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一世公侯

《红楼之一世公侯》

第七十八章 出府游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林府前厅。

贾敏自回后院歇息着,此时屋里只剩李瑜和黛玉、雪雁主仆二人。

黛玉朝雪雁道:“快给瑜哥哥斟杯茶水来。”

雪雁听了,即从厅内架子上取了茶罐,拿木勺舀了一瓢茶叶放在茶盏中,取热水冲泡,拿茶盖盖好,端来放在李瑜手边小几上。

李瑜道了声谢,同黛玉道:“不想妹妹的生儿竟同百花生辰相合,想来命格中也暗合一种花来。兴许也是一位花神。”

黛玉听了,笑道:“自古以来,百花为人附会,牵扯了不知多少文人骚客、红颜女子。

便连一年十二月,也都各自渲染出了一种花神来对应,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这榜上有名的,无一不是百代留名的奇男女,若光凭我生辰相对,便可算作一种花神,那世间众人,在这日庆生的不知凡几,莫非人人都是花神么?

再者说来,世间花之种类不可胜数,倘若每种花都各有其花神,那青史之中,恐怕也挑不出那许多人来一一相配的。

更遑论除却真花之外,另有形似花者,雪花、泪花、水花……莫非也各有花神么?”

李瑜不禁哑然,片刻乃道:“所谓花者,乃以其形色香味之独特,故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因而申引出许多品性来。

所谓爱花,不独爱其形状、气味,而爱其品性。

如陶渊明之爱菊,周敦颐之爱莲,由其所爱之花,大可窥见其人品性。

今人之敬崇花神,将十二月各予一种花来对应,则各月生辰之人,皆可自得一种品格,实为人爱美厌恶之举。

常人虽无济世之才,却也有向善之心,各怀期望,聊以自娱,其志也纯良。”

黛玉听了,摇头道:“大凡世人所爱之物,皆要敷衍出一段故事来。

花乃天生地长,沐光饮露,与人不同,其性洁净,生来便只顾载色流香。

而花之生长凋零,一如人之生老病死,可见其亦是孕育生机,死生轮回,又与人畜一般。

今人只将其以死物相待,自顾把玩赏弄,凭其所想,随意附着人之品性于花上,以为大雅,不顾花之本色,也要分个高下,岂不是大俗?”

李瑜听了,一时也无言以对,只得端起杯子来轻啜了一口茶水。

黛玉见李瑜无话可说,自顾沉稳,便觉着好笑,乃说道:

“上回与哥哥打赌,却是我输了。还要多谢哥哥甄别伪善之人,为我家除一隐患。”

李瑜听了,道:“妹妹只消记得同我的约定便是。”

黛玉不由脸红,鼓起双颊,气呼呼地哼了两声。

李瑜见她粉雕玉琢的样子,分外可爱,乃笑问道:“妹妹几岁了?”

黛玉道:“六岁了。”

李瑜心想,分明是个不大的孩子,只是说起话来却颇有些不凡,果真是天生慧根,与众不同。

李瑜接着道:“妹妹年纪不大,怎的说话倒像个大人一般。”

黛玉瞥了李瑜一眼,道:“哥哥比我大了许多,怎的说起话来却像个顽童?”

二人在厅中你来我往地斗嘴,将至午时,金锁从外面进来,问道:“姑娘,夫人还在屋里小寐,这个时辰了,可要叫她起来用饭?”

黛玉道:“先吩咐后厨备饭,再往母亲那里请她过来。”

金锁听了,便出门叫银环往后厨传饭,自己则去后院请贾敏起床。

李瑜和黛玉在厅中等了不久,便见贾敏从屋外踱步进来,先在座上坐了一同说话。

等银环进来传话,说是饭菜皆已备好,贾敏便命布菜,几人自一旁垂花门掀帘子过了偏厅,在桌前坐下。

金锁取水给众人盥手,银环、雪雁摆碗箸。片刻,有婆子提着食盒从门外进来,将一应汤菜布放在桌上。

李瑜等人自顾安静地用饭,约莫过了两刻钟,各自吃饱后,便由金锁着人来收拾。

贾敏领着两人又回前厅坐了片刻,说道:“这会儿外面日头起来了,暖洋洋的。趁着时候好,瑜哥儿领着玉儿出去玩吧,你多照看着她。”

又对黛玉说道:“你同你瑜哥哥出去,一切听他的话,莫要乱走乱跑,雪雁年纪也不大,玩性起了,有时也看不住你。”

李瑜道:“姑母只管放心便是,我领着妹妹先去花神庙祭拜,再在郊外赏玩一会,日头落下之前便回。”

