢新加坡的,这些公屋政策也是新加坡摸爬滚打数十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直接为何宇提供了现成的思路。

没有公摊面积支撑的物业费可以说天文数字,每层楼宇物业费的标准又不一样,一楼是否支付电梯费等等,这些都是公屋需要考虑的问题。

公共食阁廉价餐饮不但有效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而且小区物业对外出租的租金,可以用在那些纠纷比较多的收费项目。

当然海花岛这里四季气温比较舒适,完全不存在集中供暖这种情况,森林面积和小区绿化面积这么高,就是使用空调的时间也很短,自然不会有太高的物业成本。

海花岛正中央修建一座缩小版的的白宫,对面还有一座雄伟的国会,当然周边也少不了一些缩小版的各种行政中心。

海花岛这边人口虽然非常的少,但是该有的还是要有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未来的人口也不一定少吗。

白宫前方的太极广场同样非常的漂亮,何宇借鉴了西安大雁塔的喷泉广场和迪拜哈利法塔的音乐喷泉,现在技术虽然达不到那些要求,未来可以不断的改进吗。

太极广场属于海花岛最大的广场,同样借鉴了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广场的40米巨型遮阳伞,未来妥妥的打卡圣地。

何宇想起自己设计的太极机场造型很是满意,当然是笔记本电脑里新加坡樟宜机场宣传片,全球最漂亮的国际机场,没有之一。

穹顶下的花园、雨漩涡瀑布、羽之灵雕塑、云彩之曲音乐雕塑、t3螺旋滑梯等等,星耀太极机场聚集航空设施、购物休闲、住宿餐饮、游乐项目、景观花园于一体的机场综合体,全球网红必打卡圣地。

可惜海花岛地形不能修建地铁,何宇也只能采用德国的空中轨道悬挂列车,这样的效果比起地铁当然更加漂亮,也可以合理利用地上空间。

海花岛上的交通还是非常不错的,何宇直接借鉴了新疆伊犁八卦城设计,也不用担心堵车的问题,很符合太极的寓意。大風小说网

海花岛上的高速公路自然全部免费,当然连接两个花瓣岛屿的跨海大桥还是要收费的,也仅仅只收取低廉的养护费。

如今岛上也建立了不少的中小学,三所大学也正在大学城那边紧张的建设中,未来也可以继续修建新的大学。

海花岛的农业示范基地也是相当不错,科研团队也来到海花岛研发新的种子,这里的日晒也能培养出一些天价的水果,也要满足那些未来不差钱的土豪。

海花岛资源有限,自然不会去发展重工业之类的,旅游业也足够支撑海花岛的未来运营,还可以发展互联网高新产业吗。

何宇看着那些幸福的岛民很是开心,今年可是给岛上每位居民发放了2万美元的现金,差不多都是直接步入了中产阶级。

一共也就发放了2亿美元多而已,居民以后创业也有了资本,单单依靠何宇来发展海花岛肯定是不行的,共同致富才是海花岛的目的。

何宇想起海花岛的未来规划很是激动,这里的居民才是真正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