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投曹,荀彧劝我当二五仔

《三国:投曹,荀彧劝我当二五仔》

第5章 怕什么来什么,曹操人麻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又何尝不知,袁本初不会轻易地就南下援助。”荀彧摇了摇头,

“可是除此之外,我也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既能够保全实力,又能解东武阳之围。”

“你说要自救,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自救?”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刘楚答道。

他站起身来,然后把帐中的案几全部移开,

空出了一块三步见方、也就是后世长宽各约4.5米的方形空地。

荀彧有点不明所以。

紧接着又看到刘楚从袖中抽出一物,作势就要往空出的地面上铺。

“这是何物?”荀彧好奇地问道。

“地图。”

“这是地图?”

荀彧本能地有点不大相信刘楚说的话。

毕竟他见过的地图多是羊皮制成,

且一副三步见方的地图,其体积之大,远不是刘楚手中之物可比拟的。

刘楚手中的东西仅巴掌大小,材质轻盈,既不像是羊皮,更不像是纸。

刘楚慢慢将地图展开。

而且与普通的平面地图不同的是——

这是一张卫星地图。

刘楚也不知道这地图是什么材质,摸着像是塑料,但又比塑料绝对坚韧。

刘楚曾尝试着用剑划一个小角,但却连个划痕都没有留下。

地图上标注了东汉末年的山川、河流、湖泊、城池、渡口、关隘。

十六平米大的卫星地图,已经足够细节,

细节到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山川之间的各个能够行军的陉道,岔口。

“兄长,你看,此处是顿丘,我们现在在这里,”

刘楚站在十六平米大的地图中央,用剑指了指地图道,

“东武阳在我们东北,距我们有一百五十里,”

“而黑山贼余部在这里,背靠黄泽,驻屯内黄,距我们只有七十里,”

“我们与他们之间,就隔了一道黄河故渎,只要……”

刘楚刚想回头跟荀彧继续分析,却发现荀彧木木地站在地图外面,看着地图眼神呆滞。

“兄长?”刘楚疑惑地看着荀彧。

“兄长!”

刘楚从地图中间走了出来,拍了拍荀彧的肩膀,扯着他就要往里走。

“哦……哦……”

荀彧讷讷地应道,他还没有从震撼中缓过来,木木地跟着刘楚往地图中央走。

“等等!”

“出来!”

“你出来!”

刘楚步子刚刚迈到一半,就突然感觉自己被荀彧不知道哪里生来的巨力往外扯,

一屁股坐到地上。

荀彧力气咋突然这么大!

“这……这……这真是地图?”

荀彧已经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

他明明知道这就是地图,但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反问一下自己。

地图他见得多了,一郡一县的地图他见过,一州地图虽说少见,但他也见过不少。

但是像这样一张,囊括了大汉十三州,还细致到山泽河流,栩栩如生宛在眼前的地图,他从来没见过!

也不可能有人见过!

荀彧没有感觉到,他的嘴角开始不自觉地上扬。

他此时已经忘记了刘楚拿出地图,是要跟他一起分析当前形势的了。

他所站的地方,是地图的最北端,燕山山脉处。

“这是燕山山脉,”

荀彧弓着腰,指着身前的地图道,

“那这横亘群山,绵延数百里的,便是卢龙塞!”

卢龙塞宛如一条横跨辽东、右北平二郡巨龙,

这是阻挡北方鲜卑南入中原的五百里坚城要隘。

荀彧继续顺着地图往南看。

“原来此处便是太行八陉最北的军都陉。”

他熟读史书,知道军都陉山高谷深,是雄关居庸关所在之处,

此时从地图上一看,果然如此。

然后他又一一在地图上找到了“飞狐陉”、“蒲阴陉”、“滏口陉”,

以及韩信背水一战,以三万人大败代王陈馀二十万大军的天险“井陉”。

“这岂是人间之物!”

荀彧嘴角依然上咧,止不住地开心大赞。

“大汉天下之山峦丘陵、大川湖泽、驰道山陉、城池险隘,尽收眼底!”

荀彧极其激动,

“有此地图,行军布阵便有了根据,据关守险便有了倚仗,复兴大汉的可能多了何止两分……”

刘楚从地上拍拍屁股爬起来,听到荀彧居然如此评价,稍稍一愣。

龟龟,这地图有这么值钱吗?