贾敏点头道:“瑜哥儿看顾着,我是放心的,你们早去早回吧。”

说罢起身,自衣架上取了一件绣花红色披风给黛玉穿上,送黛玉出了屋门。

李瑜叫来范二,让他去府外准备车马。

李瑜与黛玉一前一后,身后随着丫鬟雪雁,一同出府门来至外面。

范二牵了一辆马车,正在拴绳系辔。一旁有小厮牵着一匹马,乃是李瑜的坐骑。

雪雁掀起车帘,扶着黛玉上了车轿,范二坐在车轿外驾车,李瑜翻身上马,当前领路,一行人出了街口,朝着城东而去。

一路向东出城门,往东南行了四五里,来至一片林前。

树叶青翠,花丛满地,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有男男女女皆提花神灯在此赏玩,另有优伶扮作十二月花神登台娱乐。一众青年男女围在台前,欢呼雀跃,热闹非凡。

一旁有一座四角飞檐的庙宇,墙身漆以朱红,大门洞开,上悬一块朱红大匾,金字黑底,书作“花神庙”三字。

庙内进出者不绝如缕,庙外有小贩叫卖,春卷、包子、油糕等小吃种类丰富。有负篓的老孺头簪鲜花,叫卖花冠。

路旁有支起木棚设座卖茶的年轻汉子,卖香烛的老汉靠坐在树边……

李瑜等人驻马停车在一旁围起的空处,乃是专停车马的。

雪雁先下马车,将黛玉搀扶下来。李瑜翻身下马,将马缰拴在车上。

此处有专人看顾车马,李瑜同黛玉等人脚踏青草,一路往花神庙行去。

林中有许多在树前挂彩纸的青年女子,趁着今朝女儿节日,莺歌燕语,相聚玩闹。

黛玉走在李瑜身旁,眼见这一片赏心乐事,也觉着脚步分外轻盈。

行至花神庙前,李瑜命范二自一旁的老汉处买了几根香烛。

行至庙内,略感觉有些拥挤。前殿的高台上供奉着花王神与各路花神的牌位。其后的墙上挂着花神绘像。

黛玉在殿前的蒲团上轻轻跪下,闭目合手拜了三拜起身。雪雁自一旁将香烛点燃交给黛玉,由黛玉亲手将其插在前面的青铜鼎炉中。

仔细观摩了殿内陈设的花神图画,四人便自庙中而出。

黛玉走了片刻,小脸通红,驻足轻轻喘息不止。

李瑜道:“妹妹到底年幼,身子弱了些,不如先在路边歇息着,吃些茶水点心,待会再去河边走走。”

黛玉点了点头,李瑜便领着他们先在路旁的茶棚坐下,问店家要了一壶茶、一叠点心,休息了片刻。

待黛玉恢复些体力,范二同店家结了账,一行人便顺着林子往东,来至一条河边。

小河两岸围着一列男女,正将采得的鲜花捧在手中,轻轻放入河面,顺流而下。

一时间河面上鲜花星罗,三三两两地簇拥在一团向远处流走了。

草地上有扑蝶的少女,河岸边有私语的姑娘,众人欢声笑语,共享此间风光。

一直玩到日昳之时,郊外男女陆续散去,李瑜一行便回至花神庙前,支付看管资费,取过车马,又往扬州城返。

进城在街边缓行,李瑜见路旁商铺中有一家书肆。于是勒马止步,叫范二停车等待片刻,将缰绳交他拿着,自顾进了店里。

黛玉和雪雁坐在车内软座上,感觉车停了,便微掀了帘子往外看,见仍在市坊内,便问车轿外范二何故停车。

范二便说李瑜停马去了书肆,许是要买书。

李瑜进得店中,左右挑选,最后问店家要了一本《漱玉集》,付了银钱。

出店铺,上马启程,一路回至林府门口。

黛玉下车,李瑜取了李清照《漱玉集》递给黛玉道:

“今儿个妹妹过生,也不知送些什么好。想来以妹妹的志趣,珠宝首饰也是不喜欢的。

我料想妹妹有咏絮之才,文思才情不弱谢道韫、李易安,送妹妹一本诗集,想来要好过那些金银珠玉。

也不知妹妹是否喜欢,还望莫要嫌弃。”

黛玉接过书卷,笑道:“瑜哥哥有心了,这本诗集便很好。不过谢道韫、李易安乃是女子翘楚,我虽有些小智,却也不敢当这咏絮之才的称赞。”

李瑜笑了两声,道:“林妹妹还小。再过些年头,才情长足,放眼天下,恐怕也是少见的女才子了。”

二人说笑着,一路迈步往府里面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