显然刘楚忘了,当年秦始皇就为了一卷小小的《督亢地图》,差点被荆轲要了命。

而“督亢”仅仅只是燕国的一小块地方而已。

刘楚当然知道这张地图一定是个稀罕玩意。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张卫星地图对古人的震撼程度。

地图就是古代的至宝。

连荀彧都能震惊至此,想来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刘楚突然有点想看看其他人看到此地图的表情了。

毕竟对于军人来说,地图更是至宝中的至宝。

20世纪的开国大元帅们,有一个算一个,每个人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背地图。

只有脑子里有一张活地图,调度起军团来才能如臂指使。

闭上眼,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景,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

如此,方能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场上,

比敌人来得快,来得准,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荀彧仍然对地图赞不绝口,但却还是没有走到地图上面。

刘楚算是看出来了,他这是不舍得,怕把这宝贝给弄坏了。

刘楚赶紧拿剑往地图上随意一划,想告诉荀彧这地图结实着呢,

结果这一划差点又把荀彧弄急眼了。

这这这……

至于么……

他不禁感到有些好笑,荀彧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传说中君子如玉的样子,

反而像极了一个刚获至宝又爱宝如命的藏家。

刘楚领着小心翼翼的荀彧走到地图中央,继续分析道:

“黑山贼之所以敢从内黄直趋东武阳,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军没有粮草,不敢随意出击。”

“而反观他们,则能因粮于我,寇略东武阳周边诸县,没有粮道被劫的后顾之忧。”

“而且我有一个猜测。”刘楚看向荀彧。

“什么?”荀彧看了刘楚一眼。

“他们久久没有攻下东武阳,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东武阳。”

“目的不是东武阳?”

“那是什么?”荀彧不解道。

“他们或许想围点打援。”刘楚答道。

“围点打援?”

荀彧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不过马上就明白了刘楚说的是什么意思。

“照你这么说,他们就是在等我军回军。”荀彧说道。

刘楚颔首道,“对,所以我们就更不应该回军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现在有上中下三策。”

刘楚说完这句话又顿住了,等荀彧问是哪三策。

然而荀彧看着他,眼神变得怪异,蹙眉盯他上下打量,

刘楚被荀彧看得有些尴尬,好像明白了他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咳咳……下策,明日粮草到齐后,便回军,直趋东武阳,正好落入贼军圈套。”

“中策,等待袁绍援军南下,南北夹击黑山贼。”

“此策虽然最为稳妥,但袁绍极有可能坐山观虎斗,待我军与黑山贼两败俱伤之时才出兵相救。”

“上策,直接放弃东武阳和顿丘大营,明日整肃三军,拔军直捣内黄贼屯,围魏救赵。”

荀彧听完刘楚的上中下三策,没有言语,对着地图分析了一番。

“可是,你这样做是在弄险。”荀彧摇头否定道,

“我与曹将军也曾讨论过这个方案,可我军只有不足八千人,”

“并不能确保攻下内黄贼屯,这不是一个万全之策。”

“哪里会有什么万全之策呢?”

刘楚正色道,“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胜法也。”

“我们攻贼本屯,不正合兵法之道,出其不意吗?”

“况非常时刻,不兵行险招,又如何能出奇制胜?”

“不兵行险招,又如何能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两败俱伤,不正是袁绍最想要的结果吗?”

荀彧抚着下巴,仔细分析刘楚的之言。

他们之前之所以选择等待袁绍救援,就是因为他们足够相信袁绍,相信他不会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界桥之战前,冀州九郡有五郡投奔了公孙瓒。

便是此时,河间国和渤海国还都是在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内。

袁绍兵力对比公孙瓒严重不足,左支右绌,

赖得曹操为其拱卫南方,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在广宗顶住,最后以弱胜强。

那时候的曹操,和袁绍确实是唇齿相依。

但此时袁绍大胜而归,冀州北方四郡臣服,整合好北方势力的他,

真的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曹操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下策和中策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袁绍。

正如刘楚所言,唯有兵行险招,才可能得到一个最有利于曹操的结果。

“好,我这就去与曹将军商量,你便在此处歇息吧。”

荀彧此时已经想清楚了,整理衣冠便开始往帐外走。

“兄长等等,”刘楚却突然把拉住荀彧。

“我还没说完呢。”刘楚笑吟吟道。

“什么?”

荀彧不知道刘楚又要卖什么关子。

“假如我们并不需要攻下内黄呢?”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